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维生素A、D缺乏症的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2018-03-19李云鹏
李云鹏
( 黑龙江省黑鱼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 黑鱼泡 154700)
维生素A缺乏症是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维生素A可维持视觉、上皮组织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还可以促进食欲和机体消化功能,提高机体对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抵抗力,提高生长率、繁殖力和孵化率。因此,缺乏维生素A时黏膜、皮肤上皮角质化,发育生长受阻,孵化率降低,并破坏多处组织黏膜的完整性。
1 维生素D缺乏症
病因: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缺乏是该病发生的原发性因素。某些疾病造成机体对维生素A吸收不良。当鸭、鹅患有寄生虫等疾病时,可以破坏肠黏膜上的微绒毛,造成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能力减弱。当胆囊发炎或肠道发炎时也会影响脂肪的吸收,这种情况下维生素A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大群亦可发病。饲料中维生素A由于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湿热、霉变及不饱和脂肪酸、混合饲料储存时间过久而造成维生素A活性降低或失活。此外,由于维生素A、维生素E有协同作用,当维生素E缺乏或受到破坏时,维生素A也易受到破坏。
症状:雏禽维生素A缺乏时,表现为严重的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增加缓漫,甚至不再增长。患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鼻腔流出黏液性鼻液,久之形成干酪样物质堵塞鼻腔而造成呼吸困难。骨骼发育障碍,两腿变软,瘫痪。喙部和腿部黄色素变淡。眼结膜充血、流泪,眼内和眼睑下积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造成角膜混浊,继血角膜穿孔和眼房液流出,最后眼球内陷,失明,直至死亡。成年鸭、鹅缺乏时多呈漫性经过,抵抗力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产蛋量明显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孵化率降低,死胚增加,弱雏较多。公鹅性机能减退。
病理:以消化道黏膜上皮角质化为特征性病变。鼻腔、口腔、咽、食道黏膜表面可见一种白色小结节,数量较多,不易剥落。随着病程的发展,结节变大并逐渐融合成一层黄白色的伪膜覆盖于黏膜表面,剥离后不出血,黏膜变薄,光滑,呈苍白色。在食道黏膜溃疡灶附近有炎性渗出物。肾脏呈灰白色,肾小管充满白色尿酸盐,输尿管扩张,管内积有白色尿酸盐沉淀物。
预防:首先要保证日粮中有足够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鹅可适当添加青绿饲料、胡萝卜、黄玉米等,必要时可在鸭饲料中加入鱼肝油或维生素A等添加剂。
治疗:当禽群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时,应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入8 000~15 000 U的维生素A,3次·d-1,连用2周。由于维生素A在机体内吸收很快,疗效显著。
2 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是鸭、鹅钙、磷吸收和代谢障碍,骨骼、蛋壳形成受阻,导致雏鸭、鹅出现佝偻病和缺钙症状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D在鱼肝油中含量较丰富,在动物肝脏和禽蛋中含量亦较多。
病因: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较多。① 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少,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生长发育需求;② 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以2∶1为最佳,比例不当时会增加维生素D的需求量;③禽舍日光照射不足,雏鸭、鹅每日有11~45 min日晒就可防止佝偻病的发生,若日照不足,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④机体发生其他疾病,造成消化机能障碍或肾损伤,脂肪性腹泻等也可发生该病。此外,当鸭、鹅群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时,维生素D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症状:雏鸭、鹅发生该病多在约1周龄,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体弱消瘦、羽毛松乱、两腿无力,喙部和腿部颜色变淡。骨骼软、易变形,常导致佝偻,行走摇摆,以飞节着地,直至瘫痪,不能行走。产蛋鸭、鹅缺乏维生素D时,初期薄壳蛋、软壳蛋,蛋壳多孔隙、不致密,随后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种蛋孵化率降低。弱雏增多,严重者胸骨变形、弯曲,行走困难甚至瘫痪。长骨由于脱钙而质脆,易骨折。
病理变化:雏禽股骨、胫骨的骨质薄而软,跗关节骨端粗大。肋骨和脊椎连接处呈现串珠样肿大。成年鸭、鹅喙部和胸骨变软,肋骨、胸骨和脊椎结合处内陷,肋骨沿胸廓向内呈弧形凹陷。
预防:该病主要通过补充日粮中维生素D的含量或增加机体的合成。种鸭、鹅和肉鹅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糠麸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舍养的肉鸭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饲喂按照500 U·次-1,1~2次·d-1,连用2 d;或每500 kg饲料中加入250 g维生素A、D粉,连用7~10 d。保证饲料中合理的钙、磷比例含量。患病鸭、鹅应单独饲养,以防止踩踏造成死亡。对于重症患禽,可日服鱼肝油,每次2~3滴,3次·d-1,成年鸭、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0.25~0.5 mL或维丁胶性钙0.5 mL,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