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3-20李敏智杨和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难治性休克手段

李敏智 杨和增 李 婷

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心理健康实验室,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广东 深圳 518020

抑郁症对人们的困扰包含了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萌发自杀倾向,对此类疾病应该保持高度重视。电抽搐治疗指在患者大脑皮层细胞用电流刺激并诱发其出现广泛性自发放电,从而导致出现全身抽搐癫痫样发作[1-2],医疗技术的改进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临床广泛使用,患者在电抽搐治疗前让其进入麻醉状态并应用肌肉松弛剂,严格控制脉冲电流后对患者刺激,该手段属于大脑皮层的广泛性放电状态,可诱发脑细胞出现系列生理变化并达到改善抑郁症的效果[3]。相对于传统电抽搐治疗手段,MECT具有疗效快、效果突出及安全性高的特点,但部分患者反映该治疗方法会影响认知功能。笔者为深入了解严重抑郁症患者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手段治疗对病情的改善效果和对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作用,对本院近年收治此类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2016年收治确诊的严重抑郁症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26~47岁,平均36.1岁;病程2~23个月,平均8.1个月。初中或以下程度33例,高中程度53例,其余14例为大学或以上程度。患者入院后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检测,提示评分(72.3±3.2)分,焦虑量表评分为(21.8±1.6)分。患者符合以下临床标准:所有患者确认对本文所用治疗方法无相关禁忌证;认知功能正常。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确认病情后立即对症治疗,早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初始剂量10 mg,随后根据病情、身体状况等对剂量进行调整,范围20~40 mg/d,疗程6周。如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联合艾司唑仑,剂量较小[4]。观察组除药物治疗外联合MECT,在进行治疗前8 h嘱咐患者禁食,对其各项体征如脉搏、呼吸、体温及血压等密切监测,确认大小便排空。MECT仪器美国醒脉通电抽搐治疗仪,能量百分比根据患者年龄进行设置,在其颞部两侧放置电极,诱导麻醉药物选择剂量2 mg/kg丙泊酚,松弛肌肉药物选择剂量1 mg/kg琥珀酰胆碱,给氧方式为面罩呼吸囊。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用心脑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监护。MECT治疗时间均选择早上,需治疗8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1~2 d,在3周时间内完成[5]。

1.3观察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与焦虑情况。根据其焦虑量评估患者的疗效,如患者治疗后减分率超过75%为显效,如减分率在50%~74%为有效,未能达到上述相关减分标准为无效[6]。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中39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2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理状态对比心理状态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改善对比

2.3认知功能对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更具优越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认知功能对比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抑郁症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存质量常见疾病,当前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与性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所释放的神经递质5-HT/NE指标下降有关联[7-8]。抑郁症患者主要典型临床表现为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及活跃度下降等,随着病程加长及病情恶化,部分患者可出现自杀倾向,具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如果不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9-11]。

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因此在长期和短期记忆、信息处理、决策过程、感觉运动及反应时间等相对于常人都有所下降。有研究[12]结果提出,对于重型抑郁症患者而言,单纯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接近一半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大部分严重抑郁症患者即使联合两种药物强化治疗或合并心理疏导干预均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当前对该病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有心理疏导、药物改善、MECT及重复经颅磁刺激等。其中电休克治疗疗效相对突出且快[13],有效率最高可到80%,缓解率达75%。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MECT治疗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无论疗效还是认知功能等方面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更具优越性,提示该治疗手段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积极效果,该治疗手段是让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之下对大脑用适当的电流进行刺激,电流短暂并在患者大脑内诱发癫痫发作一次,作为物理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精神症状,也已成为目前临床对重度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重视的是有学者提出该治疗手段有极高概率导致患者治疗后发生逆行性遗忘及意识不清等后遗症,但无需特殊处理也能够在停止治疗后2周内恢复正常,在对患者治疗前应该说明并配合[14-15]。目前认为MECT手段对于患者在记忆及认知功能方面会造成损害,但从本文所得结果可知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而在随访中也了解这种情况属于可逆性[15]。

认知功能作为高级神经活动具备复杂性,其包括的内容涉及空间结构、语言能力、注意力以及执行能力等,抑郁症患者本身认知功能已经在一定程度受到损害,对患者治疗改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该重视认知功能的改善[16-18]。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单纯对症治疗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联合MECT手段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并更好的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更好回归社会等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1] 李启荣,何红波,张春平,等.MECT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8):41-43.

[2] 李启荣,何红波,黄雄,等.氯胺酮麻醉的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9):1 715-1 717.

[3] 楼丹丹,况利,甘窈.MECT对严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3):342-343.

[4] 李冠军,李华芳.老年期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特点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认知功能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25(9):679-681.

[5] 沈曙光,王晓敏,肖文斌.研究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5,12(12):142-143.

[6] 谢琴,王高华,刘连忠,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1):9-12.

[7] DU L,QIU H,LIU H,et al.Changes in Problem-Solv-ing Capacity and Association With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After a Single Electroconvulsive Treatment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J Ect,2016,32(1):49.

[8] 金菊英,闵苏,陈其彬.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抑郁症患者电休克疗效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0):953-956.

[9] LIN Z,HE H,ZHANG C,et al.Influence of Val108/158Met COMT Gene Polymorphism on the Efficacy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J].Cell Biochemi Biophys,2015,71(3):1-7.

[10] MARIOTTO S,TAMBURIN S,SALVIATI A,et al.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 Causing a Prolonged Depressive Disorder Evolving to Inflamma-tory Brain Disease[J].Case Rep Neurol,2014,6(1):38-43.

[11] TAKEKITA Y,SUWA T,SUNADA N,et al.Remife-ntanil i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6,266(8):703-717.

[12] 李启荣,何红波,张春平,等.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8):41-43.

[13] 乔霞,钱志梅,李谦.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19):21-23.

[14] SCHMIDT F M,MERGL R,STACH B,et al.Elevated level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but not S100B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World J Biol Psychiatry,2015,16(2):106-113.

[15] 张金铭.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183-184.

[16] 邱述领,周保卫.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4):91.

[17] 徐清,周德祥,张菁,等.无抽搐电休克( METC )在难治性抑郁症维持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2(7):501.

[18] 闾金杰,杨永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5,1(10):57.

(收稿2017-04-18 修回2018-01-02)

猜你喜欢

难治性休克手段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