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叙事的城市感性家具设计研究1

2018-03-21褚军刚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感性场所家具

文/ 褚军刚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设计学院)

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建筑、街道、景观等一系列空间构成要素组成,城市公共家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共家具是指在城市室外公共空间中为方便人们高效便捷地使用而设计的各类环境设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建筑、景观所围合的是宏观空间,而城市公共家具对应的则是微观空间,这个微观空间与人的关系最密切,人们使用接触的频率也是最高的。我们现有的城市公共家具由于偏重于使用功能,而且大部分都是标准化产品,使得公共家具和场所空间之间联系缺少感性成份,公共家具对场所空间的营造缺少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系。城市感性家具是环境设施中的一种新类型,它的出现可以弥补现有公共家具的不足,在空间的文化叙事与传承、场所精神的营造、加深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系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空间叙事视角下的城市感性家具

现有的城市公共家具不适应当下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需求,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深入地研究空间问题。城市感性家具提供了解决空间问题的一个新的角度,可以在深度上更好地反映空间特色,是对城市公共家具体系的细分和创新。

1、城市公共家具存在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欧洲开始研究城市公共家具,各国对公共家具定义的具体名称也各不相同,有称为街道家具、城市家具、城市街道家具或者城市户外家具等。研究点大多聚焦在使用功能和视觉艺术上,缺少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去研究。城市公共家具的大多为标准化产品、工业化程度高,造型相似度高,适合于布置尺度大、满足基本功能的公共空间,而在特定类型的场所空间或者微空间中,公共家具与空间之间联系不够。城市公共空间是与市民生活接触最紧密,是联系生活与工作之间重要的转换枢纽,当前的公共家具对自身使用功能的考虑比较多,对公共家具和场所空间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考虑的较少。

2、城市感性家具的提出

城市感性家具(Urben Perceptual Furniture)指城市公共空间中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具有空间叙事特征,能促进人与空间产生感知联系的城市公共家具,是城市公共家具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辞海对感性一词的解释为“一般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感性的英文翻译为Perceptual,特指感性的、感知的、知觉的等意思。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到“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说出了情境与造物之间的关系,这二者是相互引发与交融的。情与物之间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感动来发生交融和转化。城市感性家具就是在场所空间当中引发人与空间的情境转化与结合,使人们通过家具特有的造型、功能、艺术、形象等,来触发对空间的想象和认知,引发二者之间的交融。当感性家具与空间的契合度越高时,人们越能够感受到空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获得独特的场所体验。城市感性家具就是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提高人对空间的感知,促进人和空间的情感联系,提升空间的品质。

3、城市感性家具的空间叙事作用

“情以物兴”实质上是指怎么通过“物”来抒发对情境的比兴,这属于空间叙事的范畴,就是利用“物”本身的特征,来讲述空间的故事,进而引发“情”。城市感性家具就是要从空间叙事的视角来研究“情与物”的比兴与转化。当前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空间叙事以符号化的形式出现,对一些主流的文化价值偏向于宏大叙事,所传递的信息属于浅层表达,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的思考缺少系统性,比较零散。城市感性家具是城市空间叙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户外公共空间中与人接触最密切的空间要素,在设计中需要往一些有深度的方向去思考,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和在场的空间叙事之间的联系,对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城市感性家具这个媒介来实现,因此感性家具在满足基础功能性的同时,其本身的造型艺术、视觉形象、色彩语言等要围绕空间叙事来优化设计,其所传递出的各种信息,应该有助与人们更好地理解空间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故事信息、艺术表达等,加强和增进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和情感联系,使城市的公共空间真正与人产生共鸣。4、城市感性家具与公共家具的关系

城市感性家具与城市公共家具是一个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性,重点与普遍的联系,是城市公共家具中具有沟通人与空间情感联系的特殊类型,对城市空间叙事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的那一类家具。例如日本长崎县乡村建了一系列的水果造型的公交站,如西瓜、苹果、草莓、枇杷和橘子等造型的公交候车亭,很有特色,这是199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时建造的。从亭子本身的设计看很有趣味性,同时它又传递了独特的空间叙事信息。日本长崎县特产各类水果,候车亭的造型呼应了这种经济的特点,展示出长崎的一些水果文化特色,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候车亭可以归入城市感性家具一类。如果日本长崎当地不产水果,那么这类候车亭的设计就只是纯粹的一个趣味性设计,起到了装饰公交站点的作用,没有和场所空间发生联系,这类候车亭放到其他地方也可以使用,只能算做普通的城市公共家具。反映场所特色的空间叙事,成为区分这二种类型家具的重要因素,趣味性、艺术性要和空间叙事要结合起来,这是城市感性家具的关键所在。

二、城市感性家具的重要特征研究

城市感性家具作为一种新类型的出现,非常有必要研究它区别于传统城市公共家具的一些重要特征,可以使其与传统城市公共家具之间形成清晰的分类界限。城市感性家具,从关注人在空间中的情感需求出发,来研究家具所具有的哪些特征,可以激发人与场所空间的感性联系。参与者感受到了家具的叙事表达,通过对空间所传递的信息的认知,进而做出各种行为。参与者在空间中的行为方式,是通过感性家具诱导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可以说“叙事、感应、认知、行动”是城市感性家具所蕴含的重要因子。

1、传播空间信息的重要媒介

城市感性家具具有公共媒介的重要特征,是传递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它具有三个层次的信息传递。第一是它本身所承载的功能性的基础信息,例如休息座椅传递的是小坐、休憩、慵懒等信息,提示对象来使用。而有些交通设施如公交车站则提示车辆路线的信息、时刻表、即时的行驶状态等,这种信息传递满足了一些基础使用功能的需求。第二是整个空间场所特有的历史底蕴、文化信息、风土人情等也可以通过城市感性家具的造型艺术来精确地表达和传递。第三就是营造空间的特殊氛围,如时尚感、怀旧感、休闲感等,这种空间的氛围对使用者具有感性的引导,加强人与空间之间认知和联系。这三个层次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与城市感性家具。

2、沟通人与空间情感联系的纽带

城市感性家具所激发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人和空间的沟通和联系。参与者捕捉到感性家具所传递的信息之后,调动起人的感官如视觉、触觉、听觉等,进而引起参与者从内心到思想的变化,最后促成了一系列行为反应,这就是城市感性家具所起到的联系人与空间的纽带作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变化是受到感性家具的暗示与引导,这种沟通联系的方式和表达是感性家具的设计重点。例如街道上一个普通的长座椅,就仅仅提供了休息的功能,座椅本身和场地没有特定的联系,但是一些有历史感的、造型独特的座椅就能和场地发生联系,能够引起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兴趣,加深了对空间场所营建的一些理解,这个座椅就起到了人们与场所空间的联系作用,城市感性家具所具有的这种特征,是加深参与者对场所空间的理解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具备空间叙事的特征

城市的空间需要感性与诗意,这也呼唤着我们要加强对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城市感性家具具有空间叙事的重要特征。城市公共空间有二个维度,一是人可以直接看到、感受到的空间,二就是存在于人的想象的空间,这二者只有相互感应,才能给参与者带来独特的体验。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来说,空间就是一个由人积极参与建构的进程,城市感性家具所具有的叙事特点,可以很好地起到二个空间之间的催化与转换作用。只有通过深入地研究城市感性家具本身内在的一个叙事逻辑、叙事框架、叙事结构;研究城市感性家具的功能、形式、语言、色彩、叙事等;研究城市感性家具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数量分布、不同类型设施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等,才能够更好地表达传递出空间的意义。

4、“活化”空间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通常在城市公共家具设计当中也注意到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艺术性是一个表述比较相对宽泛的名词,怎样的表达才具有艺术性,牵扯到设计的形式、色彩、艺术的审美等。当前的公共家具对地域文化的一个传承和延续,往往停留在一些符号性表达上,表达的一些设计符号,是一些浅层的文化信息,比较直白的,当参与者对于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不是很熟悉的时候,过于符号化的直白,很难引起人们对这个空间特有的文化价值的一些认同感。城市感性家具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活化”空间的文化价值。它具有二层含义,一方面是我们在家具的造型设计中,通过对使用功能的优化,来调动参与者的一些感知、感觉,使其能够亲身地参与进来。另一方面空间蕴含的文化信息,它可以是通过参与者的一些互动体验,来增加空间的生动性,帮助参与者深入的理解空间的场所精神,也就是把这种文化的价值进行“活化”。城市感性家具强调对空间文化价值的“活化”,使得家具所表达出来的艺术要和参与者之间能够产生一些共鸣,能够让参与者能够清晰地感知和喜爱场所传达的文化价值。5、增强场所空间的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的互动发展。城市感性家具中所承载的这种体验,不应再停留在传统方式,一些新媒体的手段,人工智能等,都可以通过感性家具,来实现这些信息在人与空间中的传递和互动,使我们对整个空间文化信息的理解更为生动活泼。交互式的体验强调了人通过城市感性家具与场所空间进行互动,在这种交互的当中,甚至还可以带有游戏成份,不仅提高了使用的趣味性,还增加了对参与者的的吸引力。城市的感性家具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中,不仅提供基础的使用功能,同时利用这种交互体验所带来的趣味性、艺术性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来使用感性家具,加强了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系,最终提高了人对场所空间的体验感和参与满意度。

三、构建城市感性家具的设计理论体系

1、研究感性家具发展演变的规律

研究城市感性家具首先要溯源,从东西方的历史文脉中寻找感性家具演变发展的规律。在中国古代,有着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出现各类感性家具的雏形,例如封建王侯们祭祀用的礼器、古人送别时的茶亭、各类店铺的招幡招牌、纪念性质的树碑立传等,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叙事的作用。通过对从古至今的家具艺术的梳理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中文化艺术和家具演变的关系。

其次要做好比较研究,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 公共家具比较研究,来揭示东西方在审美文化、家具造型、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异同,寻找一些特定的规律。系统性的城市公共家具研究起源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公共家具,具有典型的工业革命的特征,随着欧美的一些艺术潮流和工业设计的逐步发展,也对城市公共家具的设计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某些作品带有感性的色彩。但这种变化是非线性连续的,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探寻引起这种公共家具从理性向感性转变的影响因素,对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最后要借鉴学习其他艺术类型的艺术成就,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型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创作手法、艺术表现和人文价值等与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充分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从“在场”出发,研究“公共空间—人——感性家具”的多维联系

以往的公共家具设计,往往只注意到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忽略了人与空间之间的交流联系。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城市感性家具,强调的是一个在场、在地的研究。当我们在设计感性家具的时候,我们立身处地的思考“在场的人”在空间当中的行为模式,思考如何激发他对空间的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力。这样构建起一个“公共空间——人——感性家具”之间的一个多维联系。城市感性家具设计中,把人放在一个中心的位置,人在空间中的感知感觉,以及感性家具所给予人的一些触动、联系、指引等,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渗透。这样的我们设计出的城市感性家具,才真正能够调动人的感知力,能起到传递空间叙事信息、和文化价值浸入等方面的作用,这需要三位一体,多维度的来设计和构建。

3、丰富完善城市感性家具的设计理论

城市感性家具以空间特色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可以跨越不同分类的环境设施,例如在文化空间、景观空间、城市街道、历史空间等不同空间场所,相同的服务设施在功能上是相似的,但在造型艺术和空间叙事上应该具有不同设计手法来反映不同的空间特色。城市感性家具的演变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感性家具从一个新兴的研究视角出发,来研究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所需要的使用功能、文化价值、空间叙事等,挖掘城市感性家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特色,研究它的设计原则、材料的应用、造型与色彩、科技与智能化等,形成关于城市感性家具的系统性的研究理论,提高城市感性家具的设计水平,提升空间的活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解读和参与。

四、城市感性家具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1、与城市公共空间协同发展策略

城市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趋势,如城市更新与保护、绿色空间的营造、开放式街区、海绵城市等都会影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城市感性家具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依存度很高,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表达元素之一就是城市感性家具,他们的发展应该具有协同性。在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时要系统地考虑城市感性家具的布局和特色,空间的叙事与感性家具的设计要有契合度,使二者能融为一体。人是公共空间的行为主体,围绕人的沉浸式体验来打造感性家具,是加强与公共空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2、智能化家具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城市感性家具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的新技术应用应该有效度城市感性家具结合起来,把这种高科技的元素运用到我们的城市家具的设计当中,无论灯光设施、休闲设施、交通设施、指示设施等都需要发挥出新的媒介作用。例如在指示系统中引入智慧导览,更便捷通畅地提供向导服务,休息座椅结合智能家具能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身体变化,更好地提供服务等。城市感性家具与科技的结合,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很大,一方面可以使感性家具的设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技术引领的作用,带动整个公共家具行业的制造水平。

3、可持续发展策略

城市感性家具的发展要秉承绿色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这种发展理念渗透到整个城市感性家具的价值链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感性家具要能够适应未来空间的公共空间发展的变化,她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变化,形成可持续地良性发展,第二在家具生产环节注重成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选用的材料,加工生产环节,运输安装环节等都要符合一些低碳、环保、节能等要求,做到低碳设计,低碳服务。第三就是要注重人--环境---文化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三者之间能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对于老旧器物的改造利用,还可以把空间中的一些再生材料也可以运用到感性家具中,通过对场地内的空间元素的综合利用,形成场地的记忆,加强场所精神的营建。

五、总结

城市的感性家具的出现解决了当前城市公共家具过于标准化、工业化,无法有效的提升空间品质的问题。城市感性家是一个比较新的一个细分领域,在满足了普遍性和共同性之外,在家具的个性化和艺术性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在促进人与场所空间的融合,以及空间文化和信息的传递,增进人对场所空间的感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城市感性家具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变化。中国正在实施的工业制造2025计划,就是要把我们的公共家具行业做精做透。城市感性家具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以点带面的引领和突破作用。城市的公共空间需要人们越来越感性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过程当中,综合的运用各种科技创新的手段、人工智能的手段,对空间文化的信息的传递、家具功能的开发和使用,人与空间的交互体验等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是城市感性家具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对它的研究,不断地丰富和提升城市感性家具,使其成为链接人与场所空间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

参考文献:

[1]鲍诗度,王淮梁,孙明华.城市家具系统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陈祖建.园林家具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3]于伸,万辉.家具造型艺术设计:Furniture plastic arts design[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袁园,李婕,朱晓敏.家具造型艺术[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5]刘新炜,王列.城市户外家具及其审美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7(5):604-609.

[6]褚军刚.文化多义表达视角下的场所营造——以乌兰木伦湖南岸广场为例[J].安徽建筑,2017(6):72-75.

[7]万敏,秦珊珊,干婕.城市家具及其类型学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珠海市城市家具设置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5, 31(12):50-55.

[8][美]贝内特,Bennett,旦明.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M].科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感性场所家具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恋爱场所的变化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