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2018-03-19郑颖莉
郑颖莉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内蒙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存在诸如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旅游项目污染、社会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73
乡村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理念提出的乡村旅游活动,生态环境是基础,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重开发、重效益,而忽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而不匀,风沙大,寒暑气候变化剧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沙化、盐渍化、砾石化、沙丘活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达到1730万公顷。全区草原开垦十分严重,草原面积迅速减少,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展,森林质量逐步下降,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要想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1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11生活垃圾污染
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再加上游客丢弃的塑料袋、饮料瓶等物品,扔弃的餐饮垃圾比比皆是。农村的垃圾处理能力很有限,缺少生活垃圾收运清理设施,没有具体的垃圾安置与处置场所,因此,造成了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随处堆放、垃圾遍地的现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12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不断加大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力度,生活用水量在逐步增加,排出污水污染浓度也在增加,但是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没有完整的排污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就排入河道、池塘或湖泊,造成农村内河或湖泊的水质污染,甚至汇入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
13畜禽粪便污染
养殖业是内蒙古地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到传统畜禽养殖观念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饮食需求的影响,畜禽、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产生的粪便没有合理的处理措施,大量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在露天环境中,再经过雨水冲刷,流向村庄,既污染了空气环境又对地表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14旅游项目污染
有些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者只追求眼前利益,过度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树木,修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建筑,随意开辟土地摆设摊点,甚至占用土地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有些野炊、篝火等旅游项目产生燃烧废弃物的污染,有些以油为燃料的游船造成水体有毒物质聚集。另外,还存在汽车碾压、噪声、尾气,游客随意采摘、践踏农田和草地,造成植物损伤、土壤板结等问题。
15农作物剩余及焚烧的污染
2015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820万亩,农作物大量种植,秸秆得不到合理处理,被堆垛在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造成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每到秋收季节,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释放出大量的浓烟和气体,增加了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
16社会环境污染
有些经营管理者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或盲目效仿,或商业包装过浓,或流于形式,丧失了当地文化的本土特色,影响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甚至扭曲了淳朴的民风民俗。
17工农业生产活动影响
无计划、不合理的伐木、采石、抽水、放牧对乡村原始生态破坏严重。滥用化肥、农药、催熟剂、保鲜剂等造成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
另外,农牧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注重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游客综合素质不高,随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现象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2保护乡村生态旅游环境的措施
21采取措施,处理污水和生活垃圾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管,贯彻执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水质监测,引导村民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景区内水上交通和娱乐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电能、光能、风能等能源。落实“培育发展农村牧区垃圾污水治理市场主体实施方案”和“农村牧区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技术指导。
在景点景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在农村牧区设置垃圾清运点,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安排专门的垃圾清运人员,对无污染、可腐化的垃圾就地掩埋。在远离景区的地方设置垃圾处理厂和废品回收站,设置垃圾转运站,安排专门的卫生保洁人员,对有用的垃圾要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材料化。建设沼气池,解决农村燃料问题,遏制乱砍滥伐现象的出现。
22制订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划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根据内蒙古自治區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对景区内新建项目要进行环境评估与检测,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乡村旅游规划中合理布局各功能区,进行绿色景观建设,例如,在交通路线两侧和停车场四周植树造林,建立隔音带,合理规划景区内的绿地分布等。为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禁止或限制汽车出入数量,规划乡村生态旅游带,禁止游客随意采摘、践踏农田和草地。
2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力度
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有线广播、网络、微信等,进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农牧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景点景区内树立警示牌、宣传画、挂宣传条幅,在主要交通路口和生态示范点设立环保宣传牌,激发当地村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邀请有关专家和环保部门领导给农牧民作环保知识讲座,邀请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开展专门的培训,普及水土保持、植树种草、生态农业、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等生态环保理念。结合相关节日,开展植树活动,或进行节约用水、保护土地资源的知识竞赛等,引导广大农牧民充分参与环境保护。
24注重挖掘本土文化特色
对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加强监督和指导,挖掘本土文化特色,体现原汁原味的特点,尊重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注重乡村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培养当地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管理者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旅游经营管理者的服务、管理意识,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从自身做起,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25进行技术创新,推广生态农业
鼓励开展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如将炉渣等工业废渣转售给砖厂作原料,实现废物材料化。推广温室大棚等实用技术。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增加耕地消纳量,利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生产新型燃料,进行技术创新,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秸秆,生产生物菌肥,推广氨化饲料和青贮处理喂养牲畜,把养殖、种植与农牧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牧民受益。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推广高效、低残留、低毒的生物农药和绿色有机化肥。积极引进新技术,保护土壤环境,控制地下水抽取量,控制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张自学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受破坏原因[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0(2).
[2]段景春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16-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