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坦头中学:走进崇高、激扬崇高、传承崇高

2018-03-19

青春期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报崇高雷锋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灵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崇高之人,让人走进崇高。坦头中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育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崇高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规范行动的道德。早在200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就倡导要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在就任总书记后,多次讲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现在“德育为先”的方针已深入人心,层层领导都会提,但学校的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还是普遍存在。许多学校重智轻德,忽视意识形态建设,一些活动停留在形式主义,不追求德育的实效。

崇高需要激扬,更需要传承。坦头中学是一个农村学校,校区位于全国最大的木珠工艺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汽车用品基地。学区内,经济比较发达,家长普遍忙于生意,教育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特色和教育现状,开拓创新,在走进崇高的道路上,以“坦荡人生,勇为头雁”的胸怀砥砺前进,在“质量校园、美丽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取得了学业成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一、崇高思想在宣讲中得到内化

1.创办校报校刊,建设崇高窗口

校报校刊是学校宣传崇高理念的重要阵地。坦头中学积极开辟校报校刊等新的德育阵地,大力宣传崇高理念,弘扬正气,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营造浓郁的崇高文化氛围,倡导崇高的校园文化生活。同学们平时积极投稿,老师认真点评,崇高的理念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升华。有效地唱响了一个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2.搭建演讲舞台,宣传崇高理念

坦头中学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师生用演讲的方式宣传崇高的德育理念。德育主题演讲和师德演讲比赛,是坦头中学德育创新的又一载体。学校每学年确定若干主题,安排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德育系列主题演讲。老师们以精彩的故事、精辟的议论,对学生进行读书与做人、自信与坚持、感恩与责任、走进崇高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演讲或慷慨激昂,或满怀深情,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使学生知理知德,知荣知耻,起到了振聋发聩,春风化雨的功效。学校不但组织教师进行演讲,还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上台演讲,在“祖国在我心”“雷锋永驻校园”“走进崇高”等演讲比赛中,学生们以稚嫩的声音,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追求,对崇高的理解,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崇高思想在体验中得到激扬

1.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实施“以劳养德”教育

针对现代中学生存在骄奢浪费、劳动教育缺失的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注重劳动实践与人格培养相结合,达到“以劳养德”的目的,特地开辟一个劳动实践基地,分给每班一块土地,让同学们在劳动中体会稼穑的辛苦,父母的辛劳,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学会感恩父母、尊重老师,在劳动中感悟一分辛劳一分才,学会节约粮食和珍惜劳动果实,学会团队协作和体会丰收的喜悦。

多年来,一届届新同学在学哥学姐们开发的土地上继续体验成长的故事和收获的快乐,他们在这里播种激情,收获喜悦;播种合作,收获友谊;播种今天,收获明天。他们用智慧尝到了甜蜜,用勤劳灌溉了春花秋实,也用劳动果实换来了班会费。

学校为了升华劳动的崇高意义,校报校刊组织“以劳养德”征文、书画比赛,学生藉此素材,踊跃投稿,把劳动实践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大批文学、书画、文艺等感人作品。

2.祭扫革命烈士墓,继承先烈崇高志

红旗飘飘,鼓乐阵阵,每年清明节,坦头中学都会组织八年级师生步行十几公里到欢岙祭扫革命革命烈士墓,学校的小记者也每年来欢岙祭奠英烈,这项活动已成了学校走进崇高的传统教育。

从学校到欢岙扫墓,这是一次长途行军,是一次负重吃苦锻炼;是一次特别的爱国主义和感恩先烈的教育形式,是一次意志和毅力的考验;在欢岙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先烈们曾经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拼搏。每次来到欢岙,都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次走进崇高的精神洗礼,让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崇高思想在践行中得到传承

1.以崇高理念引领人

坦头中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崇高理念,不断创新德育载体,实行全员德育,追求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崇高的精神引领人,激励师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樹立家国情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走进崇高。如果你在集训或中考的时候亲临坦头中学,你会被一种此起彼伏声音所震撼,会被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所感动。那是什么呢?那是坦头中学学生和老师的集体宣誓。

每逢学校大型集会,或班级主题集会,或是中考进场前,同学们会右手握拳,高举胸前,跟着领誓的同学庄严励志宣誓。此起彼伏的宣誓声,响彻云霄,震撼心灵!励志宣誓,激励斗志,坚强信心,顽强毅力,坚定意志。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深印脑海,终身难忘。

2.以崇高环境沐浴人

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实效,学校大力营造崇高的隐性人文环境,学校想到了“让学生影响学生”的办法,充分利用学生自已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来教育学生。学校利用征集的学生心语采撷,配上作者姓名和照片制成美丽的广告画,张挂在食堂餐厅、教学楼的墙壁上。在餐厅形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用餐文化,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教学楼,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教学楼文化,培养学生形成学生自主自治、自律自理等自我教育的能力。

“让学生说话,让墙壁说话”是坦头中学道德教育的一贯做法,学校还让石头说话,让教学楼说话,“弟子规”“十八孝”等内容的国学墙,“坦荡人生勇为头雁”等充满国学思想的文化石,“春华”“秋实”“格致”等深层含义的楼名,“厚德”“求知”等激励师生路名,每个班级的班徽等特色创新文化……师生们徜徉在这充满崇高思想的人文环境中,崇高的理念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融进了心里。

3.以崇高榜样激励人

学校不但每年倡导常态化学雷锋,而且每年在学生中评选“十佳”中学生、“崇高少年”,在师生中评选“雷锋之星”“雷锋标兵”。学校籍以师生榜样为生命因子,让生命润泽生命,让身边的人去影响和激励身边的人。学校不但树立师生榜样,还把爱心带给学生和家长。为了使学生周末离返校时段有个安全、放心的温暖环境,坦头中学从2008年开始,便成立真空管理小组,并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每到周末学生离返校时段,便沿校门口到车站各路段值勤,防止学生遭欺负,防止学生陷入路边网吧等现象发生。多年来,老师们风雨无阻,为学生竖起了一把保护伞。

4.以崇高社团提升人

学校有德育社团红星社,“星星草”文学社,校报小记者团。以欢岙革命老区的老红军、抗日老兵,革命先烈的精神为依托,进行拓展延伸,以一批批“铁肩担道义,妙笔写文章”的小记者成为燎原星火,走进崇高,激扬崇高,进行红色传承。利用国家公祭日等传统和法定节假日,开展祭扫烈士墓感恩先烈;寻访老红军、寻访抗日老兵,向老兵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激发师生和群众的爱国热情。

5.以崇高责任感召人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崇高的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教育观念要达成一致。学校为此专门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和宣传,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学校每学年开展各年级的家长会,每学期进行家访,平时利用校讯通、班级微信群、电话和家长联系。家校还通过给家长的公开信,校报里《心灵桥》栏目,校刊里的《家校心声》《心灵导航》栏目,以及定期邀请教育心理专家,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通过对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引导,带领家长一起走向了崇高。

学校是一块圣地,是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做人之道、成才之道和成功之道的精神家园。“走进崇高”不仅是办学的目标,更是办学的抓手和依托。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际,极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学校和老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始终坚守学校这块净土,在打造崇高学校和追求自身崇高的同时,引领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起走进崇高。

坦头中学将坚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办好校报校刊,坚持丰富社团文化,坚持常态化学雷锋,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学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学习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平凡中走进崇高,在勤奋中寻找快乐。在走进崇高和激扬崇高的道路上,牢记“国无德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的使命,不断创新德育载体,追求德育实效,让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让崇高的思想和理念在一茬茬学生中得到传承,真正让学生做到“走进校园,走进崇高;走出校园,展示崇高”。

猜你喜欢

校报崇高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借助校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20年的校报情缘
高校校报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对策研究
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