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探究
2018-03-19刘刚
刘刚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备场所,同时也是高校安全事故易发的重点部位[1~3]。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对实验室的人、财、物和环境的行为和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具体的管理与控制,防止和消除各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的各种计划、组织、监督、控制等活动的总和[4]。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受到学校重视,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事故防范,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是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创建平安校园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为此,笔者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1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
1.1 安全制度缺失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中针对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及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细则涉及各个方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制度大而空,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有关“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的细则,让实验室安全管理员无法对时间进行精确判定,负责任的管理员可能每周检查甚至每天检查,这样可以规避危险,但是不负责任的管理员也许每月检查甚至每年才检查一次,由此留下安全隐患。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曾经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映,他所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共有8个大项,合计280条细则,诸如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工作档案制度等等[5],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一条“学院通过教师学习、教研活动等途径,提醒教师必须在理论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并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看上去考虑得比较全面,但是没有任何约束机制,教师很少主动向学生讲解如何撤离实验室,甚至老师自己也不清楚如何撤离。
1.2 基础建设不完善
实验室空间配置、门禁安装、危化品储存、电路及通风系统设计、应急设施配备等都是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的重点。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文件规定了包括实验室实验在内的高校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其中理工、农医类高校不得少于25%,高职高专不得少于50%[5]。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难以达到这一标准,其中受限的空间、线路的老化和不完善的通风系统,增加了中毒或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另外,许多高校为了节省经费,没有安装实验室自动识别门禁系统,导致实验室内人员疏于管理。同时,用来做试验的常规药品直接暴露在柜台上,甚至由于专用危化品储存柜缺失,导致危化品极易被带出实验室,从而存在潜在危险。
1.3 专职人员不足
高校实验室一般都会配备实验员,实验员不仅协助实验教师上好实验课,还要负责相关实验室设备维修和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员在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待遇不如实验教师,导致实验员流动性比较大,甚至出现1位实验员管理多个实验室或由实验教师、学生代管的现象。另外,有的科研实验室缺乏专业实验教师,安全管理工作由导师或研究生负责,由于导师经常出差或因学生麻痹大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1.4 安全意识不强
统计资料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防范意识不足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6]。长江大学农学部对2016级新生就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的学生了解防火安全知识,仅5%的学生清楚灭火器的使用方法、3%的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危化品,而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防辐射安全、大型仪器设备安全和实验技术安全的学生比例更小。安全意识的缺失,归因于安全知识的缺乏。另外,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学校保卫部门、房管部门和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门,虽有明确分工,难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而且,由于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实验室安全的思想,部分相关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本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教育趋于形式化,存在麻痹大意思想[7,8]。
1.5 安全检查不严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潜在危险也日渐增多,因而安全检查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验室安全检查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任务,“提前通知、突击自查、走马观花、不闻不问”成为常态,没有整改意见和批评告示,给实验室各级管理人员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无所谓”的心理暗示,最终可能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办法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出实效,必须做到有规可依、有矩可循。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9]。具体来说,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件》《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针对院校两级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状,由各学院成立实验室管理中心,与实验室管理员签订安全协议,层层落实。针对诸如危化品的过程控制管理,应从危化品送达开始直到处置结束为止,均进行详细登记,具体包括采购人、领用人、管理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用途、用量、废液回收及最后报废情况。
2.2 搞好实验室基础建设
完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是实验室安全稳定的基本保障,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是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基础建设主要包含通道系统、水电系统、排风系统、应急系统和相关警示牌,建设初期要充分考虑、合理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修更换并做好详细记载。国内外发生的关于实验室师生集体中毒、剧烈爆炸事故,均是因为空气中有毒或可燃气体浓度过高造成的,因而对长期使用危化品或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室需要安装专业监测设备,设定预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3 配备专业化实验员队伍
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10]。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应建立健全高校实验室用人机制,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对新引进的实验人员实施“双师型”培养,使实验员成为既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实验教师,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师[11]。同时,制定实验系列人员工作量考核方式,允许业务能力满足实验课程基本条件的实验员独立进行教学。此外,注重激励机制试点,单列实验人员进编和晋级指标,对成绩突出的人员通过考核转入编制和晋升职称。
2.4 做好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工作
通过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12]。其中,危化品管理使用、仪器设备操作、基本安全常识、三废处理和应急技能是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的重点内容,应根据不同对象设定不同培训侧重点和目标。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内容纳入必修课,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实战演练和课堂培训结合起来,最终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工作。
2.5 严格执行安全督查规定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过程监督是贯彻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的重要环节。要制定明确督查规定和安全督查清单,对实验室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置实行全程监控。成立专门的监管委员会,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所到之处必留痕迹,更要突击检查,规避投机取巧的不良作风。对查处的问题依章办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树立正、反面典型,对玩忽职守的行为要从重处理,对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者更要从重从严处分。
2.6 制定严格奖惩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性质是常抓不懈,平时需要做大量繁复细致的工作才能见成效,而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人生财产危害和不良社会影响[13]。因此,高校领导层要把实验室安全建设与教学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合理而长效的工作激励机制,举办实验室安全工作表彰大会,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评比结果的舆论宣传,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院年度考核,与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室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齐抓共管,尽可能杜绝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常态化、琐碎化的工作,需要高校领导层的重视、学院中层干部的监管和一线师生的坚决实施,环环相扣。一旦整个环节顺畅运转起来,形成利于安全的思维模式和职业行为,即可保证高校实验室平安运行,从而为教学科研做出应有的贡献。
[]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2]高禄梅,杨帅,李茹.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3~15.
[3]王伏玲,李鸿飞,黄涛.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教育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208~211.
[4]李家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5~7,14.
[5]龚雪.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折射管理漏洞[EB/OL].http://yuqing2.jschina.com.cn/system/2012/02/24/012786534_01.shtml,2012-02-24.
[6]徐健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7]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942~943.
[8]赵志成.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0,(1):862,920.
[9]侯德俊,张社荣,张磊,等.依托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9~10,26.
[10]伍慧雄,章潜才,李奕震,等.21世纪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建设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2006,(3):182~186.
[11]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03~205.
[12]毛磊,童仕唐,龚佩,等.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23~225.
[13]范强锐,赵平.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