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怎样当县委书记

2018-03-20

文史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会昌瑞金县委书记

杨 东

邓小平

临危受命,敢于担当

1931 年,27 岁的邓小平临危受命,先后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尽管此前已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历,但他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来自“左”倾错误思想的高压态势;二是“全县群众不满,干部情绪低落,全县面貌是死气沉沉”。困难面前,邓小平将如何打开局面?

之前的瑞金县委书记李添富“左”倾错误思想严重,他发动的所谓肃清党内“社会民主党”成员的行动致使大量革命同志含冤牺牲。据当地党史资料记载,当时“当干部的怕戴红袖套,因为红套上要写上自己的名字,担心别人看见自己反遭冤枉”,人人自危的情景可见一斑。因此一到瑞金,邓小平便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以赣东特委特派员的身份组成调查组,走乡串户,一区一乡地深入调查,了解肃清所谓“社会民主党”运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制定切实措施以稳定事态。

正是这种决毅果敢、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使邓小平迅速制止了这场政治迫害,稳定了县域的社会局面。因此,民众都说,“邓小平同志的措施是救命的法宝”,“邓书记为瑞金人民除了一大害,如果不是他来了,瑞金还不知要杀害多少革命同志!”

在会昌,邓小平刚刚上任,就果断处理了会昌城外小股国民党地方“靖卫团”残余势力和散兵游勇,经常向城内放冷枪并四处骚扰群众的事件。之后,又对地主残余、富农、流氓组织秘密民团造谣捣鬼的反革命活动,“给予不断的破坏与严重的镇压”。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保障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为巩固发展苏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群团组织,邓小平着手建立干部培训制度。他一方面开办干部培训班,另一方面亲自给学员讲课,帮助大家提高革命觉悟和政策水平,传授工作经验。

据县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会主任罗志才回忆:邓小平同志任职后,很关心干部队伍的成长。他经常指导没有文化的干部,同时号召劳动妇女行动起来积极参加革命工作。

在会昌,他要求各县党组织在工农群众的先进分子中大力发展党员。一大批斗争坚决、意志坚定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党员队伍迅速壮大。据1932 年7、8、9三个月的党员发展统计,会昌发展了1638 名,寻乌发展了476 名,安远发展了590 名。同时,为配合主力红军粉碎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邓小平指示三县县委、县苏维埃要以冲锋的精神迅速壮大地方武装和扩大红军。由于进行了广泛的“亲劝亲、邻劝邻”的宣传动员,加上党员干部带头,广大青年纷纷报名踊跃参加红军, 到1932年11 月, 会昌的赤卫军扩大到4970 人,模范师为2529 人,地方武装的实力大为增强。

解决土地问题,是关系到苏区生存与稳定的大事。然而,在当时的苏区存在着“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的倾向,甚至有人提出了小孩子不分田的主张。邓小平说:“有人说小孩子不应该分地,我就对他们讲,四川俗话说,三岁小子,吃死老子! 小孩子吃的也不少呀,因此也应该分地。”他以乡为单位,把田分为甲、乙、丙三类,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好坏搭匀,再按人口平均分配。

在会昌,邓小平重新部署了分田运动,各区乡重新组织了调查土地委员会、分田委员会,调动广大贫苦农民参与分田斗争的积极性,发挥贫农团和雇农工会的作用,并强调将分田运动的重点放在新区、边区。

积极组织社会生产,支援革命战争,是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的又一重要任务。为此,邓小平一方面强调广大党团员要积极带头行动起来搞好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红军打胜仗;另一方面和干部一道,大力组织劳动互助,建立耕田队、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队等组织;同时积极开办工业,发展商业贸易,恢复和发展了纸、烟叶、农具、药材、钨矿、石灰、夏布、硝盐等土特产品的生产,开办了纸槽社、纸烟厂、被服厂、硝盐厂等。在商业贸易方面,邓小平提出了保护商人的正当利益,鼓励商人开办店铺和作坊,组织人民开展地下贸易活动,偷越敌人设置的经济封锁线,保证苏区和白区间的商贸交易。

邓小平还十分注意加强党的文化宣传工作。1931 年10 月25 日,他创办了中共瑞金县委机关报《瑞金红旗》,经常撰写文章在该报发表,指导全县工作。11 月27 日,红三军团攻下会昌县城后,11 月30 日他就撰写了一篇题为《惊人的好消息——红三军团攻下会昌》的评论,把这一胜利喜讯迅速告诉全县人民,号召全县工农群众乘胜前进,“向反动势力进攻得到更大的胜利”。

实事求是,注重践行群众路线

邓小平担任中央苏区县委书记之际,正值“左”倾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之时。无论是土地分配问题还是革命战略问题,邓小平都与“左”的思想有着分歧。然而他并没有附和追随,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不切实际、不合理的政策。

1933 年初春,邓小平在会昌基层察访时,被告知担任区苏维埃主席的朱秀歧“妄想叛变通敌”。保卫局也前来报告说:“朱秀歧带枪逃跑,保卫局已派人把他抓回来”;随行的人也认为是“天上下雪地上白”明摆着的事实。应该说在当时的会昌,关于叛变通敌的情形是较为常见的。会昌县委的报告称,当时“党内对于保守太平享乐(中心区)悲观失望, (边区)以及动摇恐惧,害怕斗争,消极怠工的现象,非常严重”。但是即便如此,邓小平依然强调先调查后再做处理。为此,他亲自到朱秀歧的家乡芙蓉寨调查,结果发现是子虚乌有的事。

邓小平不仅明察,有时也会暗访。据原苏区会昌县筠门岭区儿童局长朱仲友回忆,邓小平曾有一次装扮成小商贩暗访儿童团,结果因未被识出而被押往区政府。

在会昌任职期间,针对不少苏维埃干部存在工作方法粗暴、消极怠工、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等现象,邓小平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践行群众路线,对于贪污腐化和消极怠工分子要给予严厉打击。在他看来,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就是看能否把大多数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实行对敌斗争,大多数群众发动起来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正是出于这一理念,他对干部群众的生活极为关心,经常抽空到老表家去走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干部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会昌时期还实行了“共产主义礼拜六”制度。每逢周末他就带领干部到乡村帮助红军家属耕田、插秧、收割等。在劳动时,他们通常将写有“共产主义礼拜六”“实行优待红军条例”的旗子插在田埂上,一边劳动一边唱着:“共产儿童团,实行礼拜六,帮助烈军属,多做半天工。”通过开展“共产主义礼拜六”活动,一方面解决了红军家属的困难,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瑞金时期,邓小平住着与老百姓一样的民房,有时甚至住祠堂、庙宇。10多个月里,先后迁居五六次。他常穿的是粗棉布的中山装,吃的也与大家一样。邓小平有一条用了好几年的花格毛巾,已经单薄无毛,却仍然完整无损。身边工作人员通过留心观察,发现他不是拧毛巾而是用两手挤。邓小平有一条灰黑色裤子,一直缝缝补补,结果裤子越穿越短,但他依然穿着它走村串户。据邓榕说,父亲邓小平在苏区,一个人,一匹马,一个警卫员兼马夫,轻骑简从,就这么在瑞金、会昌一带那么大的区域来来回回。

邓小平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尽管面临着繁重而复杂的任务,但他以决毅果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迅速扶正压邪、稳定人心,随后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们所熟知和认可的“小平风格”。1931 年,当毛泽东来到瑞金见到邓小平时,高兴地抓着邓小平的手用力摇晃了几下说:“很好! 很好! 瑞金的父母官呵!”

1972 年秋天,邓小平因“文革”的冲击下放江西时来到瑞金县,瑞金的同志对他说:“你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这句话令邓小平感动不已。他没想到,在他蒙冤遭受打击的时候,老区人民还惦念着他。一声深情的“邓书记”,既是邓小平工作方式和态度风格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回响,也是对邓小平担任县委书记时期施政成效的赞许和肯定。

猜你喜欢

会昌瑞金县委书记
亲亲瑞金
县委书记的榜样
谭学念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顽皮的云
陈行甲 从县委书记到公益名人
雪夜
醉菊
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