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生草对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2018-03-19王富荣龚林忠何华平艾小艳王会良刘勇黎刚刘模发
王富荣 龚林忠 何华平 艾小艳 王会良 刘勇 黎刚 刘模发
摘要:葡萄园土壤管理通常采用清耕法,土壤温湿度变幅大,有机质含量低下。本研究选择大麦草和毛叶苕子为试验草种,对生草后的不同草种生物量变化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麦草的生长高度和每亩所产鲜草量均高于毛叶苕子;大麦草和黑麦草前期生长较快,4月份达到生长最大,6月份全部收割,正好与葡萄的生长期错开;几种草种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对0~20厘米表层土壤,平均增幅可达80%,对20~40厘米中层土壤,平均增幅为57.5%。因此,确定大麦草可作为葡萄园秋冬季间作的适宜草种,本研究为我省乃至南方地区的葡萄园生草栽培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葡萄园;生草栽培;秋冬季
葡萄园土壤管理通常采用清耕法,土壤温湿度变幅大,有机质流失,地力退化。南方地区葡萄采收后,冬闲期长,且气温高、光照充足,为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充分利用葡萄园冬春空闲期的光热资源,选用大麦(草)和毛叶苕子为试验草种,以自然生草为对照,对生草的生物量变化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探索2种草种在武汉地区葡萄园内的适应性,为葡萄园秋冬生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试验于2011~2012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葡萄园进行,试验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匀。土壤为黄黏土,pH值为7.0~7.5、有机质含量13.6克/公斤。葡萄树龄5年,株行距150厘米×250厘米,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实验园行间问作大麦草和毛叶苕子2种草种,其中大麦种子由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李梅芳研究员提供,毛叶苕子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王志强研究员提供。
1.2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
1.2.1试验处理选择大麦草和毛叶苕子2个试验草种,以自然生草区为对照,共3个处理。结合秋季翻耕,并根据土壤的墒情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为大麦2.5公斤、毛叶苕子为4公斤。
1.2.2测定指标
1.2.2.1生物量测定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地上部取样面积为25厘米×25厘米的样方,重复3次。测定高度、盖度、重量等生物量指标,采用收获法测定生物量。将每个草种地上部分(茎、叶)分别进行刈割,称其鲜重。
1.2.2.2土壤营养元素测定 4月份用取土器对不同草种生草区、大麦草不同播期试验区的表层(0~20厘米)和中层(20~40厘米)进行取样,以自然生草区和荒地为对照。与草样一起送到体系土肥水岗位专家彭福田教授处进行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
1.2.2.3经济效益分析 从土地耕翻、播种、施肥、种子、肥料费等以及青草刈割用工等生产开支进行计算出生草栽培总成本,并与自然生草进行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量测定
2011和2012年的生草栽培生物量测定如表l所示,2种草种的高度相差不多,4月份测定数据均为50~68厘米;在覆盖率上,年前温度较低时,大麦草在3月份前比毛叶苕子生长快。但在4月份温度较高时,2种草种相差不大,均达到100%。每亩产鲜草重量相比,大麦草高于毛叶苕子,2011年4月,大麦草为1459公斤/亩,毛叶苕子仅为738公斤/亩,2012年4月大麦草为3338公斤/亩,毛叶苕子为2351公斤/亩。
烘干后每亩产干草大麦草最重,2011年大麦草干重达194公斤/亩,毛叶苕子干重15l公斤/亩,2012年大麦草干重达658公斤/亩,毛叶苕子仅228公斤/亩,同一草种不同年份鲜重、干重的差异可能与前一年的温度、雨水等有关。
2.2土壤营养元素测定
从土壤营养元素来看(表2),秋冬季生草栽培的葡萄园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种植大麦草、毛叶苕子的土壤pH值比對照(自然生草)高,0~20厘米、20~40厘米分别为6.14、6.00,更接近pH值7.0;生草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自然生草)高1倍,其中种植大麦草的葡萄园土壤0~20厘米、20~40厘米分别为18.86、12.71克/公斤,种植毛叶苕子土壤0~20厘米、20~40厘米分别为20.33、11.62克/公斤,而对照0~20厘米、20~40厘米仅分别为10.18、6.41克/公斤。
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相似,生草栽培比对照高0.6~1.4倍,种植大麦草的葡萄园土壤0~20厘米、20~40厘米分别为94.65、83.98毫克/公斤,种植毛叶苕子土壤0~20厘米、20~40厘米分别为126.64、87.32毫克/公斤,而对照0~20厘米、20~40厘米仅为53.32毫克/公斤;生草栽培的葡萄园土壤0~20厘米速效磷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大麦草、毛叶苕子都为50.11毫克/公斤,对照仅为21.65毫克/公斤,比其高1.3倍,20~40厘米土层种植大麦草比对照略高,种植毛叶苕子的葡萄园含量比对照低,仅为5.8l毫克/公斤,可能与毛叶苕子生长吸收速效磷较多有关;生草栽培的葡萄园土壤速效钾含量0~20厘米比对照高,种植大麦草、毛叶苕子分别为139.33、197.24毫克/公斤,对照为121.71毫克/公斤,生草栽培的土壤20~40厘米的含量比对照略高,但相差不大。
2.5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评价以2012大麦草和毛叶苕子2个草种的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如表4所示,大麦草和毛叶苕子4月分测定每亩所产干草量分别为3338公斤和2351公斤,折算有机肥3.3吨和2.3吨;以猪粪肥相比,购买需462元和322元,施肥人工82.5元和57.5,每亩除草人工需100元左右,所以,与自然生草相比,虽然每亩总成本增加107元(表3),但生草栽培每亩共产生经济经济效益400~700元(表4)。
从割草机及人工除草成本核算上看,割草每小时可刈割1亩,人工费加上耗油量费用为45.55元/亩,而人工除草为100元/亩,割草机节约成本54.55元/亩。
3小结与讨论
3.1不同草种的生物量比较
从不同草种的生物量测定来看,在1~3月份的测定数据上,大麦草的生长高度和每亩所产的鲜草量均高于毛叶苕子;在覆盖率上,大麦草前期生长较快,4月份达到生长最大,4月底全部收割,正好与葡萄的生长期错开,而毛叶苕子在年后温度升高时才生长迅速,4月份生长量最大,不便于生产操作。
3.2土壤营养元素
2种草种均对对土壤的有机质提高显著,其中对0~20厘米表层土壤,平均增幅可达80%,对20~40厘米表层土壤,平均增幅为37.5%。在同期播种的2个草种中,毛叶苕子0~20厘米土样有机质和速效钾高于大麦草,20~40厘米除速效钾高于大麦草外,其他营养元素均低于大麦草,这显示了毛叶苕子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大麦草则更有利于积累较深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
3.3经济效益分析
秋冬种草每亩可以收获到鲜草约3000公斤、干草600公斤,大麦、黑麦产量较高。
从直接经济效益来看,秋冬季种草除去土地耕翻、播种、施肥、种子、肥料费等以及青草刈割用工生产开支,与自然生草相虽然每亩增加投入107元,但可生产出近3吨的鲜草有机质,每亩直接效益400~700元。
单从割草机与人工除草成本核算上看,割草机每亩可节约成本54.55元,但割草机需要工人掌握一定的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