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入党章的“一带一路”
2018-03-20屈一平
屈一平
近9000多万党员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在人类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定位。
“一带一路”倡议被赋予历史性新定位——中共十九大修改的党章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连同多项治国理政内容被写入其中。受访专家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党章,近9000多万党员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在人类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定位。随着“一带一路”写入党章,“一带一路”的前景值得期待。
10月24日十九大闭幕,审议通过对党章的修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党建、外交等多个领域的理念写入党章。
修改后的党章具体提及2013年以来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倡議:“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接受《人民周刊》采访时分析,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提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从长远性看来,赵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带一路”将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动能,增添经济热度、文化温度,展现大国意愿、大国能力。
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王灵桂进一步指出,过去四年来,不同省市和地方在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做法太多,看起来条理不是非常清楚,理解上存在差异,也是在中央规划部署下的一些探索。此次,“一带一路”倡议写进党章,说明一带一路建设今后将作为顶层设计部署。从党章角度,从国家治理方略的角度,将对一带一路的部署更加全面具体,以前的一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党章,不是行政级别的提升问题,更反映了我们党一种信心和决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翟崑则认为,新的社会矛盾是对新时代特征的总结,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总动力,“一带一路”是解决新的社会矛盾的具体计划。因此,十九大报告说明“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建设的主要成绩,也是未来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同时,“一带一路”还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核心工作之一。
十九大为“一带一路”指明方向
“‘一带一路第一次进入党的最高文件十九大报告,而且一亮相就成为高频词,在三部分共出现了五次。”
赵磊细读报告发现: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即“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指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二部分,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翟崑从十九大报告中看到,十九大不仅为中国,为“一带一路”制定了高标准的目标,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一带一路”是联通“美好中国”和“美好世界”的纽带。看到一带一路需要高屋建瓴。他发现,十九大报告提到“全球治理”的次数比十八大报告多,还有专门一段写全球治理的理念。全球治理的原则与“一带一路”一样,都是共商、共建、共享。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为人类做更大贡献”“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意识。
四周年:务实推进 行稳致远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当年10月3日,他出访东盟时在印度尼西亚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在赵磊看来,“一带一路”不仅是从“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3%,然而沿线国家经济规模21万亿美元,仅占世界经济规模的29%,货物和服务出口更只占世界总额的23.9%。“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近年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普华永道2016年研究报告,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核心基建项目及交易总额超过4930亿美元,涉及公用事业、交通、电信、社会、建设、能源和环境等七大行业。其中,中国占投资总金额的三分之一。
11月6日,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7年秋季)》(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前三季度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1%,高出进出口整体增速3.5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9.2%,对印度进出口增长25.9%,对俄罗斯、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7.7%和23.6%。
赵磊告诉记者,“伟业非一日之功”,“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在行动对接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共享共商共建的全球化前景
“世界的重心将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畅销书《丝绸之路》中这样写道。彼得·弗兰科潘也许并不知道,他的观点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新型全球化的有力抓手”恰似遥相呼应。
翟崑认为,“一带一路”是实现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未来要建设相待化经济体系,要执行全方位对外开放,而“一带一路”建设在这两方面都具是重要的核心角色。
“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赵磊指出,“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明显提升。当欧美等西方国家“退、缩、反、逆”情绪蔓延的时候,如美国退出TPP、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英国进行“退欧公投”,黑天鹅、灰犀牛等现象频发;中国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多层次的物质性、理念性公共产品,“路、带、廊、桥”等“一带一路”实践为缺失信心的国际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掀起了进步潮流,中东欧16+1机制、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力注脚。
“一带一路”旨在创造一条全球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翟崑说,对于未来中国的很多工作,如何纳入“一带一路”的框架内,与全国全世界的发展统筹协调,即是工作成功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创新的过程。
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还是一个看似比较“缥缈”的中国倡议,以2017年10月为节点,写入党章的“一带一路”将日益成为9000多万党员的使命,凝聚全球智慧,凝聚14亿人口的努力,改变世界,推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