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雕漆
2018-03-19穆宁
穆宁
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体表面一遍遍的髹涂,再用刻刀在堆起的漆层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北京地区一般一天只能光漆一层,厚度1毫米的漆层,需要光漆20层左右。北京雕漆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始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黄大成所著的《髹饰录》是我国古代漆器的经典著作。
2017岁末,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其作品一改传统雕漆以山水、花卉等为主的风格,将神采飞扬的人物作为作品的主角,她的设计水平高超,雕刻技法精湛,刀法细腻流畅,达到了运刀如笔、得心应手的境界。殷老师非常亲切随和,70岁的她仍然每天雕刻,醉心于她挚爱的雕漆世界里,从她与雕漆相伴的五十年里,可以看到努力、坚韧、持之以恒,也可以感受到她肩上的责任、传承的力量,以及时时刻刻流露出的她对雕漆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阴差阳错踏入雕漆行
殷秀云,1947年生于北京,受画画的姐姐、表哥影响,她自幼喜欢美术。父亲在她读初二的时候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了,成绩优异的殷秀云读大学的希望变得渺茫了。“对于工艺美术的喜欢缘于小学二年级时看到的一部象牙雕刻宣传片,当时就想,如果我的一生能从事这项工作,该有多幸福。虽然班主任劝说我继续考大学,可我觉得不能再给家里增加负担了。当时工艺美校是半工半读,免学费,也不用交生活费。”殷秀云慢条斯理地向记者讲述着。
1963年,殷秀云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象牙雕刻专业学习,大家天天画画,经常去动物园、北海写生,殷秀云很享受那段时光,现在说起来仍难掩心中的喜悦。由于赶上了“文革”,多学了一年后毕业,通过五年的学习,她掌握了象牙雕刻的设计及制作技艺。
“1968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当时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整个工美行业最好的厂,而且厂里有象牙雕刻车间。谁知去上班时,我却被分配到雕漆车间,心里特别受不了。当时非常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后来挺委屈地进入了雕漆车间。当时的师傅像孙茂同、朱文林、董茂林、刘文瑞等都特别好,他们说你可以把象牙雕刻的技艺用到雕漆上来,雕漆的人物都比较简单,师傅鼓励我,对雕漆人物进行改进。”殷秀云说。
整理好情绪的殷秀云,拿出自己不服输的韧劲开始钻研。进厂后在练习雕漆技艺的同时,她几乎每天画素描、临摹经典画作,下班后就去北京饭店、北京站画速写,再乘末班车返回宿舍,回来后还经常画到一两点钟。殷秀云设计的第一件雕漆作品《赶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美。从那时起她放下心中的芥蒂,和雕漆的感情逐渐加深。单位组织到山西平遥双林寺,太原晋祠,大同善化寺、华严寺、云冈石窟,重庆大足石刻等地写生,殷秀云和同事都是带着一摞一摞的画稿回来。她追求完美,追求极致,回想起来都觉得没有辜负自己的时光。
在工艺美术厂的25年,殷秀云一直没脱离生产制作,她做出了一批适销对路、口碑很好的作品。1993年,工艺美术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厂里把雕漆撤掉了,她在景泰蓝车间做了三年的壁画设计。离开工艺美术厂后,殷秀云去通州区漷县镇的一家雕漆外贸厂做总工,当时工厂非常困难,为了与厂子共渡难关有时她主动不要工资。当时从家到工厂,单趟需要换乘5次公交,这样风雨无阻坚持了19年。
2007年,殷秀云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雕漆佳作层出不穷
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殷秀云的作品在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牙型摆件》获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仕女人物海棠瓶》获北京第一届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铜奖;《红楼人物福美瓶》获北京第二届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银奖,现收藏于国家发改委;《文殊菩萨圆盘》获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真品文化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现收藏于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十八罗汉圆盘》获2008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八仙过海圆盘》2009年入选《中国手工》“最美的中国”工艺精品。
1998~2005年,殷秀云给台湾省高雄市清凉山妙崇寺三个大殿做了600平方米的景泰蓝壁画作品,她独自完成全部设计,效果非常宏伟壮观。
2007年,为了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工美集团找到殷秀云,希望她能出一件重器。殷秀云对记者说:“《鼎盛中华》大鼎,高1.33米,宽1.1米,器型太大,做起来难度极大。仅设计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期间还有些方案推翻重来。我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去国家博物馆测量了后母戊鼎的尺寸,当时还找遍了所有关于参加开国大典的伟人的书籍。这件作品中,最近的朱德头像2.2厘米大,最远的高岗头像只有1厘米大,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把人物刻像了,难度非常大。漆是软的,刀尖稍微一碰,漆就掉了,不能回填。雕刻时需要一刀到底,要非常有把握,行话说‘出刀无悔倒是真的。这是我的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让我终生难忘,当时压力特别大,专家团队二十多人包括工美集团的领导、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都认为这件作品不可能完成。虽然是自己坚持要做的,但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还是会想干嘛给自己找这么大的麻烦呢。可是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成做好。”雕漆大鼎《鼎盛中华》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工艺美术珍品,现存放于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下沉花园。
濒危雕漆的未来十年
殷秀云经历了雕漆行业的起起落落,她非常担忧雕漆的未来,她说:“目前来讲,雕漆是北京工艺美术类从业人员最少的,加上光漆、磨活的工人,总共不超过100人,其中超过50%是50岁以上的,50岁以下的不足50%,很多人到了60岁就做不了了。我觉得再过十年左右,雕漆的窘境就会显现出来。根据雕漆整个市场的情况,不足以带动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我真担心,这不到50个年轻人,十年后是否可以坚持干下去。到时候,老师傅不干了,有些技艺不一定能传承下来。从业者中大部分是只会做,不会设计。目前工艺美术行业和院校合作是一种趋势,将来有可能通过学校里愿意为传统工艺美术尽自己一份力的人,在了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做一些设计。我带的研究生,学校开了工艺美术的课,进入到雕漆行业,通过实习,他们掌握了一部分技艺,能够支撑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很多人毕业后就去从事其他工作了。如果他们能有决心,利用自己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充分把握当前的消费需求,真真正正在雕漆行业里,创作出有当代文化的作品,我觉得也不错。”
采访结束时,殷秀云对记者说:“我覺得最满足的是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把爱好和工作结合了起来,这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熟悉雕漆,对雕漆有感情。从工作变为了爱好,雕漆已经是我精神的一部分,有了雕漆,生活很充实。当心情不好时,我雕刻一会,心情就疏朗起来。”她接着说,“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思维,有能表达的思想,具备主导自己的能力,就是个好匠人。我做的时间久了,做出了一些成绩,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