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边疆地区远程教育传播力对策初探
2018-03-20仪波
仪波
一、延边州远程教育工作现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延边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吉林省委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把远程教育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助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强化站点覆盖、促进成果转化、增强远程教育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着力点,探索“远程教育+”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大远教”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新时期远程教育工作传播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远程教育工作自身竞争优势不足。同时,监管、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播力的提升。延边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受特殊因素影响,在提升远程教育传播力方面,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和阻力。
(一)工作模式的固化,制约了远程教育传播力的提升。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远程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观看时间难以统一,集中观看难度较大。目前,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绝大部分设在村部和社区,而边境村人口较少且比较分散,村部人口集聚功能很难发挥。二是由于远程教育设备需要操作员统一播放,往往是“操作员播什么、群众看什么”“上级发什么、基层学什么”,播放内容“众口难调”,学习模式“被动灌输”,难以满足基层多元需求。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延边的远程教育学习仍主要以“看、听”为主,缺乏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学习成果转化。尤其是农村实用技术方面,党员群众多有反映,“想通过看几部电教片就学会一项种植或养殖技术太难了”;还有一部分人建议,“如果能有专业人士答疑解惑,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基层站点利用效果不理想。目前,全州各县市均已建立健全人员、设备、教学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大部分站点能够满足每个月学习三次、每次不低于一小时的“硬指标”。但由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大多身兼多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使用频率不高、受众面窄、教育走过场等问题。各基层站点除了完成基本的使用要求,其他时间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同时,由于督办检查、激励保障机制尚未制度化、常态化,导致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基层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
(三)教学资源的竞争优势不足,导致远程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远程教育资源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制约远程教育工作传播力的重要因素。一是资源更新相对缓慢。尽管远程教育平台上的资源定期更新维护,但与手机、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媒体上实时更新的视频资源相比,难以满足党员群众对于新鲜度和热度的要求。二是内容不够丰富。尽管片库中的资源数量庞大,但是有些属于已经过时的“僵尸”资源,学习价值较低;有些经验具有特殊性,与本地的生产生活实际“水土不服”,党员群众迫切需要更多高质量、接地气的乡土教材。三是民族语言译制资源缺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受少数民族语言习惯、教育程度等影响,基层群众更喜欢本民族语言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片源。与少数民族党员群众多样化的需求相比,民族语言译制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边疆地区部分居民精神文化资源匮乏。
三、新时期提升远程教育工作传播力的对策建议
要提升远程教育工作的传播力,既要深入挖掘远程教育的传统优势,强化保障措施,又要顺应新形势下媒体传播的规律和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打造高效、便捷、实用的新型远程教育平台,切实将远程教育的传播力转化为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生产力。
(一)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的配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提升远程教育工作传播力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街道)辖區负责、村(社区)第一责任的职责体系,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二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健全设备管理、定期维护、工作研讨、督查督办等机制,对远程教育教学实行即时管理,完善台账,留存痕迹材料,将远程教育学习纳入基层“三会一课”重要内容,激发基层站点工作活力。三是完善督查考评体系。将远程教育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范畴,建立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等相关制度,每月由乡镇组织抽查,每半年由组织部门进行工作督查,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四是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丰富村部功能,让村部暖起来、人气聚起来、活动搞起来,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村部使用率和服务群众能力。
(二)加强平台建设,实现教育网络的立体覆盖。将传统远程教育与当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打造多维度、立体式、全媒体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提升远程教育工作传播力提供畅通的网络渠道。一是推行远程教育上电视。整合中央、省级远程教育平台视频资源,开办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并统筹考虑不同地域、民族党员群众现实需求开辟专栏,统筹设计教育计划和节目清单。二是推行远程教育上移动互联网。依托党建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开设远程教育课件专栏,重点推送时效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课件资源,借助平台的传播力提升远程教育的影响力。三是推行远程教育上手机。设计研发远程教育手机APP,开放远程教育资源,方便基层党员群众自主登录、按需点播,真正打破时间、空间局限,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多元学习需求。
(三)多措并举,打造丰富优质的资源库。提升远程教育工作的传播力,除了要有制度和平台做保障,教学资源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一是盘活存量。根据权限对片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已经过时的“僵尸”资源进行清理,及时将最新、最热的视频资源更新上传,保持片库的“源头活水”。二是稳定增量。统筹考虑不同地域、民族党员群众现实需求,面向全国征集教育素材,及时上传至各类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加大对各地制作乡土教材的支持和保障力度,鼓励建立地区协作机制,增强制片合力,为资源库更新提供可靠保障。三是提升品质。将党教片从传统专题片拓展到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领域,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教育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党员群众在“微时间”中受教育。
(四)创新思路,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远程教育单一固化的学习教育模式,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课堂,拓展远程教育的受众面,提升远程教育的吸引力。一是“点单式”教学。建立常态化的征求意见机制,通过填写远程教育需求调查表、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收集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远程教育与党员群众的需求有效对接。二是互动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研讨交流、知识竞赛、专家答疑、教学评估等活动,丰富教学课堂形式,提高党员群众的参与度。三是实践式教学。延伸远程教育教学链条,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整合省、市、县优势资源,打造各类党员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为党员群众实践操作提供平台。同时,邀请致富带头人、种养殖专家等担任导师,为参训人员答疑解惑、帮带指导,促进党员群众学思践悟、学用结合。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州党员教育中心党员电化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