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观察
2018-03-21陈志强
陈志强
(河南省汝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324)
脑出血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较多,微创手术属于其中的一种。本文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微创治疗的优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作为样本。以31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个组别。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56~87岁,平均(65.39±1.4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0 h,平均(23.60±1.47)h。出血区域:基底节区13例、小脑10例、脑叶6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50~91岁,平均(65.40±1.5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44 h,平均(23.61±1.53)h。出血区域:基底节区12例、小脑11例、脑叶7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CT定位血肿区域,给予吸氧。(2)消毒术区,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3)做长度4~5 cm的切口,将骨孔直径扩大至2~3 cm,暴露术区。(4)血肿腔穿刺,确定血肿区域,切开皮质2~3 cm。(5)显微镜辅助下清除血肿,电凝止血。(6)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 微创血肿清除术
观察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1)CT定位血肿区域,于脑部做好标记。(2)消毒术区,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3)采用穿刺针钻透穿刺区域脑部骨骼及硬脑膜,置入针芯。(4)连接引流装置,取出针芯抽吸血液。(5)视CT检验结果,抽取出血量的60%。(6)采用血肿粉碎器粉碎残留血肿,冲洗。(7)术后3 h引流,4 d后,视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拔除引流管。(8)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GCS量表评分,共3~15分。得分越低,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依据
视两组患者呕吐及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及CT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显效: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CT检查结果提示血肿基本清除。有效: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CT检查结果提示血肿有所清除。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及GCS评分的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及GCS评分的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及GCS评分的对比情况(±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GCS评分(分)观察组 31 24.36±6.39 13.25±3.00 13.82±0.11对照组 31 70.59±10.85 21.21±4.59 9.17±2.34 P - <0.05 <0.05 <0.05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起病常无预兆。当入出血量≥30 ml时,需立即采用手术方法清除血肿,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1]。
开颅手术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术式,具有手术时间长、切口大、血肿清除率低的缺陷。本文研究发现,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70.59±10.85)min、住院时间(21.21±4.59)d、术后GCS评分(9.17±2.34)分、治疗有效率80.65%。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起病急,且多伴随昏迷及大小便失禁症状。及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减轻其意识障碍,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优势显著。
[1] 韦洪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优势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11-112.
[2] 谭支强.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2512-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