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8-03-19郭珍磊尹晓娟
郭珍磊 尹晓娟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 安徽 蚌埠 2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担当态度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标志,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其责任对象承担任务的自觉态度和情感体验,[2]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品质,主要包括对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等的责任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一种内在、静态的心理状态或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外在的、动态的社会责任行动,[3]具体内涵包括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意志、社会责任信念和社会责任行动五个维度。“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
第一,社会责任认知是前提。社会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行为产生的前提,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第一要素,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需要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时,才能萌发出社会责任需求,进而形成社会责任意志和信念,最后上升为相应的社会责任行动。
第二,社会责任情感是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是社会责任行动产生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化,社会责任情感会进一步强烈,对社会责任形成认同感,催化社会责任行动的产生,随着社会责任行动的产生反过来深化社会责任情感,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第三,社会责任意志是关键。社会责任意志是大学生在做出行动选择时所需要的毅力和自控力,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如果缺乏责任意志,大学生在面对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时就会畏缩不前,甚至选择放弃,因此,社会责任意志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键部分。
第四,社会责任信念是核心。社会责任信念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高级形式,它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是深刻的社会责任认知、强烈的社会责任情感和坚韧的社会责任意志的统一,能够将社会责任要求自觉地转化为社会责任行动。
第五,社会责任行动是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动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和担当,它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否形成以及强弱的实际表现,是社会责任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的外在体现,通过社会责任行动进一步促进社会责任认知。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前高校的教育对象主要为95后的大学生,他们自我观念明确,深刻地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并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爱国热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渴望在参与活动中展示个人才华,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特征。但仍有不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他们在社会责任认知上出现了偏差,重视个人和家庭利益、轻社会和集体利益,功利思想过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日常的公共行为上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担当,总体上呈现出“知、情、意、信、行”相互割裂的问题,社会责任感不断弱化的趋势在部分学生中日益凸显,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或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朋辈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忽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个体的性格养成、能力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至关重要。[4]当前95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优越,成为了家庭的核心,家庭教育产生了一定畸变,导致了他们的道德品质从生长的最初阶段就缺乏。家长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剥夺了孩子们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的思想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担当的勇气。一些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教育功利倾向严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他们道德责任品质的培养,淡化了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此外,部分家长综合素养不高,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法做到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甚至有道德失范的问题出现,给子女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高校缺乏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仅是对社会责任认知的过程,需要通过社会实践予以强化对社会责任的认同,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接受社会道德规范,获得真实的社会责任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但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缺乏科学规范的机制,社会责任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课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思想政治课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政课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评价考量体系,不能准确的评定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3.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等,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塑造和形成阶段,因此很容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受市场经济逐利性的影响,他们在做出社会责任行为选择时往往最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很少关注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变得自私自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出现了大爆炸,新媒体和传统媒介充斥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海量的信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繁杂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过滤能力,因此很容易被国内外负面信息所蒙蔽,产生消极腐败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此外,随着西方的文化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对国家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甚至质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盲目崇拜西方社会制度,导致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弱化。
4.朋辈群体的消极影响
朋辈群体对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似、学习任务和成长目标相近,相互之间容易获得理解和支持,对一些问题相互交流沟通容易达成心理共识,从而形成群体内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朋辈群体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情况、情感的认同程度以及责任的担当表现决定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在高校中,朋辈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关键行为容易受到群体内某个核心学生的影响,当他在面对社会责任义务时,作出偏离正常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群体内其他成员容易受其影响并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朋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5.学生自我意识障碍
当代大学生从小备受家庭和社会关注,他们往往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但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大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角色转变的要求,对社会责任需要的认识缺乏理想的思考,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远大而崇高的社会理想。同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有时看待问题较片面,往往容易走向极端, 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不能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5]导致他们看待社会问题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透过现象看问题本质,往往使得他们陷入自我意识的障碍,产生心理矛盾冲突,因此在社会责任意识上困惑明显增多,缺乏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和动力。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具体路径
1.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提升社会责任认知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决定了课堂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渠道,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强化对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施社会责任教育的重点课程,高校应该重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加强社会责任专题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认知,重点解决学生自我意识上的障碍,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此外,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转化为社会责任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促进认知,实现良性循环。
2.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营造社会责任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进行大学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载体,分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容校貌、校纪校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高校应积极构建社会责任教育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责任教育蕴含其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中隐性教育作用。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会责任教育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广大学生置身于社会责任教育之中,例如:围绕“社会责任感”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主题团日、文体比赛、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开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承诺签名、宣誓等,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在社会责任感宣传上,要通过协调校报、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舆论途径,围绕“社会责任感”,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广泛宣传,特别是学生群体中涌现出来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恰当地运用好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宣传过程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防御西方错误的价值观念,营造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氛围。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社会责任认同
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本质是实践,学生在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责任,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选择积极的行为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这才是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最终目的。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高校应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6]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亲社会”的实践行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了解社会形势和需求,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在社会服务中获得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社会责任行为产生认同感。
当前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类型主要为服务型,通过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调研等公益性活动,在实践中奉献他人,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提升责任品质。通过社会实践服务,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树立了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态度,不断的将社会责任认知内化为社会责任信念,进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为学生们搭建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平台,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使其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4.建立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规章制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途径,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测评,客观的评价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及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一方面,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方面进行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对于不愿意担当社会社会责任或履行社会责任不力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进行责任追究,予以处罚,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形成奖罚分明的社会责任激励机制。例如:安徽省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中,通过设立社会责任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的社会责任学分选修情况存入个人档案,获得社会责任学分的基本合格要求为:每生平均每教学周的社会责任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社会责任学分实质上是一种评价监督制度,它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自愿奉献时间和智力、体力、技能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行为的测定和评价,通过制度的约束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08/c1053-28935842.html,2016-12-08.
[2]丁文敏.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
[3]魏进平,冯石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4):153-160.
[4]张瑞.大学生责任教育新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89.
[5]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32(2):185-189.
[6]王继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9-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