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影响价值分析
2018-03-20侯梅
侯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影响价值。方法:本文筛选胃癌患者99例做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的2月-2018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遵医嘱式的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比较。结果:护理开展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化疗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胃癌化疗;焦虑;影响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现代人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胃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其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影响价值,筛选胃癌患者99例做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的2月~2018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筛选胃癌患者99例做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的2月~2018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纳入5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是(53.1±4.2)岁。对照组中纳入49例患者,其中有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是(53.4±4.5)岁,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表现和胃癌相关的诊断标准相符,且经病理学、影像学检查证实诊断。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有一定耐受能力,符合化疗指征。⑧患者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④患者未合并其它类型肿瘤。⑤患者无意识与语言方面障碍。⑥患者同意接受化疗,知晓此次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排除其中不接受化疗、无法完成化疗、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来院予以多方面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个体化治疗。两组患者排查化疗禁忌后均接受化疗,化疗全程,对照组实施遵医嘱式的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以提高化疗效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方法如下:我科护理人员基于胃癌患者化疗过程常见不良事件分析影响化疗效率、患者依从性、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深入调查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切实需求,明确针对性护理重点。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胃癌患者多方面需求,对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及完善,保障护理工作的高效率。掌握癌症患者的感受,对治疗环境进行优化,构建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将之偏向家庭化布置,保障病房清洁、物品摆放有序,准备书报和拷贝相声的播放设备,增加绿植,减少不必要的噪声,要求护理过程交谈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窗轻,保障患者休息和睡眠时间充足,促进其舒适度提高。患者入院即给予积极热情的接待,通过多方面了解患者的资料,结合诊断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潜在、存在的风险因素了然于胸,并由多名护理人员讨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效实施;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与病情变化,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存在异常的身体指标。将每天需要进行的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时间,注意护理舒适性,实施各项操作时留意患者的反馈,尽量减少其不适感。同时我们发现,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偏差,分析原因,多在于疾病症状的痛苦,化疗不良反应的折磨和不断增加的经济负担,若不予以重视,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耐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睡眠质量均受到不良影响,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此类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干预技巧,治疗期间多与患者沟通,凡事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多考虑患者的感受及看法,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鼓励患者合理表达情绪,给予安抚和尊重;化疗前后掌握患者的心绪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化疗后期,采用辩证的方法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树立面对生活的信心;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减轻孤独感,与其家属做好沟通,达成共识、互相配合,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
1.4 观察范围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比较。
1.5 指标判定
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所QSL-30质量评定表进行判定[2]。
1.6 统计学方法
心理状态等计量资料采用x±s体现,t值对独立样本进行比较;数据带入统计学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入院第一天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开展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
2.2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入院第一天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开展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恶性肿瘤,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等发生的疾病;胃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人们饮食习惯,压力增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临床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其中化疗由于药物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反应,且需要按照疗程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3]。
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性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更注重个性化,差异化,针对患者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状态,家庭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以患者病情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病情特征、评估结果及患者需求制定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治疗安全性[4]。针对性护理方案的设定,使患者的接受能力大大增加,对疾病有深入的认知;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对治疗更加有信心,严格按照治疗标准及规范;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与此同时,密切监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出现的病发症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处理[5]。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胃癌化疗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窦欣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 (34):82-83.
[2]曾小梅,赵怡,邓洪渠,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 (04):32-35.
[3]张群芳,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症状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2):82-83.
[4]马莉君,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 (20): 255-255.
[5]張波,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 (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