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仪诗歌内容及特色
2018-03-20施炜
施炜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教育系,安徽 桐城 231400)
方唯仪,字仲贤,桐城著名女诗人,出生于诗礼簪缨之族。祖父方学渐,明代著名学者。父亲方大镇,万历年间大理寺少卿。方氏家族家学深厚,家风严谨。方唯仪幼承家学,文史宏瞻,兼工诗画。其《未亡人微生述》云:“余年十七归夫子,夫子善病已六年……明年五月,夫子疾发……至九月大渐,伤痛呼天……遗腹存身,未敢殉死;不意生女,抚九月而又殂。天乎!天乎!一脉不留,形单何倚?……万物有托,余独无依,哀郁交集,涕泗沾帷;自今已往,槁容日益朽,气力日益微。”[1](P150)面对此等打击,方唯仪回家寡居,守志清芬阁,与姊方孟式、堂妹方维则、弟妇吴令仪及其姐吴令则,吟诗作画,推敲唱和,结成桐城著名的“名媛诗社”。方唯仪一生著述颇丰,据《明史·艺文志》及王士禄《然脂集》记载,其共有《清芬阁集》八卷、《楚江吟》一卷、《宫闺诗史》《宫闺文史》《宫闺诗评》一卷、《尼说七惑》一卷以及《归来叹》《闺范》等集行世。可惜的是,其作品大多已散失,仅有少数流传下来。尽管如此,当时及后世人对其才气及著述的评价文字还是保存完好。《妇人集》云:“姚夫人所著《清芬阁集》,文章弘赡,亚于曹大家矣。”[1](P152)《明诗综》引《诗话》曰:“龙眠闺阁多才,方吴二门称盛,夫人才尤杰出,其诗一洗铅华,归于质直。”[1](P153)《宫闺氏籍艺文考略》云:“古文词即未极镕锻,要之质素俪雅,不为其靡矣。”[1](P154)正因为这些磨难以及面对磨难的勇气,才使她在诗文等方面开辟了一条锦绣大道。本文将对其诗歌内容及特色展开论述。
一、伤闺阁忧天下的诗歌内容
方唯仪出生在一个忠孝节义的家族。她恪守纲常礼教,在“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的重创之下,选择了用一生哀怨酸楚的眼泪,浇筑起一座光洁荣耀的贞节牌坊。这孤灯清影的六十多年该如何度过?方以智曾在《侍姚仲姑母作》中写道:“每见其泣下,孤帏起长吁。晨钟跪诵经,永昼坐操觚。所作多焚草,浩倡以自娱。”[2]可见方唯仪是用诗歌来抚平伤口,自述“生来薄命老无依”的不幸,抒发“此生何蹇劣”的悲情的。一如其《死别离》:“昔闻生别离,不言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予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白日有如此,我心徒自知。”[1](P155)一曲离歌肝断肠,一场离别话凄凉。生离之痛本就痛彻心肺,何况死别。一位女子在花季之年丧夫失女,这无疑是一件天塌地陷的惨事。这时的方唯仪哀伤欲绝,以血泪抒写了这首《死别离》。寂寞深闺,孤身伴影,在这茫然未知的人生道路上,方唯仪发出了“人生不如死”的哭泣哀嚎,并借用“北风”“秋草”这些凄冷的意象来渲染内心的悲痛。末尾一句“予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更诉说了她的无奈绝望之情。二如其《伤怀》:“长年依父母,苦怀多感伤。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人世何不齐,天命何不常。鹪鹩栖一枝,鲲鹏抟风翔。焉能忘故地,终朝泣断肠。孤身当自慰,乌用叹存亡。”[1](P156)这是一首虽归家多年,但依然郁积悲苦的诗作。“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曾经的伤痛历久弥新,即便有父母可依靠,但作者眼中的生活仍旧是“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内心的情感仍旧是“焉能忘故地,终朝泣断肠”。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相比十七八岁时的她,此时的方唯仪已经懂得了“孤身当自慰,乌用叹存亡”。她的内心已趋于成熟平静,学会了接受命运与自我宽慰。三如其《病中作》(一):“生来薄命老无依,风雨萧萧独掩扉。病里流年将发变,堂前设席见人稀。双亲拭泪怜孤女,一弟携医问素帏。长夜钟声清露冷,子规枝上起唏嘘。”[1](P158)人到暮年,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儿孙绕膝天伦乐,老年伴侣更加亲”,可方唯仪从不敢奢望。老来无靠,病里无依,让人倍感凄凉。虽然家中父母弟兄也关心她,但毕竟出嫁的女儿是外人,方唯仪心中总有一丝无家可归的感觉。诗中用象征清冷的钟声与象征悲苦的子规意象,来充分表达其凄清哀怨之情。方唯仪的诗歌今存百余首,其中宣泄孤苦悲吟的诗作占大部分,如“白雪对人残,孤灯摇薄帷”[1](P159),“砧声何处频催月,照见愁人欲断肠”“孤愁多苦心,四顾成萧索”“悲风何处来,吹我薄衣裳”“可惜荒烟里,孤亭向晚愁”[1](P160)等,不一而足。除此之外,方唯仪的诗歌中有几首是关于几位节妇命运的作品,如《赠新安吴节妇》《思林节妇》《贞节行》等。这些诗歌既赞美封建女性的贞操观,也发出了对节妇薄命一生的悲叹。这种赞美和悲叹的矛盾,恰恰反映了方唯仪内心的挣扎。还有两首诗歌《读苏武传中》和《征妇怨》,其中的诗句“但有汉忠臣,谁怜苏氏妇”“从来皆识沙场苦,谁惜春闺梦里劳”[1](P161),也表现了方唯仪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思考。
明末清初,战乱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方唯仪不再处在深闺黯然神伤个人命运了,而是表现出关心现实忧国忧民的一面。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诗歌中,便形成了激昂悲壮、宏阔大气的风格。其《出塞》云:“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旋。”其《旅夜闻寇》云:“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这两首诗歌描绘了衰败的社会现象。当时的社会,“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在这种情况下,官吏们仍旧一心向钱看,再加上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血染刀镮,诗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统治者。面对一幅幅乱世图景,方唯仪发出呐喊:“故国几时还?”这一声,喊出了一位深闺女子感时伤世的深深忧患。其《从军行》云:“玉门关外风雪寒,万里辞家马上看。那得沙场还醉卧,前军已报破楼兰。”其《陇头水》云:“陇坂带长流,关山古木秋。征人悲绝漠,戎马识边州。戈戟无霜冷,旌旗白日浮。君恩无可报,誓取郅支头。”[1](P162)方唯仪把“凯旋还故国”的希望,寄托于为国杀敌的将士身上。“万里辞家”“破楼兰”“誓取郅支头”这样的慷慨之词,既刻画了边关战士英勇杀敌的形象,也表现了诗人的大丈夫气概。方以智《清芬阁序跋》云:“姑少好诗书……有丈夫志,常自恨不为男子,得树事业于世。”[2]此诗笔力横绝,洒脱豪迈,一洗闺怨诗的纤细柔弱。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外,还有一些诗歌也渗透了方唯仪的家国之忧,如“乡梦正劳新战地,春风吹到故人书”“雁鸿迢递他乡泪,儿女分离故国情”“而今故国平荒草,唯有渔樵听鹧鸪”“故园别后正春残,陌上莺花带泪看”“零落梨花飞不尽,故园应有鹧鸪啼”[1](P160)等。这些诗歌,均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心系家园的情怀。
方唯仪虽然出生于官宦富贵之家,却能体恤百姓,关心民生,从个人的哀怨中跳出,放眼于国家百姓。方唯仪尽管遭受了命运的无情摧残,早早尝尽了人间甘苦,但从未屈服。她把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通过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谱写了一首首爱国篇章。
二、含蓄质直清冷的诗歌特色
方唯仪的诗歌均有含蓄细腻的特点,运用了以景抒情的手法。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文艺理论。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3](P33)这是说景物描写来自诗人情感的触动,而情感的表达也体现在景色描写中,二者共同构成诗歌的主体。诗人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更显得情深意浓。方唯仪的诗歌中有大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作品。她将心中的悲情愁绪融入到景色之中,不提“悲”字却处处生悲,因此诗歌情感含蓄细腻。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4](P114)这是说诗歌饱满的情感不宜直白外露,要有含蓄之美,这样诗歌的内涵才会丰富,意境才会悠远。其《晚步》云:“幽砌深梅径,空阴凉气余。闲来寻白石,随意见黄花。巷老将飞叶,林孤未息鸦。曲栏凭薄暮,柳色淡烟斜。”[1](P159)诗歌展示了一幅晚间散步所见到的清冷画面。画面中的梅径、凉气、白石、黄花、飞叶、薄暮等景物描写,无一不把心中的悲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句句写景,但处处有情,表达含蓄。方唯仪自身柔婉的气质、内敛的性格,使其诗歌在展现或悲或喜,或怨或恨的情感时,做到了不张扬不外放,含蓄蕴藉,丰富细腻。
方唯仪的诗歌无论是抒发哪一类情感,都不用华丽的色彩、富丽的词藻来修饰,而是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平常地道出眼前之景,真挚地抒发胸中之情。再加上方唯仪超脱的思想境界和醇正的价值观念,故其诗歌立意深远,风格淡雅。比如其《蛩声》:“静夜与秋寂,桂枝绿影疏。虚窗促风怨,小月上楼孤。独对青灯案,闲看古传书。烦阶问虫语,切切何故如。”秋天本是萧索的季节,作者选用秋天夜晚平常之景,结合人物的活动来抒发孤寂之情。全诗用平实简朴的语言,将景、人、情融为一体。再如其《老将行》:“绝漠烽烟起戍楼,胡笳吹彻海风秋。关西老将披图看,尚是燕云十六州。”诗歌借“绝漠”“烽烟”“戍楼”这些边关景物来描写激烈的战争场面,塑造了保家卫国的老将形象,表达了反战思乡的情感,风格质朴刚健,苍凉清远。方唯仪笔下之诗毫无脂粉气息,格调清新,足见其高远的人生志趣。
诗歌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诗人情感思想的载体。方唯仪17岁守寡,84岁寿终,一生生逢乱世,命运蹉跎,孤苦悲凉,内心哀婉伤感的情绪体现在诗歌中,便有了意象清冷、语言悲凉的特点。方唯仪诗歌多选用秋风、秋雨、秋夜等一些与秋季有关的意象,如《秋雨吟》的“高楼秋雨时,事事异往昔”,《死别离》的“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等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的凄凉萧索,很容易引发诗人悲伤的情绪。这些诗中秋天景色的描写,正是方唯仪伤感之心的写照。此外,方唯仪诗歌还经常选用霜、露、雾等意象,如“惆怅南窗下,霜风寄苦思”“休欢故园春色老,忽然台畔下秋霜”“萧萧一亭树,白露下秋岚”等等。这些意象本身具有表示恶劣的环境、年华易逝、前途迷茫、触发思乡之情等含义。作者选用它们,很好地表达了身世悲凉、内心孤寂的情感。鸿雁、鹧鸪、杜鹃这些意象,也常常出现在方唯仪的诗歌中,如“愁怀言不尽,归雁莫哀鸣”“北雁过高楼,南湖起夕愁”“夜半子规枝上月,阑干斜照碧池东”[1](P162)等等,传达了思乡羁旅之情,孤苦离愁之怨。除了运用清冷伤感的意象之外,在形容词的运用上,方唯仪多选悲凉沉郁之词,常用孤、愁、断、残、苦、悲等字眼来表达形影相吊,茕茕孑立的落寞孤独之感。
总而言之,方唯仪的孤苦悲吟之作,情感细腻,意象清冷,语言含蓄,笔触温婉,写尽了一生的落寞苦楚。沈德潜评方唯仪此题材诗云:“如读老杜伤时之作,闺阁中乃有此人。”[5](P33)她的忧国忧民之作,笔力遒劲,慷慨激昂,洗净了儿女之气,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朱彝尊评方唯仪此题材诗云:“其诗一洗铅华,归于质直。”[6]在岁月的长河中,方唯仪以诗文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静美端庄与才情。这与年龄无关,与岁月无染。她没有把自己包装成一本华贵精美的书,却能让人驻足品味。她没有把自己描摹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却能让人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1]傅瑛.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0.
[2]宋豪飞.方唯仪对方以智的教育论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郭绍虞.姜斋诗话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5]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郭永锐.方以智家族女性作家论略[J].运城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