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云平台的微课课程设计研究
——以《跨文化商务交际》为例
2018-03-21■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自2011年国内首次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微课作为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领域内迅速传播。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方便运用等特点,能够实现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翻转学习,为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思路。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云”时代,各种教学云平台应运而生,如云慕课、云课堂、UMU等,不断应用于各类学校。而在互联网+时代,新时期的学生也被赋予“指尖上的一代”这一新的称号,深受手机和视觉文化影响。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以《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为例,探讨基于教学云平台设计微课课程,试图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新途径,以更好地改善高职英语教学。
一、特点与优势
(一)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图1 学生测试数据
传统《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设计主要为课中课文阅读和学生分组讨论案例、课前课后案例分析,课程形式单一,课程内容容量有限,对学生主体性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教学云平台微课课程设计则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丰富化和形式多样化,为教师实现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能,改变了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角色,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微课的使用增加了视觉刺激,提升课程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前在平台上推送微课视频内容,将教学前移到课堂之外,实现先学后教,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疑惑进入课堂;课中使用视频,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输入视频观感,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开展任务模拟环节,每组同学录制视频并推送至学习平台,形成新的微课资源,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观摩各组的视频,并做出评论、打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现合作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课后使用微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重点、难点和疑点。基于云平台的微课课程设计使得学习更加灵活、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对跨文化商务交际有全面和整体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过程可视化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主要通过提问、学生课堂展示、作业、测试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无法开展精细化教学管理,无法详细掌握各个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学生课后学习情况。与之相比,教学云平台提供数据采集、记录和分析、学习过程监控、测试评分等功能,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数据,同时减少教师工作量,实现学习过程的可视可控。教师登录云平台教师端后即可查看平台收集的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习时长、学习内容、测试分析等,实现精细化教学。
如图1所示,笔者在UMU平台上针对一个视频内容安排了测试,教师只需设计题目和评分标准。UMU将测试结果进行了批改和分析,教师即可跟踪学生学习和掌握情况,同时可根据平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知识难点、疑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三)学习差异化、个性化
《跨文化商务交际》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传统的课堂教学容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教学云平台微课课程设计则可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各类资源,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鼓励扩展学习时间,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以传统课堂随堂测试为例,学生提前提交试卷后往往无事可做,而在教学云平台微课课程模式下,教师在平台上设计随堂测验,设定答案后客观题可由平台直接评分,主观题由教师给分。课堂上优等生提前提交答案后可马上查看考试客观题结果,根据考试总结反思学习掌握情况,并学习教师上传的其他资料,无需等待全体同学完成考试。
二、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作量问题
基于教学云平台的微课课程设计对于教师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工作量大。对学科教学来说,一两个微课视频只能介绍几个知识点,只有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开发的、完整且系统的微课程,才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建立这样的资源库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以拍摄餐桌礼仪视频为例,笔者设计剧本后,请两名学生演员扮演,找场地,请拍摄人员,同时为了场景真实化专门请食堂做了饭菜,花了一个小
时时间进行拍摄,最后再对视频进行剪辑。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耗财。拍摄一门课程相关视频所需的时间、精力、财力更是巨大,单由一两名任课老师完成微课程的建设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微课在开发、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目前微课开发以教师单打独斗为主,学科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开发团队,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没有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微课开发处于无序、低效的自然发展状态。能否由政府、企业、学校牵头建立高效的微课程协同开发机制,组成开发团队,针对某一学科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应用。以I博导为例,I博导是由企业开发的专注于泛商科类专业的在线教育+教学管理网站,充分利用了企业丰富的实战经验,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平台管理界面和大数据,使得教与学轻松、有趣起来。这样的平台为其他课程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由一个专业团队来完成一个完整且系统的微课程教学云平台制作,并共享该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手机监控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学生上课时经常用手机刷微信、QQ聊天或者玩游戏,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低头族”、“拇指族”。手机是打不败的“第三者”,利用教学云平台组织活动则是将这“第三者”引入课堂,为教师所用,增强课堂趣味性。但是如何监控手机的使用又成课程组织一大难点。比如教师设计差异化教学,提供扩展资料供学生提前完成任务后学习,但是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有些学生草草完成任务后或玩游戏或聊天,不愿再额外学习;有些学生在做任务过程中容易受手机外来信息干扰,注意力被打断。
(三)师生素质要求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云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基于教学云平台的微课课程模式下,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内容均发生了变化。课下,教师的活动由传统备课、作业批改,转为问题设计、学习跟踪和分析等。学生由复习、完成作业,转为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自我反思等。课上,教师由课程讲授转为引导展示、深度教学和安排任务等。学生由听、记的“被动接受”,转为展示成果、探究学习和交流互动等主动建构。此新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学习,主动适应角色的转变,提高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并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赶上新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基于教育云平台的微课课程设计增加了视觉感官刺激,对于“指尖上的一代”而言是新鲜的、有趣的,能吸引他们参与课堂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但同时该设计将课堂扩展开来,鼓励扩展学习时间,重视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的提高,这与高职学生整体学习习惯差、学习积极差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翻转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新理念、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教学云平台的微课课程设计为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学应用上有诸多优点,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加以解决。
[1]陈建.微课、翻转课堂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学研究,2014(12):21.
[2]陈子超,等.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