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建军教授运用平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

2018-03-20蔡淑美赵建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偏头痛

蔡淑美 赵建军

【摘要】目前,偏头痛在临床中的发病率略有上升趋势。关于偏头痛的治疗,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及其完善中,临床工作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及其治疗原则。在中医学理论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中医学的相关原理已经被应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赵建军教授在对偏头痛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平肝法治疗的基本理念。在本文研究中,针对赵建军教授对偏头痛的平肝法治疗,进行简单论述和分析,以期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传播学术成果,明确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赵建军教授;平肝法;偏头痛;临床经验

1 偏头痛概述

在临床中,偏头作为一种常见原发性头痛病症,多见于青春期的人群,且在女性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神经血管异常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病情发作中,患者神经血管常常出现单侧、双侧颞部反复搏动性跳动,每个月可以反复性发作2-6次,且每一次发作的时间会持续在4-72h。在发作中,伴随着强烈的疼痛感,患者难以忍受,且常常伴随着视物模糊、眩晕、呕吐等的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及其肢体瘫痪,持续时间不固定,长短视自身病程与身体承受能力而定,部分病症在机体自我净化能力范围内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大多数偏头痛的发作,都需要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来达到止痛的效果。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偏头痛已经成为疑难病证之一,不容易治愈。根据祖国医学的相关内容,对偏头痛的进行中医范畴划分,其归属于“头风”、“头痛”及其“厥阴头痛”等类别。偏头痛发病中,患者疼痛部位具有特殊性,根据经络循行原理,多属于少阳经、厥阴病证。赵建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具有别具一格的理解,在中医辨证中,多从肝、脾、肾等脏腑来辨证论治,其应用的平肝法对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2 病因病机与辨证

在《儒门事亲》中,朱丹溪就对“偏头痛”疾病进行了一定的论述。而李东垣在研究中,将头痛分成外感、内伤两大类别。对于偏头痛的病因及其证型,各医学家的观点及其想法不一致。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偏头痛的临床病例,认为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上扰、瘀阻脑络等属于偏头痛的辨证类型。另外,有学者根据瘀血、风寒、肝阳、风热及其痰浊等,对偏头痛进行分型。部分研究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又将偏头痛得细分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虚头痛、瘀血阻滞等的其中类型。这些类型都是通过权威文献,学者们针对偏头痛做出的分析,对于中医的选择性辨证,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而赵建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根据内伤、外感两个方向,对偏头痛进行了分析,其认为,偏头痛外感者中,风邪及其寒邪为主要的临床病因,而偏头痛内伤者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其肝、肾、脾。在临证中,肝脏病因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气郁化火、阳亢失治、脾虚生湿、痰浊上蒙清窍等,都会影响偏头痛的发作,偏头痛的病因相对复杂,在治疗中需要明确病机。

2.1 外感型偏头痛

因“风为阳邪,乃百病之长,颠顶之上,唯风可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通过这些中医学理论,集中说明了在自然界中,很多虚邪贼风会侵袭人体,侵犯人体颠顶,导致大量风邪在脑中停滞,从而扰动清窍,导致大脑中的阴阳失衡,经络不通畅,脉络纹理不清晰,称之为“头风”。赵建军教授认为,对于外感型的偏头痛,在治疗不能一味地坚持祛风,因为风中还含有大量寒湿,因此,排出寒湿,也属于偏头痛的治疗内容。而人体外感六淫,也会诱发偏头痛,其中,风、寒是主要邪。

2.2 内伤型偏头痛

在偏头痛的发病分析中,其主要的病变部位为脑,但是从中医学整体性理论来分析,偏头痛与患者的肝、脾、肾等脏腑具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脑为髓海,属于人体的元神之府;而肝肾主藏精,脾胃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这些脏腑直接为人体脑髓提供营养物质,并保证髓海得到滋养,进而充盈。如果这些脏腑的功能出现失调,患者就会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气血不充盈,人体脑髓缺乏足够的养分,对大脑开窍不利,就会诱发偏头痛,因此,从肝、脾、肾辨证论治,重点实施平肝法,至关重要。

3 赵建军教授运用平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认识及其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对头痛的治疗中,其主张分经论治的基本原则,根据《伤寒论》,其中将头痛分成阳明、少阳、太阳、厥阴病等,在李东垣的《兰室秘藏·头痛门》中,对头痛的治疗应用了多种引经药。赵建军教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六经为理论基础,对偏头痛实行分经论治,根据李东垣的临证治疗记载,在偏头痛治疗中加入引经药,会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关于偏头痛的病因,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偏头痛病因复杂,导致众多医家学者在研究中,对偏头痛病机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治疗原则方面,也有各自的理念。赵建军教授充分借助传统医学,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将脏腑辨证应用在偏头痛治疗中,并配合六经辨证,在治疗中,对肝、脾、肾脏腑比较重视.特别是肝脏,在治疗中,疏肝、平肝、清肝法比较适用,在全程治疗中,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中医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临床偏头痛的平肝法治疗中,赵建军教授以女性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挑选发病率明显的女性参与治疗,且符合偏头痛的临床诊断标准。赵建军教授根据肝的生理病理特性,对患者偏头痛进行了分析,其认为,在五脏六腑的性质中,肝为刚性,所以体阴患者应当用阳,肝在中医理论中为风木之脏。同时,赵建军教授还认为,肝为女子的先天之本,这是因为女性的体质具有特殊性,不仅容易伤春悲秋,而且经常处于情志抑郁中,伤害了肝脏,对肝脏的舒展之性不佳,所以容易诱发气机不畅及其气郁等病症,导致肝火上炎,清阳受扰动,大脑开窍不利索,诱发疼痛。在平肝法的应用中,赵建军教授拟出的疏肝平肝的药物,其中的药物成本具有多样性,例如,柴胡、天麻、佛手、水牛角、香附、枳壳等,具有疏肝调肝的效果,可以调节肝脏的阴阳平衡,让人体气机保持顺畅,肝脏得木,疏通则直,治疗中重在平肝。在偏头痛众多病因的分析中,既有虚的病症,也有实的病因,长久积累,患者肝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肝脏信阳失衡,进而引起偏头痛。所以,在治疗中,多应用中医学的平肝法,疏通肝脏,发挥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还可以调节到患者脾、肾等的脏腑,有助于滋养大脑,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标。

另外,赵建军教授认为,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女性具有多重角色及其身份,在家庭、工作及其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压力比较繁重。因此,导致女性青年群体成为偏头痛的高发人群。根据有关研究,女性体内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在偏头痛发作时,体内的雌激素含量会增加。因为女性体质特殊,随着雌激素含量的升高,会出现叫做“血清基”的神经化学物质,这种神经物质可以运用于人体大脑神经,进而刺激大脑神经,诱发偏头痛。女性体质是固定的,无法从根本上去改变这种特殊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调节个人情志,学会自我调节,显得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快速适应各种角色互换,调节好情绪,有助于更好地治疗偏头痛。药物治疗对于偏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偏头痛治疗注重身心调节,具有辅助功能,开展心理辅导,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4 总结

肝臟功能与偏头痛关系密切,治疗偏头痛疾病,需要从肝脏功能的调节着手。在研究中,赵建军教授根据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偏头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平肝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平肝法,调节肝脏阴阳平衡,维护肝脏功能,对偏头痛治疗有利。

参考文献

[1]姜守军,逐瘀通脉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眩晕合并偏头痛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 (06): 770-773.

[2]张振海,张政,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 (15):165.

[3]孙维章,胡金凤,段琴,杨志枫,中医药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疗效观察[J].智慧健康,2018,4(12):82-83.

[4]李桂芬,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 (08):123-124.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偏头痛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夹虎口治偏头痛”有用吗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从脾胃论治肺癌浅析
偏头痛吃紫菜干
瑶医权提汤治疗肝癌的研究
何嘉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
疏通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窦炎78例
“解救”妇女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