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鳖
2018-03-20
稻田养鳖,一使鳖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养鳖稻田应便于看护,如房前屋后等离住处较近的田块。同时应注意地势要低洼些,水源条件好,水流通畅,排灌方便。
鳖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特性,因此防逃设施的建设是稻田养鳖的重要环节。应在选好的稻田周围用砖块、水泥板、木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50厘米的围墙,顶部压沿,内伸15厘米,围墙和压沿内壁应涂抹光滑,并搞好进排水口和防逃设施。
在建好防逃墙和进排水口后,应在稻田内开挖鳖沟,也可用田边的条沟代替。鳖沟是投喂饲料和鳖冬眠的场所。一般鳖沟上宽3米,底宽、深1.5米,长度根据稻田面积决定,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田中央建沙滩,以供亲鳖产卵繁殖和晒背所用,一般为南北向,长5米,宽1米,高出正常水位0.8米。
稻田养鳖要根据条件合理放养,掌握好放养密度。过稀浪费水面,过密 则影响鳖的生长发育。根据经验,一般情况,放养2龄以上的鳖,每亩500~800只为宜。如果准备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50~60只5龄亲鳖,雌雄比例为2∶1或3∶2。养鳖稻田可放养少量大规格鲢鱼种,以净化水质。
养殖方法
1~2龄鳖个体较小,饵料以水生昆虫、蝌蚪、小鱼、小虾、水蚯吲、鱼下脚料等制成的新鲜配合饲料为主。3龄以上的鳖咬食能力较强,可以螺蛳、河蚬、河蚌等带壳的鲜活贝类为主食,适当投喂大豆、玉米等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每天投喂量为其体重的8%~12%,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水质和水温对鳖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要注意观察水色,分析水质,经常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应掌握在15~20厘米之间。还要调节水温,高温季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可适当加深稻田水位。
防逃防害:除了水质外,稻田管理中应经常注意防逃防害,还要注意防盗、防中毒。稻田养鳖,容易被盗,应有专人负责看护。为了防止中毒,养鳖稻田不要施用农药。
鳖病的防治
红脖子病:此病的主要特征是鳖的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和颈部肿胀,肌肉水肿,行动迟缓。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混浊发白而失明,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用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拌入饵料投喂。
腐皮病:此病主要是由鳖相互搏斗咬伤或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所致。肉眼可以看到鳖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的皮肤腐败、糜烂坏死,形成溃疡。严重时,鳖四肢的皮肤烂掉,爪也脱落,骨骼外露,颈部的肌肉和骨骼也露出在外,裙边溃烂。
防治方法:保持池水清洁;合理密养,投喂质佳、量足的饵料;用10ppm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浸洗病鳖。
白斑病:鳖的四肢、裙边等处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部分溃疡。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使池水经常保持嫩绿色;10ppm漂白粉浸泡病鳖,或用食盐加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防治。
累枝虫病:肉眼能见到鳖的四肢、背、腹甲、颈部等处呈现一簇簇的白毛。当池水呈绿色时,由于虫体的细胞质和柄染成绿色,可见病鳖身体也呈绿色。
防治方法:用漂白粉溶液浸洗,或用食盐水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