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文化的包容性发展战略
2018-03-19齐嘉晨
齐嘉晨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西安 710064)
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在担当城市客运、环境保护、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角色之外,同时承载着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其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地铁的文化建设体现着交通和文化一体化。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地铁不再是单一的出行工具,同时作为反映地域特色文化的载体,为各个城市的文化注入了新的传播形式[1]。西安是闻名中外的四大古都之一,是我国连接丝绸之路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安地铁的文化建设发挥着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一、地铁文化的建设原则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
完善的地铁硬件配套设施和创新性软件配套设施对于地铁文化的建设不可或缺。地铁的物质文化体现在地铁的车站、列车等建筑风格上,还体现在地铁的收藏文化等衍生产品上,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当地随着历史的积淀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社会的现代时尚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交融,静态中体现动态化,现代中体现厚重的历史文化,更能充分表达西安地铁文化的特色[2]。
(二)继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文化是随着历史的积淀发展而来的,当代地铁文化的建设不可能独立于历史文化而存在,地铁文化对于历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时代文化创新出现代的文化传达方式[3]。地铁作为一种交通运营方式,在很多建设方面具有不可逆性,不可能因为需要改进又拆了重建,所以在前期规划、设计上要具有前瞻性,与地铁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地铁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基础功能建设方面有着与各地地铁文化相似的部分,但在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上要形成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效应。
(四)文化与经济社会效应相结合
地铁文化不仅是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交通工具,更发挥着带动周边地带经济发展的枢纽作用[4]。地铁车站的布局选址有着人群集聚效应,通过吸引投资商就近原则投资,形成新的商业极点。投资商开发增大,可能会带来周边环境以及秩序方面的混乱,管理成本会上升,在地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方面需要一个平衡点,在发挥正的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西安地铁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西安地铁的线路发展现状及规划
地铁2号线(北客站—韦曲南站)是西安首条运营贯穿南北的线路,主线开通时间为2011年9月16号,南段开放日期为2014年6月16日,全长26.8公里,共有21个车站,颜色为红色。地铁1号线(后卫寨站—纺织城站)于2013年9月15号开通,全长25.4公里,共有19个车站,颜色为蓝色。第三条运营线路为3号线,起始站是鱼化寨站到保税区站,半环形走向,是西安当下唯一一条设置高架桥的运营路线,于2016年11月开通,全长39.15公里,一共有26个车站,标志颜色是紫粉色。
西安市将逐步投入地铁运营线路。4号线是西安未来规划中一条贯穿南北(航天新城站—北客站)的重要线路,途经西安市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曲江新区及航天产业基地),另外贯穿西安市4个行政区(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和雁塔区),途经旅游景点的客流量较密集,缓解了南北线客运负重的现状,是西安市地铁规划线路中的辅助线。地铁5号线是西安市又一联通东西沿线(和平村站—纺织城站)的路线,将西安的重点建设区西咸新区、曲江新区和浐灞生态区等连接起来,途经6个行政区,与1号线相辅相成,方便了东西沿线客流的出行,是西安市重要的中心交通疏导、两端开发引导的线路。到2040年,西安市将打造成为轨道交通网线的大都市,将形成18条运营线路贯穿西安市各中心市镇与主城区,辐射整个大西安都市圈。随着地铁网线的逐步形成,地铁文化的方案设计有必要纳入地铁建设中,以充分体现并展示西安整体的城市形象。
(二)西安现有的地铁文化特色
1.线路文化特色
西安每一条地铁线都有各自的标志性颜色,1号线是蓝色,象征和谐包容。在国际和平日时,1号线曾经推出“丝绸之路文明号”文化专列,以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视觉传达效应展示出丝绸之路浓厚的历史文化,并且形成了6个相关丝绸之路的系列主题,分别体现了开拓(凿空西域)、包容(万国来朝)、互利(丝路商旅)、互鉴(舞动长安)、合作(文明相同)、共赢(丝路复兴)。2号线的标志性颜色是红色,主要体现唐文化的辉煌成就,同时体现出环保理念的设计风格,将现代都市风格和古文化风格交相辉映。另外,每一个站点的人文景观墙也将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3号线则是紫粉色,沿途经济发达,风景优美,串联浐灞、曲江、小寨和高新等重点区域,也是西安目前唯一一座具有高架桥的线路,感受从地下到地上的穿越,将自然、现代、时尚、古韵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是西安市现阶段一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运营线路。
2.艺术文化特色
建筑设计简洁精致。明亮的浅色是地铁车站的主色调,简洁而精致,以藏蓝色和木黄色作为辅助色彩搭配,整体色调颇具柔和度。每个车站的立柱材质为花岗岩,截面图文以不同的纹样呈现出来,同时配上各具特色的装饰,如唐三彩。天花板设计在保证基础的通风照明需求上,蕴含了浓厚的中国风风格,沿用了中国传统的宫灯格局[5]。每个车站都以文化墙的表现手法营造出各个站点的文化主题,如龙首原车站的“文化墙”体现出龙的文化主题,各站点独具特色的主题增强了地铁文化的吸引力与创新力。
艺术表现以文化墙为主。西安市的地铁文化主要表现在每个站点的文化墙上,每个站点都设置了一面或者两面文化墙,文化墙的艺术设计以壁画为主,与车站地理位置相关的文化遥相呼应,满足行人的视觉美感体验。站台座椅别具一格,样式以传统的木制座椅为主,座椅侧面设计了生动的铜车马纹样,地铁站内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形象。座椅的材质为现代化工艺不锈钢,便于日常的维护。
车站标识独具特色。西安市地铁车站的标识都用颜体书写,同时每一个车站都设计了独具风格的标识图案。1号线半坡站将车站标识设计为西安半坡遗址图案,半坡遗址是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向来往客流生动地展示出浓厚的仰韶文化;通化门车站通过秦陵兵马俑铜车马的图案展示出皇帝乘车东巡的场景。2号线钟楼站标识呈现出钟楼形态的图案,运动公园站图案体现着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得天独厚的运动景观。3号线桃花潭站、香湖湾站等车站标识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息息相关。西安市车站标识的设计既体现了现代的艺术美感,又折射出当地丰富的历史及地域文化内涵。
3.注重地上地下的文物保护
西安市地铁建造工程不同于一般工程。西安地下埋藏着很多遗产文物,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在保护文物不受损坏的原则上合理开发地铁运营线路,在地铁道床与轨道之间设置橡胶和弹簧,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6]。
三、西安地铁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建筑风格缺乏独特性
地铁每天要迎接成千上万的客流量,出入口是地铁建设环节中重要的节点,在城市地铁及地铁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地铁出入口的选址布局需醒目,方便人们辨识和定位;地铁口的建筑风格可以根据站点地域特色而设计,当行人进入地铁站时,可以感受到文化特色的视觉冲击。西安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在修建之初考虑到疏散人群的需要,每个车站设计得大方简洁,但是与车站所处地带的特色文化相关性不强,缺乏艺术表现特色。
(二)文化管理设施有待完善
西安作为四大古都之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吸引着许多当地及外地人来西安旅游观光。特别是节假日,西安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传播载体,在基础管理设施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大部分地铁车站只有上行电梯而无下行电梯,给乘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地铁客运量大时,对于残障群体在人口密集处的出行安全有待保障,缺乏安全高效运行的无障碍专用通道及设施;对于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地铁内缺乏特殊群体乘车空间[7]。
(三)文化表现形式缺乏多样性
西安地铁在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大都以静态的墙壁画为主,使得地铁文化氛围显得沉寂严肃,内设商业性质的广告宣传,缺少文化的动态气息与活力。另外,西安每年接待的外来游客不断增加,加强城市文化形象的对外传播亦是西安地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地铁站点名称表达采用中式拼音的方式,不利于外国游客对当地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不利于西安文化在国际文化领域的传播,文化表达形式缺乏国际化意识[8]。
(四)文化内容宣扬缺乏全面性
西安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野生动植物等,如长安区的翠华山、秦岭风景区,户县的金龙峡风景区、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秦岭沿线的秦岭野生动物园。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俗风情、饮食、文化艺术等各具特色,如大唐华清池、大明宫遗址公园、秦兵马俑、各种特色小吃、木偶戏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文化资源,在西安地铁文化中尚有诸多资源可挖掘。
四、西安地铁文化的建设方案
(一)深化地铁的精神文化建设
1.突出西安地铁包容开放的历史文化
西安古称长安,唐代的长安曾是联系世界的国际大都,唐朝鼎盛时期有多达300个国家和地区与长安互通有无,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唐朝时期的科技、制度、优良风尚、饮食及文化等领域都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借鉴,当时的长安已然成为东西方国家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球化的今天,西安地铁作为乘客出行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应该秉承包容的文化态度,地铁建设在保有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国际化的文化元素,如推出外国乘客的优惠票价,推出中外互通有无的地铁文化活动,在地铁服务人员设置上注重中外协调任用,设计中外开放交流典故展览等,充分展现西安地铁文化发展的包容性战略。
2.高度浓缩地铁一线一品的标志文化
地铁标识是地铁特征的高度浓缩,西安现有的三条地铁线路以不同颜色体现线路的意义价值,1号线蓝色象征和谐包容,2号线红色象征唐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环保理念,3号线紫粉色象征浪漫主义风格。4号线预计2018年通车,沿线途经现代农业开发区、曲江新区、火车站及众多历史遗址公园,标识色为绿色,可作为宁静自然的象征理念;5号线预计2020年通车,连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及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三个区域,对带动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识色为青绿色,可作为新生命、新希望的象征理念;6号线一期工程预计2020年通车,主要布设于高新区,途经高新区的三星电子、长安通信产业园、西太路商务区、创业新大陆等,二期工程预计2021年通车,自劳动南路至纺织城站,标识色为深蓝色,可作为永恒创造的象征理念;8号线为大环线规划,该线路途经大兴新区、曲江池、明德门、土门等热门居住区,环线的设计缓解了交通压力,分散了客流,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换乘地铁,将地铁快速运行的便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标识色为黄色,可作为快乐活力的象征理念。西安地铁标识根据线路特色融入相应的价值理念,以多元形式开拓地铁的当代精神文化意义,同时对于表达城市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3.创作西安地铁题材的影视或文学作品
充分挖掘地铁文化,将其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和背景,以开拓创新的形式丰富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品可表现地铁列车的迅捷,或表现车站的文化特色,或表现乘客的匆忙。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城市,地上地下藏有许多历史文物,在地铁修建过程中需兼顾文物保护和交通顺利运营,可基于文物保护的原则将地铁建造工程的理念植入影视文学作品,以地铁建造工程的不易作为题材,既记录地铁生活的点点滴滴,串起地铁投入运营的历史脉络,同时深刻传达出西安地铁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的精神意义。
(二)完善地铁的制度文化建设
1.协调好淡旺季人流分配机制
西安作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古都,有着源源不断的旅游人群,特别是旺季节假日时,外来游客暴增,地铁拥堵现象严重,地铁空间负重较大。在旅游淡季可适当做一些地铁文化产品的展销活动,让人们在忙碌的上下班途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西安城市的文化美。旺季时节,首先提高售票能力,适当增加自助售票机及自助检票机,位置可选择在站外或空旷的站厅层,以舒缓乘客集中购票、集中进站现象。其次增加临时列车运营,缩短列车班次时间,根据人流适当加大列车停留时间,实现旺季地铁的高效运营。最后应用科技手段,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时控制地铁线路、站点的交通流量和人流拥堵情况,并通过互联网渠道,便于乘客适时查收地铁运营现状,减缓拥堵路况,方便市民出行选择。
2.实行乘坐地铁的频次累计积分制
西安现有的地铁卡“长安通”已经和西安多方经济文化贯通起来,人们可持“长安通”享受优惠的旅游景点、美食等活动。累计积分制可增加乘坐地铁的人数,减少车辆通行数量,既环保又缓解了交通负担重的问题,同时将文化植入地铁空间内,增强地铁的文化元素以及对乘客的吸引力。将地铁的累计积分制和西安文化产业很好融合,乘客可凭借积分获得游览文化景观、参加文化活动、观看文艺表演等优惠,以惠及城市的每一位群众。
3.逐步实现运营流程自助化
地铁的乘客流量大,为提升乘客从进站到出站整个运营流程的效率,不宜设置太多人工服务,逐步实现运营流程自助管理体系,实现少人值守,减少支付持久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状况,这是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必要体系。站厅可设置维护治安的工作人员,为地铁的运行安全、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三)规范地铁的行为文化建设
1.地铁服务人员行为规范化
服务人员的行为、礼仪和举止规范化与标准化。地铁的行为文化体现人本原则,基于乘客的多元需求,地铁服务人员要给予乘客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引导乘客出行,为残障及身体不适人群提供暖心服务,维护地铁秩序,保障地铁安全环境。
2.加强地铁乘客间的行为交流
地铁文化在连接人与交通、人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地铁文化更需要连接人与人,充分发挥地铁文化人群交流的平台作用。举办地铁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地铁文化建设方案全民赛事,利用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奖励,激励市民参与比赛;鼓励市民参与地铁文化创意产品赛事;举办地铁文化沙龙交流会;根据不同需求不定期组织地铁文化艺术节,如依据站点的时代背景设计文艺表演节目或古装体验。通过乘客行为的沟通交流,大家互通有无,把文化真正植入人心,植入社会,以打造一种互动型地铁行为文化为目标,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文化的和谐与包容。
(四)丰富地铁的物质文化建设
1.强化地铁出入口的标识性设计
地铁出入口是乘客到地铁的窗口,其标识引导系统非常重要。标识引导系统可以分为两种表现手法,一是文字图案样式,二是空间形体样式。图案文字标识可以明确指明方向和位置,但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这种方式辨识方向不太方便,也会疲惫,因此空间形体标识更受人们的欢迎[9]。随着西安市地铁网路线的逐步形成,地铁出入口的标识系统设计及建筑形体设计可依据不同的地段设计不同的风格,做到“一线一色,一站一品”,还可以将多个有特色的出入口整合起来设计,形成地段方向指示标识[10]。出入口艺术设计上重视室内外装饰设计,外部造型考虑通透化设计,同时根据现场景观层次的需求,寻求形体突破,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材料、玻璃与钢结构的组合运用,呈现出金属所体现的空间感和力度感,并加入必要的图画和模型,综合体现出入口的文化设计特色。
2.丰富地铁站厅的多样化设计
站厅的设计应简约大方,同时又能突出文化价值。首先,可以依据简约、高效、环保、节能的理念设计。西安地铁2号线为最早投入运营的线路,贯穿南北方向,地铁的文化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地铁2号线北客站因与高铁共用,为西安地铁唯一未设文化墙的车站,没有充分发挥重要窗口的作用。地铁2号线站点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为主,因人流量大,为释放站厅空间,可利用多媒体放映及代表不同时代的色彩变换灯光,综合反映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折射西安古都的文化形象。运动公园站厅,首先,可充分融入运动元素,营造具有现代化的活力气息,适当加入表现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不同阶段特色的人物运动景观小品,体现当代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其次,利用灯光技术,将站厅地板设计为塑胶跑道和绿色草地相结合的风格。最后,鼓励全民设计载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体育纪念品,并设计展览区,发挥兼具艺术鉴赏与商用购买的双重功能。北大街站以商业区为主,且为线路换乘站,人流量大,可与附近商家合作,在站厅走廊的墙面布置多媒体,放映附近商业区的相关业态,吸引乘客关注度,同时起到分流乘客的作用。钟楼站为西安地铁的中心坐标,人流量大,距离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回民街近,站厅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陕西牛羊肉泡馍、蜂蜜凉粽子、凉皮、酸汤水饺、灌汤包子、镜糕、黄桂柿子饼等数百种小吃的文化典故,还可适当推出特色小吃免费品尝区。西安地铁1号线为第二条开通线路,贯穿东西方向,周边沿线以自然、人文、历史遗址为主,纺织城站、半坡站、劳动路站周边以工业及历史遗址为主,站厅可布置成博物馆样式,适当增加相关文物展品,如半坡站以半坡人原始生活形态为素材,纺织城站以布匹、纺织机械等元素,展览其生活相关的文物及文化简介;浐河站、洒金桥站、枣园站以自然风光为主,站厅可根据环境布置一些适合地下环境生存的绿色植物,体现出地铁建设的生态文化特色,在人们匆忙的行程中营造一种舒缓心态的自然氛围,构建富有特色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尊敬大自然和爱护大自然的理念[11]。西安地铁3号线的文化墙均以体现丝路文化创意为主,展现西安市从古至今睦邻友好的包容理念,在视觉体验的基础上可加入丝路沿线国家的典型音乐素材,以音频播放的方式增强空间听觉体验感,使外国人在西安感受到地域归属的亲和性。
3.突出地铁车厢的线路主题设计
针对不同的线路,车厢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空间设计应该体现不同的主题特色,主题特色和线路沿途景观文化相呼应。西安地铁1号线沿线站点以自然生态、人文健康为主,车厢内设顶部可以蓝色为主基调,周边以绿色为主基调,墙上展览山水花草等表现自然风貌的国画,给人以健康和谐的体验。西安地铁2号线途经市图书馆,是西安重要的文化窗口线路,将车厢内部布置成图书馆阅览室的样式,并将读书文化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线上利用车厢特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当抵达不同站点时,乘客手机会自动接收到周边相关文化免费的数字图书、视频或音频资料。线下和图书馆合作,在车厢内布置适量的实体图书,设计借阅归还系统,将图书馆转移一部分进入地铁站内,不仅可以方便乘客借阅,还可以营造地铁的书香文化氛围,对于塑造全民读书全民学习的文化氛围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西安地铁3号线的文化墙均突出丝路文化特色,车厢可根据丝路文化设置体现不同维度的主题系列车厢,一是借鉴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鸠摩罗什传经、法显取经、班超定西域等故事,以丝路人物典故的维度设计车厢;二是借鉴陶瓷、丝绸、漆器、茶叶等的生产制作过程,以丝路好货的维度设计车厢。西安地铁4号线途经很多著名的历史文物景点,西安现有博物馆数量达100所以上,涵盖历史、军事、宗教、工业、民俗、教育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主题鲜明、门类齐全、脉络清晰、布局合理的“博物馆城”构架,车厢内设可与博物馆合作,集中展示西安各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特色简介。
4.完善地铁硬件配套设施,强化人本服务原则
打造地铁文化人本原则的服务特质。地铁文化根据不同乘客群体的需求,硬件设施方面需要考虑乘客的多样化需求,如:出入口配置共享智能行李托运机,方便节假日游客轻便出行;配置营养自助餐便利机及休憩区,方便忙碌的乘客就近享受健康营养餐;人流量大的换乘站站厅如北大街站、小寨站、钟楼站等,根据有效需求设置残障人群专用通道及专用电梯;各站厅上下行电梯配置手扶电梯、升降电梯、坡式梯等多种功能的载客方式,既分流人群又方便行李托运;合理设计安检置物台高度,融合纵向升降和横向传输技术功能,减轻女性及未成年人出行的负重;车厢配置适当的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幼小儿童专用区。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完善地铁硬件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体现人本服务的地铁文化原则。
大多数城市的地铁网路线越来越发达,地铁和文化设计的结合展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将城市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结合当代科技力量体现在地铁的运营体系中,在交通、人文、经济方面一脉相承,打造充满地域气息的特色化地铁,将有利于地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