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问题解决措施

2018-03-19刘云

大观 2018年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新课改小学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已颁布并实施多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皖北农村小学音乐课教学并不理想。以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为例,对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缺乏专业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存在偏见、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內容单一、学生音乐素养低等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学生艺术、道德等素养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充满着挑战和机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以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的音乐教育为例,对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笔者曾在皖北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工作三年,对皖北音乐教育现状了解颇多,根据多年亲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师资力量匮乏

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唯一一位专业音乐教师是2013年招考进校,笔者是专业师范院校本科毕业,三年来一直担任音乐教师工作,但是同时还担任着“主课”语文的教学工作。专业音乐教师教成了语文,音乐反而成了兼职。在笔者进这所学校之前,音乐教师都是非专业老师兼任,虽然课表上安排了音乐课,但是学生并不能够受到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的乐趣。因为非专业的音乐教师并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很有可能会误导学生,或者经常为了赶所谓的“主课”教学进度,而把音乐课占用。可见,音乐师资力量匮乏程度已不容忽视。

(二)对音乐教育存在偏见

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的音乐课基本都是正常上课,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而且小升初不考音乐,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对音乐课存在偏见。在安排音乐课时,校长把两个班安排到一起上音乐课,学生正常每周两节音乐课,老师则可以减少一半的课时量,用来上“主课”语文。其实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是很浓的,但是在他们的观念里,音乐课也只是“副课”,是学习之余的轻松娱乐。老师和家长只关注“主课”成绩,对这些“副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种观念无形中影响孩子,即使有潜质的学生积极性也被打压下去了。音乐课不受重视,减弱了音乐老师的教学热情,时间久了师资自然流失。

(三)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形式单一

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的音乐设备非常落后,笔者初到这所学校时,任何音乐设备都没有,只能拿自己私人电脑上课,后来申请配置一架电钢琴,音乐课进行才稍微顺利一些。音乐教学挂图、书籍都极其缺乏,更别说专业的多媒体设备和专业化的琴房。教学设施落后,也是影响教学形式单一的原因之一。学生没有音乐教材,仅教师有一本,音乐课教学模式就是学唱歌而已。学生连最基本的音乐书都没有,导致音乐课遇到很大困难,只能教唱简单歌曲并在学习过程中介绍理论知识。在课本上认识乐器的机会都没有,欣赏课更是无法进行,能听出情绪高低已经很好,更听不出音乐中运用了哪种乐器。

(四)学生音乐素养低

学生的音乐素养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很大,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是一所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音乐素质。绝大多数家长对音乐课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有学好语文、数学这两门“主课”,才能有个好前途,这种思想阻碍了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没有能力购买乐器,找专业的音乐指导老师,大部分家长都是外出务工,乐器的价格先不说,就乐器课程学习来说,每种乐器初学一节课都在60元以上,这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不起;更没有能力接受音乐的熏陶,比如观看演出、参加艺术节或合唱比赛等,这都影响到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皖北农村小学音乐课问题解决措施

上述萧县石林乡崔阁小学的音乐课现状,也正是皖北农村小学音乐课的状况,和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教学理念相差甚远,教学观念也没有转变。针对这一形式,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弥补音乐师资力量不足

首先,可采用“音乐教师资源共享”的方式。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录取了不少专业的音乐教师,但仍达不到每校都有的标准,现在村村通公路后,村之间的交通很方便,专业的音乐教师可以兼顾附近村小的音乐课,比如单周在甲村,双周在乙村。这样专业音乐教师既能发挥其所长,让音乐课达到应有的效果,又解决了其他村小没有专业音乐教师的苦恼。其次,可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一般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都会模拟真实上课,老师会给予指导。虽然经过练兵,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会比模拟要复杂得多,比如学生的基本素养、接受能力等。大学生到农村小学实习,既改善了当地音乐教师力量薄弱的问题,又获得了教学实践经验。

(二)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音乐教育

首先,各级领导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音乐教育的学习,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多与音乐老师沟通,根据真实情况提供帮助,例如配备必要的音乐教材、乐器,为师生提供好的音乐学习环境等。其次,学校领导及家长应该转变观念,摒弃传统思想,把小学音乐教育与“主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校长对学校音乐课应该重视,安排单个班级一节课,便于让学生参与演唱、即兴表演等实践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电视观看文艺演出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增加村小音乐教学设施

良好的音乐教学设施,为音乐教育的质量提供基础。首先,学校应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普通教室会受到桌椅的限制,无法进行表演、唱游等活动。教室应该有多媒体、音响等,教学设备直接影响到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与欣赏。其次,学校应有音乐书籍和资料,这是音乐课的必要条件,教材和配套音响资料都没有,就无法正常学习,更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后,添置一些音乐实践活动需要的乐器、服装,如竖笛、三角铁等,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音乐实践活动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拍手、跺脚、跟随旋律身体律动等。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响板、手摇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培养创造能力。其次,开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每月固定一次全校性的音乐欣赏活动,欣赏各民族优秀的文艺演出、合唱比赛等,使学生增长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举行趣味活动,如听音乐猜谜语、听旋律即兴表演。以节日为契机举办文艺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元旦节。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感受和审美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所农村小学音乐课现状剖析,展示皖北农村小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状况。希望能够引起教育部门对皖北农村小学音乐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学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的重视,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音乐教育,增加音乐教学设施,逐步改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状况。通过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信新课程改革会更加顺利,皖北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也会大大改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美如.宿州市埇桥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陈志圣.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兼论中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赵静.新课标下甘肃农村小学音乐课现状调查分析、对策研究以及实施方案——以甘肃古浪县小学为例[J].理论前沿,2014,(02).

[5]杜伟祥.关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1,(03).

[6]蔡勇.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铜仁市碧江区新寨小学为例[J].理论前沿,2013,(11).

作者简介:

刘云,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新课改小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