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研究

2018-03-19李文姣程芳芳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公众参与困境

李文姣 程芳芳

【摘 要】 欲破除目前雾霾治理的困境,必须建立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其路径是:加强政府的引领和推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权利;加大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知情环境现状;大力鼓励、支持环保组织参与雾霾治理;学校教育与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有效结合。

【关键词】 雾霾治理;公众参与;协同机制;困境;路径

目前雾霾治理问题益愈发严重。使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全国各省份的平均雾霾天数也陆续打破其半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推进雾霾治理,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实现新时代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是“多维一体”的复合机制,不仅仅包括法律手段、政府指导手段、经济手段,更重要的就是多方位的协同推进。新时代下,只有实现好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维护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发展好美丽中国这一广阔愿景。

一、雾霾及雾霾治理的困境

近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伴随着不仅仅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有环境日益恶化及大气污染指数也在不断上升。早在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就印发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计划中提到:“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计划中进一步要求:“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1]基于此,雾霾治理问题就值得深入研究。

1、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雾霾的定义,可以明显的把雾霾的产生分为两个部分: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

一是气候因素。中国气候中心通过分析指出,中国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秋季九月初,中国一些中东地区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由于冷空气少且强度不大地表面风速不大,水汽容易积累在地层,从而出现雾霾天气。此外,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暖湿气流强度很大,把印度洋西南地区的暖湿流带到中国中东部地区,使中东部地区空气湿度变大,产生地层逆温现象,从而频繁出现雾霾天气。[2]

二是人为因素。雾霾成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天气污染的最重要的因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化学工厂的废气排放、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等都是雾霾产生的因素。现代化的城市的建设,人口的集聚,但经济的发展并不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雾霾治理的困境

近几年,雾霾问题的不断加剧,雾霾治理的问题也逐渐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但是雾霾治理却并没有太大的成效,以下三点是雾霾治理成效差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在下一工作阶段需要注意的:

第一,政府政策未落到实处。政府近些年对雾霾方面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下设部门对政策的执行不到位,导致雾霾治理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下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到互相监督,更要把对雾霾的治理从细节处做起。只有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才能保证在大政方针上不出错。

第二,企业对污染物的处理不到位。企业在近些年来对环境的污染在不断的减少,但是仍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最重要的就是对污染物的处理方面,排污系统的废水处理、煤炭燃烧的废渣处理都是对污染物处理不到位的表现。

第三,公众参与度低。把公众参与度放到最后一位,说明了其重要性。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对政府的监督都是很重要的,可是现阶段的公众参与低的问题值得关注,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如何把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困境分析清楚,就能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公众参与的问题。

二、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困境

1、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第一原动力”。公众是大气污染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的监督,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都能形成巨大的压力。正如学者说的,“第一原动力”就是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的颁布,不仅仅约束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更是给了公众最直接的监管权力,可以事无巨细的去检查政府的工作。[3]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监督,政府的官员的渎职、企业对污染治理的治理不到位、甚至是政府与企业的勾结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一份力,真正参与到雾霾治理的每一步,才可以实现“美丽中国”的构想。

2、公众参与的困境

在我国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府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就导致现在的公众参与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经分析,我国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第一,政府的对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高;第二,关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度不够细致和完善;第三,环保指数信息公开度较低;第四,对民间环保组织的引导不够;第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结合的形式较少。这五点是阻碍我国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关键因素。

三、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路径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何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落实好雾霾治理的工作,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推行“多维一体”的雾霾治理方案,真正实现好“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关于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路径分析:

1、加强政府的引领和推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政府作为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其必须具备的就是保护公众的各项权益,发挥主心骨的力量。在雾霾治理这一大事上,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政府职能社会化。不仅仅是加强政府的引领和推動,在大政方针上给予指导,更重要的就是把公众参与放在下一步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公众参与度的提高会使雾霾治理的工作得到广泛关注,而不只是停留在政策表面,只有落实到位,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开通民声信箱、献策论坛等方式来听取公众意见,使公众真正的参与到其中,从而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2、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权利

健全关于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制度是实现雾霾有效治理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细化法律中关于污染企业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及处罚力度。只有真正的把责任和义务落实到法律法规中,才会实现有法可依的环境治理方案。我国公民具有言论的政治自由及公众参与的权利。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不仅仅是对污染企业等违法行为的约束,更是对公众参与权利的保障。转变环保立法观念,立法应从二元论观点到一元论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列为平行到坚持环境保护优先论贯彻到每一部法律的修改和制定中。温泉提到的由二元论到一元论的观点,是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健全环境立法的关键性就是从源头杜绝并从最终环节有法律的约束。[4]公众参与权利在法律中的规范,是我们国家法律不断健全的表现。在下一阶段的立法中,不仅要强调环境立法的重要性,更要保证公众参与在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力。

3、加大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知情环境现状

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的信息都很大程度上达到透明化。政府的开销、企业的盈余都开始像大众公布数据,正是因為这样,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更好的行使。环境的恶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环境治理更不会一蹴而就。公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监督者更是保卫者。这就要求政府保证对环境问题的公开度,公开后公众才可以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公众有了知情权才可以正确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真正的保障公众的权益,而并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内容。信息公开平台的建立,也是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重要一环。定期发布环境污染指数、定期汇报总结环境治理情况、开听证会听取各行各界公众对环境治理的意见等。只有不断地实现环境数据的透明化,才可以真正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4、大力鼓励、支持环保组织参与雾霾治理

雾霾治理不是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事情,其中环保组织也是雾霾治理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雾霾问题是一个跨地域、跨空间的环境问题,所以建立环保组织地域联动模式是很有必要。全国各省市的雾霾强度不尽相同,但雾霾产生的原因都分为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所以具体的地域联动模式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雾霾问题的数据共享,二是雾霾问题的跨区域治理方案,三是各地环保组织关于雾霾的决议。真正做好这三点,环保组织参与雾霾治理才能真正做好,才能发挥真正的效用。

5、学校教育与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有效结合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社会宣传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大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群体以及所有全体公民更好地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更好地知道怎么去解决雾霾问题。多开展教育活动,如宣讲会、议政会等,使学生和全体公众都参与进来。民间的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会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这能更好地使雾霾问题得到重视。

综上所述,推行“多维一体”的雾霾治理方案,包括政府的领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信息的公开、环保组织的参与、学校与社会宣传的结合都是很好的方法,真正的把这五项关于公众参与的方法落实到位,才能更好的为“美好中国”的愿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3-09-10].http://www.gov.cn/zwgk/2013-09/12/content_2486773.htm.

[2] 裴江涛.中国雾霾治理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 能源与节能,2016(03)128-129.

[3] 赵伟,王伟杰,马明亮,李飞星. 雾霾防治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J]. 法制与社会,2016(26)167-169+175.

[4] 温泉. 公共责任视角下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公众参与困境
跟踪导练(一)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