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诊治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8-03-20贾伟君
贾伟君
中央型肺癌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原发于支气管腺上皮、上皮、肺泡上皮,发生在肺段及及肺段以上,主要为大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上皮癌、腺癌。该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管内、管外、管壁3种类型,可单独存在或者同时存在[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X射、MRI、CT检查以确诊,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于中央型肺癌的特征表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及优势。X线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方法,最早用于临床中,具有检查方便、价格低廉、检查部位广泛的优势[2];CT检查可获得更为详细的临床资料,对中央型肺癌的病变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MRI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放射性优势,具有较多的成像参数[3]。本研究我们分析中央型肺癌影像学的检查特点及诊断准确性,将中央型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诊断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央型肺癌患者共计120例,其中女性48例,男性72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8.0岁。所有的患者均在手术后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所有纳入的120例患者均行数字化 X线检查,49例患者行MRI检查,46例患者行CT检查,3组中央型肺癌肿瘤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所有纳入的120例患者均采用FCR5000型X射线摄影行正侧位和斜位平片的X线检查,摄影板大小分别为35 cm×35 cm,24 cm×30 cm,35 cm×43 cm。CT检查[4]:所有纳入的120例患者中46例患者行CT检查,采用GE16排CT横断面扫面,矩阵为512×512,层间和层厚距为3~5 cm,取骨窗及软组织窗进行观察,四肢有病变的患者同时行双侧的同时扫面。MRI检查[5]:所有纳入的120例患者中49例患者行GE1.5T MRI检查,SE序列的T1WI、T2WI、STIR进行扫描,超导磁共振体线圈、腰线圈、颈线圈,对冠状、轴矢方向成像处理,层距0.5~1.0 mm,层厚5~8 mm。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数据资料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性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中央型肺癌影像学检查特征
X线检查与CT检查在对相关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生长、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变窄、肿块边界不清等方面表现相似,但在支气管炎并感染、肺上叶片絮状影、渗出性病灶、增厚的支气管黏膜扩散、支气管受累征象、纵膈等血管和脂肪组织丰富处等特殊部位的显像CT更为清晰,而X线在支气管炎并感染方面表现良好,对于血管的侵袭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狭窄的显像方面MRI表现更为优秀,见表1。
表1 影像学检查特征(例,%)
2.2 术后病理学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结果正确率对比
以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X线诊断的正确率为86.67%(104/120),CT诊断的正确率为93.48%(43/46);MRI诊断正确率为93.88%(46/49),见表2-4。3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术后病理学诊断及X线影像学诊断结果正确率对比/例
表3 术后病理学诊断及CT影像学诊断结果正确率对比/例
表4 术后病理学诊断及MRI影像学诊断结果正确率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央型肺癌起源于叶支气管和主支气管,早期的肺癌组织在支气管黏膜生长,导致黏膜粗糙、增厚、充血,当癌组织继续恶化发展,可突入支气管腔内形成菜花样或者息肉样肿瘤,向支气管壁发展,破坏支气管壁,并浸入到周围的组织及淋巴结[6]。当肿瘤组织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造成支气管腔内狭窄时,由于中央型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加上中央型肺癌的组织来源复杂,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同类型的中央型肺癌可划分为多种亚型,不同亚型之间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确切的诊断给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方案制定线索[7]。不同的肿瘤类型其影像学可能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因此给影像学诊断带来了难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深入,临床病例报道不断的增加,影像学诊断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影像学特征不断的总结归纳,为我们确诊提供依据[8]。
X线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具有经济、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为各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信息,尤为对肺癌诊断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也是中央型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可良好地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及大致的病变范围,另外还可以提供中央型肺癌对周围管腔变窄情况及生长方式,平面化地将人体的组织结构显示出来,其主要对定位提供了大量信息,超越了其定量的价值[9]。CT检查是X线检查的一个提升,分辨率更高,在临床平扫中可提供大量的局部解剖学情况,可提供周围组织的情况,尤其对于细微的结构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但对细小支气管炎并感染的反应清晰度及空间的分辨度方面不及X线检查结果。MRI对软组织的显像方面分辨度较高,能够准确地显示出病灶的软组织肿块和范围,在任意切面成像,提供大量的病灶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的信息[10]。我们通过对3种影像学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以金标准病理诊断作为参照,结果显示,X线检查与CT检查在对相关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生长、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变窄、肿块边界不清等方面表现相似,但在支气管炎并感染、肺上叶片絮状影、渗出性病灶、增厚的支气管粘膜扩散、支气管受累征象、纵膈等血管和脂肪组织丰富处等特殊部位其显像CT更为清晰,而X线在支气管炎并感染方面表现良好,对于血管的侵袭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狭窄的显像方面MRI表现更为优秀。与诊断金标准病理学判断诊断正确率,X线诊断的正确率为86.67%,CT诊断的正确率为93.47%,MRI诊断正确率为93.88%。3种影像学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X线可作为中央型肺癌诊断的首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度,简便、快捷、经济;CT可提供更加细微的组织结构的情况;MRI对侵袭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狭窄具有良好的成像优势。三者结合起来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综合的影像学检查,并对可疑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提高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效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全面详细的诊断信息。
[1] 马晓玲,周舒畅,夏黎明.动态增强MRI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5,6(2):125-130.
[2] PARK JY,KIM KY,LEE J,et al.Impact of abnomal uptakes in bonesca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0,28(1):55-62.
[3] 邓敬锋,邵汛帆,史建军.肺癌骨转移放疗止痛效果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4):533-534.
[4] 马玉波,王 忠,顾爱春,等.SPECT/CT图像融合鉴别诊断疑似骨转移灶良恶性的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0):1246-1250.
[5] 陈碧玲.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1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A):89-90.
[6] SCHMIDT GP,REISER MF,BAUR-MELNYK A.Whole-body imaging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the value of MR imaging〔J〕.Skeletal Radiol,2007,36(12):1109-1119.
[7] 汤志谋,许海富,李明智.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MRI增强成像鉴别诊断骨转移瘤100例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5):498-500.
[8] 刘晓梅,张 芳,高建青.SPECT、MRI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6):489-490.
[9] 任进军,赵宝宏,訾学荣,等.磁共振DCE和DWI联合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8):574-576,580.
[10] Jayia PK,Mishra PK,Shah RR,et al.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evaluating guideline compliance(reaudit)〔J〕.Asian Cardiovasc Thorac Ann,2015,23(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