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统筹,决胜高“气压”之战
——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阿姆河冬供项目建设纪实
2018-03-20马莹莹
■ 马莹莹 袁 莲
B区集输四阶段项目集气管线施工现场
这是一个“气压”颇高的冬季。目前,北京地区日用气量最高已达9800万立方米,超过去年极值。
井口连着灶口,“气度”牵着温度。中国石油作为国内主要天然气供应商,多措并举,在国内气田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积极协调国外天然气资源。
早在2017年年初,中国石油便精心组织资源,及早安排部署相关工程,努力增加产能产量,为打好这场供给侧的资源攻坚战准备“粮草”。11月30日投产的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巴格德雷合同区A区萨曼杰佩气田增压工程和即将投产的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便是中国石油今冬天然气供应的未雨绸缪之举。
两项工程克服了工期短、设计难度大、中方人员严重紧缺等困难,精心统筹、创新管理,用拼搏和奉献践行了“为国添绿,为民送暖”的社会责任,用实力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当代石油精神的赞歌。
急 用气陡增须提前投产
故事要从2017年上半年讲起。
4月20日,正是春意融融时节。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给时任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总经理邓民敏打了一个紧急电话,谈话主题很明确,今年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亟须增加气量。
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承担着国内1/3的管道进口气供应任务,是冬季天然气供应的生力军,“找余粮”的目光自然投向这里。
邓民敏挂了电话后,第一时间叫来公司基建部负责人,仔细盘整了一遍“家底”,“过滤”今年还有哪些可挖的产量潜能,包括已经钻完的井和计划今年要完成的井,要求尽一切努力增加产量。
两个小时后,基建部电话打到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简称CPECC)土库曼斯坦分公司(简称土分公司)阿姆河区域项目部领导办公室,询问关于产能建设工程进度方面的谋划举措。第二天,双方便召开了对接会,商讨增量产能建设方案。
接到命令不到24小时,中国石油在阿姆河项目的甲乙双方谋划冬供方案的行动全速展开。
没有犹豫,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产能、提高产量。
是年4月25日,阿姆河天然气公司主要领导专程来到CPECC,双方举行专题会议,研讨冬季保供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经过详细论证,本应明年年中投产的萨曼杰佩气田增压工程和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被寄予厚望,投产后可增产天然气700万立方米/日。作为今年补充气量的“押宝”项目,两个项目被要求分别于当年11月和12月投产。特别是对于增压项目投产的关键一环——压缩机运输,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更是当场敲定,采用空运方式运输先期投产的4台压缩机组。
这道急令,是挑战,更是信任。CPECC总经理刘海军当场承诺:“将精心组织建设,坚决完成任务!”铿锵承诺源于实力的自信,更始于责任的担当。
自此,增压项目和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开始走上一段不同寻常的建设之路。
难 建设过程屡遇拦路虎
“一路走来,可谓如履薄冰,一个环节压着一个环节,好在最终都顺利度过。”土分公司总经理管松军说。
实际上,管松军所说的“如履薄冰”,并不足以形容这一路的惊险。
投产大幅提前,两个项目进入了多头并进的建设阶段,管理难度成倍增加。
由于今年年初土国修改了签证政策,要求外资企业,外方与土方的员工比例为1:9,作为管理骨干的中方员工本就人手不够,现在两个项目同时提速,兵分两路,管理力量更显捉襟见肘。
施工和生产深度交叉是增压项目突出的管理难点。由于紧邻生产区,现场施工一直面临着“边施工、边生产、边试运、边整改”的局面,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对此,土分公司加强生产区域施工作业的安全升级管理,确保各项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环节管理措施到位,方案落实到位。“迄今为止,我们的员工甚至没有一人因为施工建设划破一根手指。”土分公司党委书记姚海盛说。
与施工交叉的不仅有生产,还有设计和采购。由于压缩机设计和工艺设计同时进行,两者高度交叉,总体设计出不来,又会影响后续的采购。为此,土分公司专门成立增压站项目部,分公司副总担任项目经理,以解决高度密集交叉问题,推动项目进程。
增压项目中,压缩机能否按时到场,是整个工程按期投产的关键。而空运压缩机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况且是在如此短的工期之下。要知道,压缩机制造周期一般为14个月以上,重达139.5吨的压缩机组如果走常规海运,从加拿大厂家运到现场需要两个多月。而按照规定的投产日期,留给压缩机厂商从制造到出厂的时间仅有6个月!
时不我待,CPECC主要领导专门飞赴加拿大与厂商交流,明确责任界面和检验界定,最终征得了厂商的理解和支持。公司还聘请专人驻厂监造,确保进度可控。从机场到生产现场有8小时车程,CPECC总经理助理陈意深提前带车踏勘运输路线,确保公路运输万无一失。最终4台压缩机如期顺利运达现场。
2017年11月30日上午,投产仪式现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油工程董事长覃伟中下达增压项目投产令
2017年8月18日,A区增压工程首台压缩机组空运至马雷机场
除了压缩机,其他的物资采购运输也是惊险连连。由于工期缩短,物资采购非常集中,9月份,前期采购物资开始陆续到货,而9月中下旬,恰逢土国举办第五届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海关关闭,无论是增援项目的中方员工还是采购的物资都被拒之门外,对于本就工期紧张的两个项目犹如雪上加霜。
2017年12月31日,阿姆河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井口放喷提温,开始输气
拼 创新实干挑战不可能
“国内用气紧张,我们也紧张!”土分公司阿姆河区域项目部副总经理房连仲说。
面对如此短的工期和庞大的任务量,房连仲和他的战友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紧张归紧张,但打法不能乱。土分公司充分发挥总承包经验,精心筹划,严控重要节点,尽一切努力,调动一切资源,确保两个项目能按时投产。
拼效率,极致统筹。在项目管理者手中,统筹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魔术师”。“手里有什么资源就打什么样的仗!”土分公司阿姆河区域项目部副总经理代宝昌说。根据可控资源和不可控因素做好科学统筹,提高效率,是两个项目进度可控的重要法宝。
2017年5月1日,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启动。基于丰富的集输项目EPC经验,土分公司阿姆河区域项目部建议业主,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一次到位,实行联合办公审批。基建部门、生产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商4方共同研究,一起确定方案。通过这种方式,5月底,设计方案便基本敲定,为后续工作赢得了主动权。“可以说,这创下了我们公司的设计纪录。”CPECC西南分公司阿姆河项目B区集输第四阶段设计经理黄俊说。
工期紧张,针对紧急需要的采购物资,项目部制定了空运发货、项目人员托运带货、包机运输3种空运方式,确保了关键物资按期到场。
“在订单物资到场前,我们先利用库房已有材料完成了3口井的地面工程任务,并先行铺好了运输道路,避免了物资的二次倒运。”房连仲介绍,“B区集输第四阶段项目整体施工效率比往年同类工程提高20%以上。”
拼创新,灵活转化。时间不够,空间来凑,这是增压项目中压缩机运输过程中运用的“非常规”打法。
压缩机是加拿大厂商制造,发动机是美国制造,按照正常程序,发动机先运到加拿大进行组装然后整装出厂,整个过程需两个月。项目部积极与厂家协商,决定压缩机和发动机分别发运,现场组装,节省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
为解决后续技术问题,项目部专门请来与压缩机制造商长期合作的调试承包商,并从国内聘请两位压缩机专家担任现场顾问,解决了压缩机后续调试和运行的技术保障问题。
拼奉献,齐心协力。建设过程中,冷热两重天现象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和冷清的办公室,讨论激烈的会议室和寂静的休息区,寒风凛冽的施工环境和干劲十足的工作状态……一冷一热淬炼着所有参战将士的担当风骨。
目标一致,勠力同心。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协助物资采购,并提供已有库存物资供救急前期施工,确保及时开工。每天例行碰头会,当日问题当日解决。甲乙双方的密切协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争产“气势”恢宏,投产“气度”不凡。挑战不可能,他们做到了!无数日夜的鏖战,化为一股暖流,奔腾一万多公里呼啸而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温暖了你我,书写了重任千钧惟担当的石油精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