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无穷不在无穷,而在昭昭

2018-03-19金玫玫

大观 2018年2期

金玫玫

摘 要:《广东新语》记述了广东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基本状况,是清代著名的笔记史料之一,书中所描述的事物为研究岭南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所包含的肇庆文化对研究古端州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广东新语;屈大均;肇庆文化

一、屈大均与《广东新语》

(一)屈大均生平

屈大均,原名绍隆,或作邵龙,自号翁山,一号冷君,祖籍为广东番禺县沙亭乡,幼年时期被南海县邵氏收养,改姓邵。清顺治二年以十六岁补南海县生员,次年广州被清军攻陷,屈大均随父返番禺并正式认祖改姓屈。屈大均性好游历,曾北游京师、周览辽东、西涉山陕,与顾炎武、朱彝尊、毛奇龄等都有往来,与同时代的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因其出生于民族矛盾相当尖锐的明清交际之时,在周边大环境的影响下,屈大均有着极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反清思想。公元1649年屈大均于广东肇庆投奔南明朱由榔政权,并上“中兴六大典书”,被大学士王化澄所推荐。但是在1650年3月由于清兵攻打广州,朱由榔政权从广东肇庆逃至广西梧州,屈大均一度丧失理想曾短期遁入佛门,而后还俗,结识了同样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浙江著名学者朱彝尊,1657年屈大均北游江浙与朱门弟子有深入来往。1665年11月屈大均又西上与顾炎武等名士商讨反清事宜。1667年北上京师,1669年携家眷返回番禺。1673年参加三藩之乱,在广西孙延龄部下任“监军”一职,不久后又以不合为由辞职,之后隐居不仕,直到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与世长辞。

(二)《广东新语》的主要内容

《广东新语》一书共二十八卷,约四十四万余字,是记载广东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风俗、民情和杂记等内容的地方史著作,之所以称作《新语》,屈大均于书中自序写到:“吾于广东通志,略其旧而新是详,旧十三而新十七,故曰新语。国语为春秋外传,世说为旧说外史,是书则广东之外志也。”其中所指的《广东通志》是于万历三十年由郭棐纂修,该志只有二十卷,到《新语》成书时已经七十多年,存书量少并且多有缺失,所以屈大均编著的《广东新语》是为补《万历广东通志》的不足。《广东新语》卷一至五为天、地、山、水、石五语,分别记载广东的气候、地形山貌、湖泊泉池、名胜古迹和诸山石质优劣。卷六至九为神、人、女、事四语,分别记广东民间传说和神话、历代名人、孝女烈妇、民间风俗等。卷十至十三为学、文、诗、艺四语,记广东理学名人、诗文大家及其著作、书画印章等。卷十四至十六为食、货、器三语,记稻麦豆茶油盐、金银铜铁珠玉和刀剑钟鼓战车等。卷十七至十九为宫、舟、坟三语,记广东台馆祠庙园林、船舶战舰、陵墓冢塔等。卷二十至二十四为禽、兽、鳞、介、虫五语,记广东各种动物杂类。卷二十五至二十七为木、香、草三语,记广东花木、香料、花草等。卷二十八怪语,记神怪报应。辑录有关资料并各以类相归,虽有鬼神玄怪之说,但大部分有参有据。

(三)屈大均与肇庆的渊源

肇庆古称“端州”,曾为两广总督府所在地,使得肇庆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其地位跃居省城广州之上。在明朝灭亡后,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原兵部尚书李永茂等一大批文臣武将拥立下,朱由榔监国(指代理朝政)于肇庆,后朱由榔等人为“速正大位,以系人心”,在肇庆登基,建立南明在广东的第二个政权,以丽谯楼为行宫,年号“永历”。1649年,屈大均投靠朱由榔政权,并在肇庆任职,在这段期间屈大均于肇庆游历并记录下肇庆的风土人情,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多有记载,并且在《端州访研歌和诸公》中写到:“年来巖底采无馀,鬼斧神工多得髓。”表达出自己对古端州肇庆的溢美之词。

二、《广东新语》中的肇庆文化

(一)肇庆的有形文化

拥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之称的鼎湖山位于肇庆城区东北,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也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在《广东新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鼎湖者,端州镇山,去郡四十里。从羚羊峡望之,紫翠滴沥。”“百余丈不得其底,旁通干穴,可达七星岩水洞。”文中所提及的“白云寺”为公元676年,高僧惠能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所建,之后高僧云集,环山建起三十六处庙宇,慕名而来朝拜的香客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有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次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寺奉作主持,并重新修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至清代,庆云寺的规模越来越大,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和潮州开元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寺内文物古迹甚丰,佛教文化浓郁,素有“禪、净、律三宗俱善”之盛名,寺里香火历久不衰。

上文中又提及“七星岩”,现在的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在《新语》有如下记载:“七星岩,在沥湖中,去肇庆城北六里。一曰冈台山,一曰员屋,七峰两两离立,不相连属。二十余里间,若贯珠引绳,璇玑回转,盖帝车之精所成,而沥湖则云汉之余液也。玉屏居七峰之东,是象玉衡,或以七峰纯作金形,上应西方白虎七宿。予谓《易》称效法谓坤》天有七星以为象,则地有七峰以为法。” “二里为七星岩,端州之山,近而易登者无若七星岩。平地自起小峦,白石如雪,一名玉屏,雨之所淋,黑若点漆。树自石壁挺出,根无所著,而冬夏深翠自固。虽名七星,然大小不齐约八九峦,高者百仞。北海李邕镌记石壁,风雨剥落,犹可辨识。有洞有泉,却暑避喧,允为佳胜。”文中描述了七星岩的传说与景观风貌,并提及“摩崖石刻”,现今的七星岩摩崖石刻共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文中的“李北海”所写的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有着极高的文化保护价值。

肇庆是中国著名的“砚都”, 在《新语》一书中,用大篇幅描述了“端石”的开采地、砚石的外观特点与磨砚技艺,并提及“羚羊峡西北岸,有村曰黄冈,居民五百余家,以石为生。”拥有制造端砚手艺的文化聚落,由此可以知道端砚之所以名贵,并不仅仅因为砚石细腻、纯净,所制端砚可“呵气研墨”,还与其开采、制作的不易有关。一方端砚的问世,要经过从勘测、挖掘、开凿、输送、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等十多种艰辛而繁密的工序。采集砚石无法机械化运转,只能用手工操作。“水岩未开,皆于七星岩北将军岭之下,名为将军坑者取石。其石色黑无眼,质亦粗,至今黄冈砚估尚取之。然诸坑石皆易取,惟水岩积水渊渟,非具大力者不能取。取必于冬始,于春终。天寒江落,峡水浅,乃可列炬而入,杓泉而出,金钱之费虽不赀,然得佳石无几。”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摸着石脉脉络,沿着走向向深处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掘出来的砚石如果有三、四成可用,已经非常难得了。坑道方向向下倾斜、曲折,采掘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方仅容一人匍匐前行,“不可以人力强求”。

广东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汉族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东,以茶相待已经成为汉族民间的一种文化礼节,如有客人到访,主人第一件事就是敬上一杯“茶”,第一句话便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好客、友好、礼貌。广东茶文化由来已久,在《新语》中写到:“端州白云山,其上有湖,僧于巖际种茶,岁收石许,烹之作素馨花气,味甘淡而滑,称鼎湖茶,然不能恒得。”这里便提到了“鼎湖茶”,也是构成广东茶文化的一部分。从《新语》记载:“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可以得知,广东种茶自唐始,又于明清之际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肇庆的无形文化

在《广东新语》记载的诸多文化中,无形文化作为一种显著的突出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存在着,其中就有诸多肇庆无形文化的描写阐述。

在肇庆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傜族为主,在《广东新语》中记载了罗旁傜、德庆榃傜。罗旁傜为两广地区“寇之剧者”。“傜每出劫人,挟单竹三竿,炙以桐油,涉江则编合为筏,所向轻疾。号为五花贼。”居于深山,以山险为掩护与官府为敌。屈大均载“傜故多妖术”:“傜每夜隔江呼石将军,石应,则出劫无患,不应则否。将军陈璘以此石为贼响哨妖甚,烧夷石顶,有鲜血迸流,其怪遂绝。盖鬼物之所凭焉。”傜人每晚都要向“石将军”祈祷,陈将军发现秘密后用火烧石顶,竟有鲜血流出,这则记载可见傜人对灵石的崇拜。在罗旁傜中,傜人妇女“皆着黑裙,裙脚以白粉绘画,作花卉水波纹”。傜人婚俗也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罗旁、西宁、东安地区的傜人,“欲娶妇,入山见樵采女,辄夺其衫带以归,度己之衫带长短相等。”而东粤傜人与西粤傜人娶亲又有所不同,屈大均记载:“傜人以十月祭都贝大王,男女连裾而舞,谓之踏傜。相悦则男腾跃跳踊,背女而去,此西粤之傜俗也。”西粤的傜人在祭祀都贝大王时青年男女连接衣摆,一起舞蹈,如果有男子相中某个姑娘,就要跳跃着把姑娘背走。这些不同的娶亲方式,在《广东新语》中都有翔实记录,互为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在肇庆德庆地区榃苗,“榃傜山、榃翁山,皆熟傜所居。傜曰榃傜,傜之长曰榃翁也”。榃傜认为马力多善于奔走,所以多以马给人命名,这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对于自然界动物所具有超乎人类自身能力的一种崇拜,通过模仿巫术和图腾使得自己与崇拜的动物有着相同的能力,榃傜的马崇拜就是此类。

同样在肇庆地区,有以船为家的居民,历史上称之为“蛋民”,《广东新语》中记载:“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以其性凶善盗,多为水乡祸患。”其中将蛋民描写为“蛋家贼”:“ 蛋家本鲸鲵之族,其性嗜杀。彼其大艟小艑出没波涛。江海之水道多歧,而罟朋之分合不测,又与水陆诸凶渠。相为连结。”到元末,广东蛋民起义被镇压,高要蛋民亦被镇压,蛋民万人被收编为广东水军。元代开始设置河伯所对渔课进行征收,至明代,朱元璋将它发展成为一套严密的渔政制度,兼有向蛋民征收渔课的经济职能和管理蛋民的政治职能。“而蛋人则编以甲册,假以水利,每十艇为一队,十队为一长,画川使守,略仿洪武初以蛋人为水军之制。择其二三智勇者,为之大长,授以一官,俾得以军律治其族,与哨船诸总,相为羽翼。又使诸县富民,仍得朋造乌槽、横江二船,专业渔盐。有警则船人皆兵,分班守直。”

除了所记的傜族文化、蛋民文化外,在《广东新语》中还反映出了肇庆的包公文化:包公任端州知府时,因为城中居民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导致瘟疫、疾病经常发生,所以包拯发动群众在城区开凿七口水井。居民们便将这七口水井称为“包公井”。“孝肃此举。端之人至今受福,大矣哉。君子为政,能养斯民于千载,用之不穷。不过一井之为功,亦何所惮而不为乎。《易》曰。君子以劳民劝相。言凿井之不可缓也。”

三、《广东新语》对肇庆文化史研究的作用

《广东新语》不仅记载了汉族的民俗文化,还有各个少数民族如傜、畲、黎、僮、蛋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在肇庆的傜族文化于肇庆的无形文化中有所阐述。此外,《广东新语》还保存了许多民谣、民谚,如卷一《天语·风》谚曰:“南风尾,北风头。”“半北半南三二月,南风过夜必端阳。”“潮长风起,潮平风止。风与潮生,潮与风死。”等等。另有卷十二《诗语·粤歌》中记载婚礼时为了多得糖梅而唱歌,还有子夜竹枝、竹叶歌等种类繁多的粤歌,皆为研究文化史提供了素材。

纵观全书,屈大均用他扎实的典籍基础和丰富经验来展现广东地方民俗,不仅介绍了丰富的风土人情,还对于肇庆乃至广东各个地区的文化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如客人没有喝尽酒就被半路杀害,屈大均认为此俗十分凶暴。并且在书中收集大量民歌民谣以及民谚,自己也作诗颇多,这在内容上丰富了地方志,并且有着文学化的塑造,这在一般方志中是难得的,可见屈大均在收集素材方面和撰写方面的用心颇深。

由此,联系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来看,目前对屈大均和《广东新语》的讨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还不够充分深入,在研究领域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扩展,而在肇庆文化的研究方面也是较为局限,因此通过史书文集来研究肇庆文化所带来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这些研究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4第一版,1997.12第二版.

[2]姜小平,翁山先生.屈姓情结[A]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193.

[3]覃召文.寻根的心迹——论屈大均[J].文学遗产,1995,(06):88-94.

[4]李默.读屈大均《广东新语》[J].广东社会科学,1997,(05).

[5]屈大均.广东新语[M].潘次耕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冼剑民,关汉华.试论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杰出贡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10):4-18.

[7]关汉华,冼剑民.屈大均及其史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04):2-19.

[8]曾昭璇,曾宪珊.中国清初杰出地理学者屈大均——论《广东新语》对自然地理学的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02).

[9]司徒尚纪.中国地理学史上被湮灭了的屈大均其人其书[J].热带地理,1994,(03):1-14.

[10]李建华.多面人生——屈大均的人格内涵[J].岭南文史,2002,(01).

[11]姜小平.翁山先生的“屈姓”情结[A].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193.

[12]黄明同.屈大均与岭南商品经济——读《广东新语》随感[A].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453-462.

[13]黄世瑞.浅论《新语》中的科技[A].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582-595.

[14]梁志成.论屈大均[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

[15]林举英.屈大均杂体诗初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02):30-35.

[16]李勤德.《新语》、《世说新语》与《广东新语》[A].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四)[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394.

[17]何洁.雷州雷神信仰研究——兼论《广东新语》与屈大均民俗学史地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8]刘利平.两广总督府驻肇庆史事三题[J].肇庆学院学报, 2013,(11):34-6.

[19]顾诚.南明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14.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