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蕴深远,《竹叶》赏析

2018-03-19李鑫

大观 2018年2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竹叶

李鑫

摘 要:文章主要是对川端康成《竹叶》这一作品进行解读,揭示文章主人公秋子的悲惨命运与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川端康成;传统美学;竹叶

《竹叶》一文是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短篇作品,小说短小精悍,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充分展现出来,还给读者传达出来极为深远的意境。文章主要描绘了一个饱受命运摧残却仍善良乐观坚强的女子形象,表面上是在描写残疾的女主人公秋子的故事,其实作者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与秋子一样的人,饱受命运摧残的那一类人。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将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一、川端康成及作品《竹叶》的简介与层次分析

(一)川端康成与作品《竹叶》的简介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在日本的文学界属于泰斗级人物,其主要代表作品有 《伊豆的舞女》《雪国》和短篇小说《竹叶》。川端康成也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川端康成一生中获得了无数的奖项,日本政府也授予他文化勋章,川端康成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的文化功臣,可见他对日本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川端康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自杀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在1972年,这位伟大的艺术家选择了口含煤气管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并没有留下只字片语。

《竹叶》主要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秋子是一名脚有残疾的人,在战争结束后却并没有等回自己的未婚夫,而未婚夫的母亲带着未婚夫的弟弟前来拜访,秋子便带着未婚夫的弟弟去河边玩耍,给未婚夫的弟弟做了一些竹叶舟,将这些竹叶舟放在了水中,看着竹叶舟顺流而下,后来未婚夫的母亲便领着弟弟走了,秋子则是去看了邻居新盖的房子,猜测着居住的会是谁。故事至此就完结了,将故事翻译成中文也就短短的一千字,但是川端康成却用这短短的一千字向我们展示了内心善良的秋子的悲惨故事,耐人寻味。

(二)作品《竹叶》的层次分析

川端康成的这篇作品并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去对秋子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而是将笔墨都放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上,连人物的对话在文中都少得可怜。这样更能体现出人物的苦楚,因为平时最直白表现人物苦楚的方式就是大量的对白与心理活动的刻画,但是作者并没有选取这种最常见的人物刻画方法,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独特的描写方式来展现主人公的悲凉。川端康成选择的季节是落叶萧瑟的秋天,本来秋天就是一个伤感的季节,万物凋零,树叶随秋风飘落,因此作者将写作背景选在秋季,也是别有一番用意的。文章的主人公秋子与未婚夫的弟弟在河边玩耍,而未婚夫的妈妈在与秋子的爸爸交谈。文章通篇并没有描述未婚夫的妈妈在与秋子的爸爸交谈的内容是什么,而是大量描写秋子与未婚夫弟弟在玩耍,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留下悬念,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同时也使文章更切合主题。因为秋子的左脚有病,走路不便,对于秋子来说她是没有资格参与这些交流的,秋子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孤独的。文章是以未婚夫的弟弟玩竹叶作为开端,因此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文章的第一个层次,秋子与未婚夫的弟弟是将竹叶放在水桶中玩耍的,文章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船,你喜歡吗?”这句话暗指竹叶在水桶中的空间有限。秋子之所以选择去院子里,正是因为她觉得未婚夫的妈妈想和爸爸单独聊聊,这个举动恰好表现出秋子是一个懂事且内心善良的姑娘,同时也体现出秋子内心的敏感。当未婚夫的弟弟在水桶里玩竹叶的时候,作者在此时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他的未婚夫还没有回来”,读到此处,大多数的读者以为这仅仅是作者在交代背景,但是将文章继续研读下去,不难发现这句话不仅在交代故事的背景,更多的是为文章后面的发展做铺垫,揭示了主人公秋子的悲惨命运。

文章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描写秋子与未婚夫的弟弟在河边玩竹叶的时候,他们为了让竹叶永不停止,秋子就站在石头上将竹叶一片片的扔到河里去。在此处,作者描写秋子站在石头上并不是只有表面的意思,作者还蕴含了更深层的含义,站在石头上预示了秋子的人物追求。在描写秋子与未婚夫的弟弟玩耍的时候,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秋子的左脚有毛病。秋子的左脚不能走稍远一点的路,但是因为这个男孩是未婚夫的弟弟,因此即使秋子比任何时候都卖力,即使脚上起了大大的水泡,秋子依旧忍着痛苦与小男孩的弟弟在奔跑与玩耍,追随着河面上的竹叶不停地奔跑,此处更能体现秋子的追求,更是秋子对现实的抗争。但是秋子的抗争是毫无作用的,秋子的力量是弱小的,她没有办法与现实的无奈做抗争。“面前是一条小溪,上面浮动着杂草,两三片竹叶被勾住了”,对于竹叶跟随着水流飘动的场景,作者详尽地刻画出来,在此处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此刻的竹叶并不仅仅是竹叶,更多的是秋子的化身,秋子犹如这个竹叶一般渺小却又卑微,还遭遇了重重的困境,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都能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却富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主人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但却遭受着现实一遍又一遍的打击,体现了人物悲凉的氛围。

二、《竹叶》故事主题探索及情感表达

《竹叶》的故事主人公秋子在小的时候曾经患过小儿麻痹症,因此左脚落下了残疾。秋子原本是想独自一人安静地过完一生的,但是不曾想到在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她竟然订婚了,从此为了未婚夫,秋子不得不尽量地去改善自己身体缺陷,左脚没法着地就用左脚跟着地去走路。在战争失败后,秋子的未婚夫并没有回来,所以秋子已经停止练习用左脚跟走路的习惯了,因为秋子的内心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未婚夫不会再回来了,认为没有练习下去的必要了。但是在未婚夫弟弟的面前,她却下意识地用左脚跟来走路,即使用左脚跟走路使秋子的脚起了水泡,留了疤,她也依旧选择这么走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不难发现即使秋子的未婚夫没有回来,秋子依旧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面对未婚夫的弟弟,可以看出未婚夫在秋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未婚夫弟弟的出现,唤醒了秋子沉睡的冬眠的心,秋子对自己不能着地的左脚重新重视起来,重新让秋子燃起锻炼欲望,也是秋子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不知道未婚夫母亲的到来所为何事,但是也同样增加了秋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在文中,用这么一句话来描写未婚夫的弟弟,“孩子的脖颈深凹处很像秋子的未婚夫”,这句话并不只单单的在形容秋子未婚夫弟弟,更多的是想要表达秋子的内心,表达她对未婚夫强烈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说明了秋子对未婚夫母亲到来一事的猜忌。秋子不知道未婚夫的母亲此次前来是为了解除婚约还是来宣告儿子战死沙场的消息,对于这些,秋子并不清楚。在与未婚夫弟弟一起玩竹叶舟的时候,竹叶舟更多的是在充当一个媒介,一个拉近与未婚夫弟弟关系的媒介。未婚夫弟弟的到来激起了秋子内心深处柔软的情愫,但却并不能带给秋子一丝一毫实质上的安慰,秋子想要见到未婚夫的愿望难以实现。

但是秋子并不是一个只会沉浸在幻想中的女子,她很快从未婚夫弟弟带给她的幻想中走出来。同时秋子的人物形象是懂事并且心地善良的,因此她并没有向父亲询问未婚夫母亲的来意,也没有询问关于未婚夫的情况,也许对于秋子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或许是秋子心里早已知晓了一切。秋子随后去看了邻居家新修盖的房子,但是邻居家的房子不管从哪个方面去看都会显得很怪异,秋子觉得房子并不好看,甚至还有一点不雅观。秋子关注邻居家新修改的房子可能是想将自己从未婚夫的悲痛消息中转移出来,想要使自己的思绪平复下来,但是作者的意图却是将读者的注意力拉回了现实中。秋子之所以能够有心情去评论邻居家的房子,就证明秋子已经将这一切看开了,在经历感情的大起大落之后,秋子还能够平静地去面对,“不管发生了什么,日子总得一天天过下去”。

三、《竹叶》的文学情调与意蕴分析

风雅是日本文学中一种重要的形态,有别于我国诗经中的风雅,这里的风雅主要指的是人的意识中感受的美。川端康成筆下的人物多数是凄苦的,但是作者从来都不是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人物,渲染她的凄苦,作者通常都是简单地去描写,更多的是让读者去感受。《竹叶》中描写人物凄惨之处是少之又少,但是为什么读者在读起来的时候会对主人公秋子感到深深的同情呢?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用其他方面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

川端康成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会将文中人物的情感与自然结合起来,呈现出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超俗文风。在《竹叶》中,作者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为秋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秋天本身就自带悲伤的氛围,另一种是想要将秋天与秋子结合起来,秋天是悲伤的、萧瑟的,文中的秋子也同样如此,因此秋子就是秋天,秋天就是秋子。这就是将人物与自然风光充分结合,从而奠定文章悲伤、落寞的基本格调,传达给读者秋子虽然经历了悲伤的事情,但是她敢于面对现实的从容态度。

《竹叶》的开篇主要描写了秋子在河边陪未婚夫的弟弟玩耍的场景,给读者带去无比温馨的氛围,但是随着一句“战争已经结束了,然而未婚夫却没有回来”打破了温馨的场景,将秋子心底的忐忑与不安描述得淋漓尽致。文中对于竹叶舟的描写与既定事实的描写是相互穿插的,这类方法与电影剪辑中的交叉蒙太奇手法是一样的。文中对于秋子的整个内心活动的描写都是随着河面上飘动的竹叶舟的变化而变化的,竹叶舟前进方向受阻,此时秋子的内心也有一定的变化,竹叶舟顺流而下,此时的秋子在看邻居家的新房并对此作出评论,说明秋子已经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因此竹叶舟与秋子的心理变化是相互交织并不断变化的。

在文章的最后,即使秋子知道婚约可能被解除,未婚夫不会回来了,即便是这样,秋子也没有大哭大闹,也没有去询问父亲,而是去欣赏邻居家的房子,并对此作出评论。看似此刻的秋子是无比平静的,表面上看不出一丝的波澜,但是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在秋子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是秋子对命运不公的忍耐,她知道自己无法与命运抗衡,唯有隐忍。文章从头至尾都没有描述秋子与家人交谈的画面,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秋子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环境外的人物,这样的描写使秋子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同时给读者传达出来十分悲怆的意境,使文章整体处于悲凉、哀伤的氛围之中。而秋子能够从解除婚约和未婚夫不归的悲伤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现实,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无论发生了什么,都需要坚强地面对。

参考文献:

[1]严光.川端康成《竹叶舟》主题及意象渊源之辨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06):22-27.

[2]安芳君.览微水深澜 意蕴深远——川端康成《竹叶》赏析[J].语文月刊,2012,(10):89-90.

[3]杨经建.东方的“忧郁”:川端康成与20世纪中国文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10,(03):154-161.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竹叶
赢在账单里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人生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Wow,What’s This
川端康成:像个孩童爬上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