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平台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2018-03-21丁伦
丁 伦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 310000)
智能化建筑系统一般包括门禁、监控、信息发布、停车系统、视频会议、综合布线等多个子系统。目前常规的设计和建设一般都是各子系统独立设计,独立管理。这就导致了各个系统的信息“孤岛效应”,且整个系统的服务器数量繁多,运算和存储能力不均衡,电力消耗大,信息共享和资源扩展性较差。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绿色建筑理念对节能的要求,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平台在建筑智能化方面逐步得到了应用。
云计算是指将网络上的IT资源统一管理,形成资源池,利用虚拟技术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的一种服务。云计算具有按需定制、扩展性强、平台化的特点。从结构上来讲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三个层次。
1 应用于建筑智能化的云计算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服务虚拟化:基于云平台的各子系统软件平台和运行于各独立服务器的软件完全相同。
(2)资源弹性伸缩:系统可根据各子系统对存储及计算力的需要实时灵活配置资源,使系统的负荷效率较高。
(3)集成便利:通过软件接口将各子系统集成到统一平台,轻松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4)快速部署:借助云平台,可构建高效、快捷、灵活、稳定的新一代建筑智能节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可根据需求对各子系统进行快速调整、增加或减少。
(5)桌面虚拟化:只需提供给客户一个瘦终端,客户可按需定制所需的云桌面,所有数据资料存放在云端,方便统一管理,并且可随时随地登陆自己的桌面。
(6)业务统一部署:现有的应用平台可迁移至云平台统一管理,今后的系统调整和升级可统一进行,可靠性高。
2 从部署和应用上来讲,云计算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对于业主来讲,适用采用私有云,做到安全可靠。
基于云平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统一管理的IT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系统可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自动分配相应资源。
(2)云计算管理平台,其功能主要包括计算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存储资源管理、运行支持(管理、分配、调度)、业务支持系统及API接口。
(3)各业务子系统,向用户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
以高星级酒店为例,传统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包含了集成管理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能耗计算分析系统、智能照明管理系统、监控与安防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酒店一卡通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
以上系统均需要由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每个子系统至少需要配备一台服务器。对于一座10万平方的酒店而言,服务器的数量大约在30台。由于酒店的业务特点,各台服务器的负荷分布十分不均。基于该特点,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服务器资源集中管理,弹性部署,能有效平衡负载,减少服务器空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又以酒店视频监控系统为例,传统的楼宇监控系统平台由硬盘录像机、解码器和监视大屏组成,功能较为单一,且随着业务场景的增加,系统扩展较为困难。若有复杂的应用叠加(如人脸识别),则意味着硬件平台的整体更换,投资成本高企。当采用云平台进行存储和管理后,视频存储可实现弹性扩展,且可叠加各种丰富应用,同时降低投资成
平台前端支持用户通过视频采集前端硬件设备或以软件推流的方式将各种品牌设备的监控视频源接入到云视频平台,做到最大程度兼容用户现有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支持多种主动注册协议:海康EHOME、雄迈DAS以及国标GB28181,同时提供开源的物盟云视频设备接入协议,可以移植到设备中以对接平台。
平台云服务端基于平台化、集中化、综合化运营管理而设计,提供了流媒体大规模分发、云端存储及回放、实时互动、远程控制、即时分享、报警联动、语音对讲、多屏融合等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质稳定、智能化、可扩展的安防监控云服务。同时平台可叠加各种类型业务应用,如人脸识别、客流统计等。
平台用户终端提供成熟的全平台监控客户端软件,包括:Web客户端、PC客户端、IOS/Android客户端、微信客户端;也可以提供SDK开发包,方便用户将视频相关功能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系统中。
根据我国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建筑因子系统多、相关设备多,能源消耗大。如采用云计算对传统智能建筑进行改造,对系统服务器进行弹性部署,有利于提高IT设备的负债率,减少设备空置。同时利用镜像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在实践当中,某智能建筑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原有平台进行改造,其硬件服务器数量减少20%~40%,管理机房的能耗下降了20%,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未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在智能建筑应用中的不断成熟,建设成本也将不断降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