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总结
2018-03-19侯世忠曲绪仙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济南250022崔红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于华圃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田启友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工作站徐相亭李舫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侯世忠 曲绪仙 (山东省畜牧总站 山东 济南 250022) 崔红 (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于华圃 (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田启友 (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工作站) 徐相亭 李舫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赴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总结
侯世忠 曲绪仙 (山东省畜牧总站 山东 济南 250022) 崔红 (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于华圃 (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田启友 (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工作站) 徐相亭 李舫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017年2月20日至3月5日,经省外国专家局和省畜牧兽医局批准,由山东省畜牧总站组织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编号:H162024068)美国培训团组一行7人,历时14d,先后在当地2所大学、13个养殖与种植企业等单位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培训团结合此次赴美培训的所学所思、所见所闻,以及引发的对中美之间有关方面比较、思考,择其主题总结如下:
1 美国加州农业见闻
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面积和人口在美国50个州中分别居第三位、第一位。面积41万km2,人口4012万(2013年),人口密度87.85人/km2(2013年),是美国最城市化的一个州,2000年,94%的加州人口居住在各城市或城镇。2016年6月,州内生产总值为2.46万亿美元,已经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世界知名的“好莱坞”和“硅谷”均在该州。该州不仅高科技产业发达,而且农牧业也非常发达,有以下主要特点:
1.1 产品总量大
加州是美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州,农业产值占全美农业产值的11.3%,位列各州之首。目前共有农牧场81500个,农场总面积约2450万英亩(约合10万km2),占全州面积近1/4,农业人口198万人,占全州人口5.2%,其中有24%的农场年销售收入超过10万美元。加州农业呈多样化特征,农牧产品超过400种。加州农作物(包括牧草)生产占全美15%,畜产品生产占全美7%,水果、坚果、蔬菜产量接近全美产量一半。加州为全国重要的牛奶、蛋、肉产区。加州奶业发达,有1300个奶牛场,牛奶产量占美国的1/4,生产美国23%的奶酪、31%的奶油、50%的脱脂奶粉、15%的冰淇淋和21%的新鲜牛奶;其中90家奶牛场生产有机牛奶,有机牛奶市场发展较快,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此外,杏仁、葡萄、牛肉、莓类、蔬菜、番茄、核桃等产品产值也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按产值排序前十大产品为奶制品、巴旦木(美国大杏仁)、葡萄、牛肉、苗圃植物、莓类、干草、生菜、核桃和番茄,所占比例分别为17.6%、8.9%、8.9%、6.5%、6.2%、4.5%、4.0%、3.5%、3.0%和2.9%,传统农产品如棉花、小麦等则均已退居次席。加州前11大农产品产值均超过10亿美元,前20大农产品产值共约358亿美元,占农业总产值约80%。
1.2 现代化程度高
相较美国其他农业大州,加州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方面更胜一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畜牧兽医、园艺、葡萄酒等学科均居全美第一,农学、畜牧学研究实力全球顶尖。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加州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节水灌溉技术、激光土地平整技术等诸多先进科技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加州农业发展。加州的现代化农业特征明显,既传承了美国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又有着精耕高产多元的现代集约化农业特点。加州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也在全美排名前列,数以万计的加州农场主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以企业经营为依托模式,进行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州的畜禽养殖业主要为家庭农场,其机械化程度很高,奶牛场拌料、投料、挤奶、牛舍清扫等环节几乎都由机械完成。笔者在美学习的时间,正是杏花、巴旦木开花的季节,路过时,每一块花地旁边均能看到蜂箱,采用蜜蜂授粉。加州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依托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有机结合。
1.3 市场竞争力强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全美最具生产力的十个农业郡县,加州独占九席,其中中央山谷地带的佛雷斯诺(Fresno)等五个郡县包揽了前五名。加州农场数量只占全美3.7%,农场总面积不到全美3%,农业人口不到全美农业人口4%,但农业总产值却占全美11.3%,农业单位产值为全美平均水平的4.2倍,远高于全美及世界其他地区。目前,加州农业外向型经济模式已逐步建立,农产品不但稳占美国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大销量和极强竞争力。美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加州已成为美国农业出口第一大州,加州2012年农产品出口额达125亿美元,占其农业产值近30%,占全美农产品出口额15.4%。其中,巴旦木、奶制品、酒类和核桃这前四大出口产品的出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第一大出口产品巴旦木出口额近30亿美元。加拿大、中国、欧盟等是其农产品的主要海外市场。加州的畜产品竞争性强,除了其产量大、单产高外,其饲料价格也较低,产品质量安全。加州玉米价格为170美元/t,苜蓿价格为250美元/t。
2 美国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情况
2.1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主要技术模式
2.1.1 自然处理肥料化利用技术 核心是推行“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建设与养殖规模、粪污存放时间、降雨量相配套的粪污贮存池,通过自然发酵处理后,粪便和污水全部施到农田。这种处理利用方式占到95%以上。他们的奶牛场几乎都是采用自动刮粪、水冲粪方式,粪污通过沉淀池固液分离,固体粪便,多采用地上粪便储存池技术,堆积发酵,发酵时间是0.5~1年;少量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在美国,养殖场污水不采用达标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而是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进行肥料化应用。污水多次循环利用冲刷圈舍,其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厌氧粪池作为贮存设备,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通过管网还田;有的甚至没有贮存设施,直接通过管网还田;戴维斯分校研究证明,采用好氧曝气方式处理效果不如厌氧效果好。浇灌农田的肥水一般按1:4~1:7的比例稀释,即1份肥水用4~7份清水稀释。加州州立大学的试验奶牛场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部分回冲圈舍,积攒到一定量后进入两级氧化塘贮存备用还田,氧化塘深度7m,能够存放240d的污水,污水池通过铺设的地下管道,根据葡萄、巴旦木、牧草等不同种植作物与土地养分含量、植物生长养分需要量和污水养分含量,按时、按比例与清水混合,用于土地灌溉。NOEL ROS奶牛场建于1953年,奶牛存栏2150头,其中产奶牛1000头,每天产9000加仑牛奶,单产34kg,每周产20头犊牛,用沙子作垫料,建有两个粪污贮存处理池;拥有300亩草料地,主要用于种燕麦、玉米。冲刷后的粪水通过沉沙池对沙子和粪污自动分离,沙子回收使用;粪污流入第一个池子,由于牛粪较轻,自动漂浮在上面,下层的污水进入第二个池子。第一个池子漂浮的牛粪一般一年清两次,平常第一个池子被厚厚的干牛粪覆盖,也没有臭味,只有在清理时有异味,清理的干粪制作成固体有机肥。第二个池子的污水平常用于冲洗牛床,一般水可反复利用四次,灌溉季节污水和清水按照比例混合,通过地下管道灌溉到燕麦草、玉米地中。
2.1.2 沼气工程能源化利用技术 美国采用沼气发电进行畜禽粪污处理的比例很低,不足2%。美方介绍,因沼气工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故障率高,劳动用工多,效果不理想、接待外来人员参观浪费精力等原因,牧场不喜欢用。与国内情况差不多。
2.1.3 固液分离技术 美国采取的固液分离措施有固液分离机、沉淀池和泪墙等方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结果表明,以泪墙分离效率最高、结果最好。在美国,除非用牛粪作垫料,进行固液分离,其他牧场不用,固液分离后,剩余的粪污还是直接还田。他们觉得粪污做肥料,固液分离浪费投资,没有必要。笔者看到好几处的奶牛场,包括州立大学的奶牛场,固液分离机是停用的。
2.1.4 其它少数处理方式 (1)鸡粪饲料化利用技术。在Vang's 养鸡场,鸡粪与橘子皮等混合经发酵处理后作为猪饲料。一般鸡粪比较多,其他畜禽粪则很少。(2)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马术训练中心的马粪被农户用于种植蘑菇。猫之天堂猫科动物所产生的粪便经某公司加工成产品,撒播在农田或园地周围,利用其气味驱离其他野生动物的进入。在雷斯诺Chaffee动物园,大象的粪便被拉去用于造纸。另外,粪便还用于生产碳棒、养殖蚯蚓、蝇蛆等。
2.2 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
CNMP(Comprehensive Nutrients Management Plan)是美国为提高畜禽资源化利用水平,解决畜禽养殖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强制养殖大户必须实施、鼓励养殖小户自愿实施的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主要是针对水、土壌、空气和动植物资源所做的保护措施和资源管理。制定一个养分管理计划是每个牧场实行“零排放”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粪便和污水贮存和处理;养分管理;土壤资源保护;饲料管理;操作记载以及可选择利用方式;同时也关注到空气质量、病原菌等。为了保持畜禽养殖场的零排放状态,美国将畜禽粪便输送管道和把畜禽粪便的直接施入的区域,称为粪便施用区域;将畜舍、粪便贮存及辅助设施列为生产区域。
2.2.1 粪便施用区域监管 (1)粪便运输施用地点对养分的影响,包括避让距离、营养缓冲区、水渠和其它通往地表水的沟渠、土壤特性和土壤侵蚀控制等。(2)粪便中的养分利用,包括粪便用到土地的量和特定作物/土壤系统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对环境影响最少。(3)粪便的施用方法和时间,使用公认的最佳施肥方法使粪便的养分提供给作物,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美国规定雨季禁止施用粪肥,耕施畜禽粪肥只能用于播种前。(4)因地制宜,考虑当地作物、土壤、地势和气候的差异。(5)减少气味对邻居的不利影响,如在施粪便时,在住宅和敏感区域建立避让距离。
2.2.2 生产区域监管 包括粪便贮存计划的要求,确保贮存设施足够大且结构安全。粪污贮存时间一般6~8个月。贮存池要根据畜禽饲养量、每天排量、贮存时间、25年来连续最大降雨量、预留空间,确定建设大小,要求防渗、防漏。
2.2.3 农牧场管理 粪便和土壤采样、记录保存和应急计划。
2.2.4 技术支持 美国的畜禽养殖者在畜禽养分管理计划和牧场改进上,可从许多公立机构和个人获得资助。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是美国农业部的一个分支机构,在每个州都有办事机构,主要任务是协助私人土地所有者保护自然资源,为农场提供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援助,开发各种技术工具和技术手册供公众使用。技术服务提供者(TSPs)是CNMP制定的重要技术支撑。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设立CNMP技术服务提供者认证项目,培训认可技术服务提供者(TSPs)。养殖场雇佣TSPs制定CNMP并支付费用,然后将收据提交NRCS报销部分费用。参加NRCS项目是自愿的,NRCS没有监管执法权。农业部和州立大学的推广系统为畜牧生产者提供教育和培训,一个州的项目和该州的NRCS团队通常是互补的,NRCS提供特定项目的技术支持,推广系统提供教育规划,共同完成应用研究、示范推广。
3 美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
3.1 种养结合
(1)养结合意识强。在美国,谈到畜禽粪便时,他们涉及的主要是畜禽粪便养分含量和如何种养结合。学习过程中,笔者接触的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牧场主、农场主,他们认为畜禽粪便中的N、P是作物生产急需的养分,进行达标排放处理是极大的浪费,不应从影响BOD、COD角度来对待畜禽粪便。(2)根据土地消纳能力确定畜禽饲养量。在联邦、州和地方各级都有种养结合的相关规定,在地方层面,城市和县级政府的地方性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计划等要对牲畜饲养数量控制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地方区划把畜牧企业的规模与土地面积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保证有足够土地用于处理牲畜粪便。区域规划还要根据功能区划明确划定禁止畜牧经营的地方。(3)种植环节与养殖环节紧密结合。在农业生产制度上,美国的大型农场主从种植制度安排到生产、销售等各方面都十分重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紧密联系。通常农场主根据其养殖规模所产生的动物粪便量来安排种植规模,而种植所产生的作物秸秆等又被用于饲草或饲料,从而形成农场内部的循环,既防止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贮存池,均可通过管道向农田施肥。养殖者定时化验畜禽粪便养分含量,种植者注重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养分需要量,通过供需平衡畜禽粪便得到科学合理利用,而且粪污处理利用成本低。(4)美国农业部会不断的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用于种养结合。目前,农场购买粪便有机肥成本占总成本的9%以上,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5%。使用粪便有机肥的土地面积也较2000年翻了一番。这为美国的牧场主带来了不少收益,也有人说,在美国卖粪比卖猪赚钱。在笔者培训的Bissell有限公司和eldora busick rossi农场,无论种植农作物还种植葡萄、大杏仁,其有机肥和化肥都是买的,其购置有机肥的数量根据其土壤状况和种植植物的种类而定,化肥是有机肥的补充。
3.2 法律约束
(1)美国没有专门的畜禽污染防治条例,而是在相关的水、环境保护法规中有所涉猎。1948年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是美国第一个用于解决水污染的主要法规。1972年,此法做了一些协定,这条法规成为熟知的《清洁水法案》。1972年美国清洁水法规定将畜禽养殖场按照点源污染源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监管的要求,养殖废弃物日益成为美国环境突出问题。1998年美国清洁水行动计划(CleanWaterActionPlan)实施,1999年3月美国农业部和美国环保局联合发布畜禽养殖场治理统一国家战略,要求制定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CNMP)。(2)2003年和2008年美国环保局修改了《清洁水法案》,为了便于管理,美国将养殖业划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美国将“没有植被的密集的设备养殖、动物被圈养45d或1年以上”的养殖场界定为点源污染;对于养殖规模在1000个动物单位以上的养殖场,均被视为点源;1000头以下的养殖场,要根据其规模、养殖设施、排放状况,由环境管理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来确定其点源或非点源属性。点源污染被纳入排放许可证的管理范畴,必须满足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否则即为非法。非点源污染主要通过最佳管理实践(BMPs)控制农业面源污染。BMPs是指任何能够减少或预防水污染的方法、措施或操作程序。(3)美国规定所有的大型养殖场不能排污至公共水体,如湖泊和河流,这是通常被称为“零排放”的要求。而城市所产生的废水和工业废水要把水中的污染物处理到特定极限,然后排放至小溪或河流,但养殖场不采用处理废水排放标准的做法,将其作为养分供作物、果蔬生产施用。(4)州一级制定的法规一般严于联邦制定的法规。1968年,加州健全了州法律,规定地面水免受营养物、沉积物、病原微生物污染;地下水免受盐分和氮化物如硝酸盐的污染。政府通过许可制度来指导养殖者,粪便要用于农田和草地。污水绝对不能排入地表水,还田也不能污染地下水。(5)针对空气污染问题,1955年联邦出台的关于污染的规定没有涉及到农田空气。2004年加州出台了4550号法,主要对细微颗粒物(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加州SB1383法对甲烷排放进行规划,规定2030年比2013年减少甲烷排放40%。(6)美国不仅有完备、详细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养殖户的粪便收集、贮存、利用;还有完备、有力的执法体系。加州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调解加州奶业环境问题;养殖户的法制意识强,自觉遵纪守法。
3.3 保障到位
(1)美国国家、州和地方机构实施资源保护合作,评估自然资源需求,设立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支持和鼓励私人土地所有者/经营者采用环境和资源保护措施。国家层面由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和农业服务局(FSA)负责。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最早成立于1935年,在各州县设有分支机构,现有职员13000人;农业服务局最早成立于1933年,全国拥有2500个现场服务中心。州立层面由各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负责,县级层面由地方机构土壌与水保护区(SWCD)负责,现全国有土壤与水保护区3000个,职员7000人。(2)美国政府给动物养殖企业提供资助的一个基本渠道是美国农业法案(FarmBill)资源保护和环境项目中设立的环境质量激励项目(EQIP),确立于1996年《联邦农业促进和改革法案》规定中。项目的首要目标就是为生产者实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环境质量的双重目标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1997的项目资金仅为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72.5亿美元。这些资金被用来资助农民投资进行水质、土壤和其他环境要素的保护项目。为CNMP提供资金成本分摊和技术援助,其60%的资金都是为畜禽养殖场预留。项目补贴额度较高,可达到成本的75%,而且对社会弱势群体、有限资源、初始经营者和复员军人经营者补贴可高达90%。在EQIP项目资金资助的领域中,畜禽粪便污染防治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除了工程性支持外,教育和培训也是重要的支持手段。(3)美国农业成功的一大秘诀在于其先进的农业科技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模式(RDP模式),该模式在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之间建立了有机连接,使农业科技研究能切实为实际生产服务,最新农业科技能以最快速度推广到生产领域。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对隶属州立大学的农业科研所和农技推广站拨出大量经费,州立大学代表政府负责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工作,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建立起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相较美国其他农业大州,加州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方面更胜一筹。
4 由美国经验得到的对加强畜禽粪污污染防治的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水环境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畜禽养殖不断走向规模化的进程中,美国经验对于我国防治畜禽污染、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具有较高的启示意义。
4.1 更新观念
(1)在畜禽粪便、粪污问题上,我国和美国在理念上有根本区别。我们将其作为污染物,检测指标也是COD、氨氮等污染指标,而美国将其作为资源,制定养分管理计划,检测指标是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指标。对待畜禽粪污,他们只有利用的概念,没有处理、达标排放的概念。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首先应从种植环节考虑如何施用畜禽有机肥,如何与养殖结合,齐心协力推动农牧结合,促进绿色发展。(2)我国2014年颁布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之前的政策,多属于限制性政策,经济激励因素较少;原则性规定较多,可操作性规定较少;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界定不明确;对畜禽污染物的管理重点集中于排放管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执行难度很大。《条例》的主要意义在于让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发挥其作为资源的本来作用,从根本上消除由于资源浪费导致的污染。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经验,深入贯彻条例,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
4.2 推动种养结合
(1)我国由于化肥增产的比较优势、耕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使养殖与种植无法有效衔接,造成了畜禽粪污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据调查,全省真正实现种养结合粪便就地就近还田的比例在20%~30%。充足的畜禽粪肥资源与仅有1.4%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地力现状形成了较大反差。据资料,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作物产量70%~80%靠基础地力,20%~30%靠水肥投入,而本省耕地基础地力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低20~30个百分点。(2)目前在种养结合上,不光是种植者、养殖者脱节,种植和养殖、环保管理单位、科研教学单位结合也不紧密,没形成合力。应当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研究和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并采取措施保障其有效实施,为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推进我国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制定有机肥生产利用激励、补贴等政策,提高粪便肥料化利用积极性,把畜禽粪便肥料化、推进种养结合作为畜禽粪污处理的主推模式。同时,还要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置前置条件:以地定养,没有地不能养,构建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行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创造条件。对暂时不具备农牧结合条件的,可能仍然要采取沼气工程、达标排放等处理利用方式。
4.3 强化技术服务
无论在控源减排、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还是在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方面,本省缺乏专门研究、推广和服务力量,造成单位产品粪污产生量多、粪污处理不彻底、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畜禽养殖污染监测和治理的标准、方法、技术难以满足需要,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1)加强科技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研究集成一批控源减排、清洁生产、高效堆肥、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编制、粪污利用环境风险防控等技术。(2)建立技术联盟。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各方力量组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对场舍建设、饲料生产、饲喂方式、粪污处理、农牧结合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组装配套。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3)加强技术推广。通过示范、培训等多种方式,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利用三个环节,加快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通过人才引进、交流合作、技能培训,尽快建立一支与粪污处理利用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过硬的CNMP技术服务提供者队伍。(4)形成合力。环保部门,应转变观念,要从注重达标排放转变为做好资源化利用,重点加强向水体排放的监管。畜牧兽医部门要做好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农业部门应从目前单纯的测土向全面推动测土、测肥(畜禽粪肥)、测作物养分的角度转变,推广畜禽粪肥和灌溉用水“水肥一体化”技术。
4.4 健全法规标准
(1)美国在畜牧发展和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方面普遍都建立了配套的政策、法律和标准,也建立了各项行动计划。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工业污染源,在农业非点源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排放标准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缺位。(2)应结合美国的经验,全面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部门职能,落实预防措施,配套完善综合利用与治理设施,细化激励政策,明确法律责任,全面做好畜禽粪污处理,有效预防环境污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粪污肥料化就地就近利用、农牧结合作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健全畜禽养殖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4.5 加大支持力度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自2000年以来的记载,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在1.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其环保投入基本都在2%以上。近几年,各级财政在畜禽污染治理上的投入较少,远不能满足粪污处理资金需求。金融部门的信贷积极性不高,已有的沼气发电并网和补贴政策难以落实,导致粪污治理设施设备配套不全、运转困难。而且历史欠账较多,主要表现在,养殖场内部设施设备工艺落后,如长流水饮水,水冲粪、水泡粪工艺多,雨污混流,粪污贮存不符合防渗、防雨、防溢流要求,粪污处理利用设施不配套等,填平补齐改造投资需求量大。而畜禽养殖比较效益低,大多数场户无力对污染治理进行投入。因此需要采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和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对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便资源化设备和工程进行补贴,对养殖农户进行培训等。
5 本次培训班特点
5.1 重点突出
(1)围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主题,先后在2所大学、2个奶牛场、2个活禽市场、1个奶山羊场、1个马术训练中心、4个农场(其中1个综合性农场)、2个动物园、1个国家机关、2个肉牛肉羊场等多点进行培训学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动物科学院教授,deannmeuer博士给学员系统讲解了加州奶业发展情况,奶牛粪污管理法律框架;废弃物管理计划和养分管理计划;美国牛粪处理技术类型、牛粪处理技术方案评估及实际应用效果;美国畜禽粪便用于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管理实践、技术及决策支持体系等内容。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马术训练中心,主任助理kate详细介绍了中心运营和马粪种植蘑菇情况。在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育服务中心,牧场地管理专家nickgallagher给我们介绍了该中心促进粪污处理利用的职能和相关补贴政策、补贴程序、种养结合比例等。在RosaBrothers奶牛场,奥利•罗莎经理给我们作了奶牛粪便处理、禽畜粪便处理的经验及趋势报告,带我们参观了奶场水冲粪、粪污二级沉淀、污水循环利用、粪水一体化还田现场。这种低成本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方式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有机奶牛农场,加州办公室畜群卫生主任布莱恩•迈克菲给我们简要介绍了加州有机奶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免加工有机原奶的生产销售情况和奶牛轮牧、水冲粪污直接灌溉草地情况。在daddino's养鸡场和Vang's养鸡场,两位牧场主给我们介绍了活禽市场经营情况,尤其是鸡粪经发酵作为饲料喂猪的情况。在Bissell有限公司Bissell总经理介绍了农场经营状况及肥料来源。在eldorabusickrossi农场,种植葡萄120英亩,农场主介绍其有机肥和化肥也都是买的。在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农业系的教学实习农场,经理大卫·希尔波达带我们实地参观了农场的生态系统建设,弗雷斯诺农场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理现场。该场粪污经二级沉淀分离,固体好氧发酵、液体在氧化塘静置6个月还田。固体和液体有机肥都实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在猫之天堂–猫科动物保护区,项目负责人DaleAnderson介绍了猫科动物粪便独特的利用方式:经加工撒播在农田或园地周围,利用其气味驱离其他野生动物的进入。在雷斯诺Chaffee动物园,动物园管理员、教育家Burleigh介绍了园中动物粪便的处理情况。多数动物的粪便被种植者收购去用于果蔬种植。他们开发大象粪便造纸,用于制作笔记本和儿童画册,提高儿童、家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2)通过学习,了解了美国在畜禽养殖粪污方面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置、技术支撑、扶持政策等;直观看到了粪污处理利用的具体模式、工艺流程,尤其对粪肥直接还田和CNMP相关检测记录印象深刻。
5.2 内容丰富
(1)这次培训,授课老师来源广、代表性强,培训方式多样。师资队伍中有在职和退休的大学教授、牧场主、农场主、农场管理者、动物保护组织负责人,有动物学家、植物学家、教育家,还有公务员。老师们多来自实际工资部门,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事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培训方式有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互动答疑、试验示范等多种培训方式。每一次交流,都会有新的体会与收获。(2)培训内容上和教学场所覆盖面广。不仅有粪污处理利用方面的顶层设计和经验,也有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方面的内容;不仅有传统养殖业种植业,还有马术训练、大杏仁葡萄等特色产业;不仅有畜禽养殖企业,还有活禽交易市场;不仅有学校、企业,还有政府机关。(3)在养殖生产方面,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牧场注重软件建设。参观的几个奶牛场,有的“牛舍”都没有房顶,花在设施设备上的钱似乎也不多,但多数有自己的牧草地,都自费进行DHI测定、粪便土壤养分检测。与其做法相反,山东省有些奶牛场,场房设备等硬件设施非常好,但对DHI测定、粪便的综合利用、粗饲料的质量等却重视不够。从硬件设施看,我国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在经济增长中,增加资金、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是有限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是无限的,只有通过提高生产率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率除了技术的创新还有制度的创新,我们应该从这些软件建设上下功夫。
5.3 事半功倍
(1)畜禽的粪便处理离不开畜禽养殖,在学习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同时,同时对奶牛生产、猪禽生产、养马及马术、畜禽疫病防控的部分技术也进行了学习了解。我们了解到,在美国马术产业方兴未艾。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畜牧专业有200学生,其中学马专业的有四五十人,占到20%以上。马专业有8~10个教授,每个教授负责2~3个项目。该校马术训练中心占地22英亩,饲养马70多匹,其中学校自有20匹、客户寄养50匹。寄养饲养费收费标准是,有马厩的每月415美元,没马厩的每月200美元。该中心经营状况良好。目前,山东省马场、马术俱乐部、马车等涉马企业有120多家,有一定基础,完全可以将马术业作为一个新产业、新业态来壮大,拓展其产业链价值链。(2)在加州有机牛奶生产牧场中,有1家特殊企业,其生产的原奶只经过过滤、快速降温至3~4℃两个环节直接销售,而无需经过消毒处理。该场从1998年开始做有机奶,现有产奶牛550头、干奶牛170头、小牛约480头。奶牛主要是放牧饲养,并补充有机精料。其原奶细菌总数小于500,标准是1.5万;大肠杆菌小于5,标准是小于700,3~4℃保质期14d。其鲜奶、奶酪、酸奶都是原奶做的。普通巴氏奶的价格是每加仑3.9美元,有机奶一般6美元,这家原奶有机奶卖到18美元。全加州有600个客户,每个星期送一次。(3)戴维斯布鲁斯奶山羊场饲养的奥柏哈斯里(oberhaslis)奶山羊,5岁成年公羊体重300磅,母羊50磅配种,成年体重100磅。母羊产奶量最高可达3200kg。(4)美国的许多养殖场就建在交通干线路边,门口也没有防疫消毒设施,但很少发生大面积的传染病,并且生产水平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烈性传染病净化彻底。在疫病防控上,把消灭传染源作为第一道防线,与我们特别注重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不同,疫病净化需要捕杀染疫畜禽,一次捕杀看似损失很大,但从长计议,今后节约的资源要比捕杀的损失大得多。
5.4 珍惜机会
(1)参与此次培训的成员全部是60后,都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4人、副高3人;来自省级技术推广部门2名、市级技术推广部门3名、职业学院教师2名;男同志5人,女同志2人。(2)赴美前,省畜牧兽医局邀请省外专局董处长进行了出国培训,省局和省外专局领导在学习、保密、安全、礼仪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团组实行团长负责制,建立了团组集中统一行动制度,并在外部联络、课程安排、行程计划、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安排和周密布置,为本次培训顺利出行、认真学习、平安归来奠定了基础。全体团员自觉遵守纪律、尊重当地风俗、严格自身言行、展示良好形象,在培训考察中始终以祖国荣誉为先,以遵守纪律为先,以友好交流为先。团长、秘书长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各位团员团结互助、密切配合,创造了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团队气氛。(3)大家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坚持增长知识与丰富实践相结合,开阔视野与拓展思维相结合,增强素质与提升能力相结合,力求获得“真经”、不辱使命。培训期间,各位学员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和发言,在几乎每堂培训课都超时的情况下,仍感觉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在回宾馆的路上、茶余饭后、散步的时候,总结研讨当天的学习内容成了习惯和必然,大家谈感受,谈收获,谈启发,体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意识。(4)大家课堂学习,课后消化,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总结当天的学习收获和体会,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还通过“赴美团组”微信群分享自己的感悟,秘书长认真总结大家的意见及时填报培训日志。每到一处,都与对方交换名片,留下联系方式;递上学员们自掏腰包购置的纪念品;介绍我省的人文地理景观和经济发展情况;对一些专家提出了来华邀请;事后,给结识的新老朋友回信,或是表示感谢、或是对没弄懂的问题进一步请教,增进了与外方人员的感情和友谊。
6 学习成果应用计划
6.1 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推广
团组培训结束,但团组活动没有结束,团长要求大家认真梳理总结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包括加州的农业、畜牧业发展情况,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情况,美国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体会,制定成果应用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传播,争取将美国更多的先进适用技术在山东省落地、开花、结果,省畜牧总站今年举办计划3次培训班、研讨会推广美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
6.2 加强学习成果转化和典型培育
学习总结会上,大家纷纷表态,将结合本职工作,每个人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不低于100人,每人指导培育2~3个示范典型,适当时间通过举办现场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扩大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高粪污处理利用水平。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两位老师还表示,将根据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学的马术俱乐部参观,对今年新上的马术专业,重新规划,加快培养养马和马术人才,提升学院竞争力,争取为山东马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快推进山东畜牧协会畜牧装备与环境工程分会换届和山东畜禽废弃物创新联盟成立。
此次培训圆满成功,特别感谢省外专局、省畜牧兽医局、省外办的领导关怀支持和有关人员的具体指导、帮助。今后,全体学员一定把学到的先进知识和管理理念与方法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大胆创新,努力工作,为建设生态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02–28)
S851.2+4
C
1007-1733(2018)06-0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