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探究

2018-03-19陆珊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马克思

陆珊

【摘 要】 本文追溯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背景源流,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探索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四点实际意义:照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提高现代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水平;指导国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坚定中国共产党党员理想信念。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背景源流

若有意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其背景渊流进行简要梳理有利无害。

1、初步论证

1662年,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前无古人地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并初步论证了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他对价值量、简单劳动及复杂劳动在内的一些概念进行尝试性论述。虽然并不全面,却为后人研究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

2、丰富内涵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丰富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他在配第的基础上明确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称“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将劳动视为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一种标准,而劳动工资、土地地租和资本利润这三部分构成了真实的价格。他对该理论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明。

3、进步发展

亚当·斯密对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被大卫·李嘉图完善和发展。大卫·李嘉图基于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将劳动价值理论再次修缮拔高。他对亚当·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李嘉图非常赞成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但是也敢于批判前贤的错误观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新的想法。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为后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站在配第、斯密及李嘉图等巨人的肩膀上,基于前贤理论之上的劳动价值论不仅解开了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结带,而且揭开了商品经济的神秘面纱。因此,可以称之为走进政治经济学象牙塔的敲门砖。

1、劳动具有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商品中包含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使得某种商品兼具了两种属性,即可将其称之为劳动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批判地证明了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属性必须同属于某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不能分开来看。究其内涵,从字面意义不难理解,所谓具体劳动是指以劳动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等要素为依据,生产某种人们所需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行为。而抽象劳动就是刨除具体劳动的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发现的劳动二重性不仅从本质上论证了价值本质,而且为剩余价值奠定了科学基础,昭示了商品经济中存在的有趣环节。

2、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难舍难分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为人们理解另一个神奇规律——商品二因素打下坚实的地基。在此基础上,就会对马克思探析出的商品二因素不难理解。马克思另辟蹊径,选择与以往资产阶级经济学相异的视角——商品,这个人人耳熟能详的词眼,马克思在其《资本论》开篇用极其到位的语言精准概括了商品的内涵。他运用唯物主义方法,阐明了商品所具有的两个因素中的使用价值,并由此得出了交换价值的概念,随后经过论证,视这两个因素为商品的二因素。

首先,要想了解商品二因素,先探明何为价值。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人们抽象劳动的结晶。其实体是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需要注意的是,商品价值形成的惟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除人类的抽象劳动之外,形成价值财富的源泉别无它选。

其次,关于商品二因素之一的使用价值,它是指主要表現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具有历史的一般性的物质财富。使用价值的形成源泉不仅包括创造性的源泉——人的具体劳动,还包括物质性的源泉——物质资料。对于商品二因素中另一个因素——交换价值,马克思揭示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认为后者的基础是前者,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

最后,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是不可分割、联系紧密的。马克思论证了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决定因素并从对后者的分析中才推导出劳动二重性。马克思为人们深刻地揭示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联系。

3、揭示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深刻分析了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继而揭示出价值规律。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单个商品而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也是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

其次,马克思通过论证得出:价值量增加会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多,其关系成正比,而价值量增加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其关系成反比。例如,一个企业或者国家,想要获得丰厚利润,会选择提高生产与其他企业或者国家同样的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一来,因为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以会盈利。

最后,马克思阐述的价值与价格的转换过程生动地揭示了价值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价值,在依靠市场和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就转化成商品的价格。由此,会出现价值和价格、本质和现象不统一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本质淹没于现象之下的虚景。价值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因此,对价值量和价值规律的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值得人们在现实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际意义

只知基础理论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实际意义,因此作者通过以下四方面来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1、照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关于商品二因素中价值的阐述中,马克思所谓的商品价值形成的惟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这里所指的商品生产并没有置于特殊环境之下,并未指明是资本主义社会亦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生产,而是指一种普遍性的商品生产。因此,这是一种兼收并具的理论,它能同时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亦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生产活动中。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该理论中获得了动力。现代企业如果能在生产商品时运用好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正比关系,无疑会助推企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于现代企业在生产商品过程有重要意义。

最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与价格的转换过程依赖于市场流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为企业运转及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阳光有序的市场环境,不仅在市场交换中运用价值规律,而且还要形成完备系统的市场体系。

2、提高现代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水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现代社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在商品经济时代,劳动力思想观念亟需革新,文化素质也有待提升。首先,就劳动力思想观念而言,需要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心境,顺应时代潮流,认清商品经济在现阶段迅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还应认识到企业和个人作为商品交换两方都为市场主体。此外,劳动力要具备与其他劳动力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运用新科技和知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除需要改进劳动力思想观念之外,也需要提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许多方面还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发达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发达与其先进的科技和劳动力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提高中国劳动力文化素质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本身具有价值但是却不能创造价值,若想创造新价值只能通过科学劳动(这种科学劳动是指脑力劳動)和转移科学知识至新产品中去实现。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相关研究对在现今时代创造新价值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但有益于提高劳动力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有益于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对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国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指导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有一定意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依然是遵循价值规律,其重要性不减当年。市场经济若缺失政府干预和介入而运行极易导致市场失灵等现象。如仅仅依靠市场自身运行很难高效解决诸如社会公平缺失、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经济外部性等问题。此外,市场还会因自身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继而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在此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为了实现有效而合理地配置资源,保障国民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使中国达到国际收支平衡,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中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以及价格机制运行规律,合理地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平衡国民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4、坚定中国共产党党员理想信念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重大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基础,但是其中有些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有启发意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共产党的最高纲领。马克思的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马克思理论中的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自然值得每一位共产党人细细研读,这不仅能提升共产党员的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对其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助有一臂之力。

四、结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现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泉眼为后人处理问题研究现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涓涓细流,这细流中不仅包涵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囊括看待问题独特而全面的视角,解决问题精准而到位的逻辑思维方式。后人不能只继承吸收其精华,同时也应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使其顺应并更好地服务于现实。因此,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细细品味基础之上,更应回顾理论渊源、客观思考、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发展和运用其理论精髓,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建设未来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赋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8.52.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4.25.31.31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192.55.52.370.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金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及理论启示[J].中国工商经济,2016.06.05.13.

[6] 李婧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总第266期).07.08.

[7] 刘甲立,陆航.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J].党史博采,2012.06.15.15.16.

[8] 鲁从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02.第10卷第1期.40,45.

[9] 段根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意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01.03.

[10] 舒宏伟.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09(上).360.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活体现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可能出路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