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东:回款遇阻 备货缓慢
2018-03-19中国农资童玲
□《中国农资》记者 童玲
价格行情: 单位:元/吨
市场分析:
当地近期辣椒有少量用肥需求。经销商对2017年下半年肥价上涨很茫然,开始上涨时还储备一部分,持续高位后,索性不再储备,而是保持高进高出、低进低出的心态。近几年总出现淡季涨价、旺季降价现象,经销商基本无利可图,对冬储逐渐不看好,担心后期降价,很少冬储。2017年,当地水果收购价不理想,农民收益受损,经销商回款遇阻,春季备货进展缓慢。
后市预测:
今年过年较晚,春节过后春季市场将马上开始,届时经销商将集中备货,而用肥旺季也将在春节后到来,所以基层货源或将有缺口,但现阶段产品多元化,而且生产厂家多,有很多替代的肥种,农民不担心购买不到化肥,多不着急购肥。杨景红说,如果国际形势好,在当前国内供应量低的形势下,预计春节过后,到用肥高峰期,肥价会出现小幅上涨,涨幅在5%-10%。
价格行情:单位:元/吨
市场分析:
当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及少量蔬菜。在2017年下半年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下,大多数经销商不敢大量储备化肥,只有省级农资公司为保证当地的农需正常供应,会做充足的储备,但是以复合肥为主。尿素方面,因利润太低,甚至赔钱,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执行随进随销的政策。因当地目前没有用肥需求,所以现阶段基本不关注各肥种的市场批发价格。
后市预测:
当地集中用肥季节为每年的4月-5月。预计春节过后尿素价格将出现小幅下调,因为春节过后天然气供应将有所缓和,届时厂家将逐渐恢复开工。复合肥方面,因用肥季在4月份才开始,到了用肥季,肥料早已经生产出来,而复合肥在生产期间的原材料价格,无论是氮肥还是磷肥都处于高位,所以在原料价格高位的形势下,后期复合肥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价格行情: 单位:元/吨
市场分析:
当前主要是大棚土豆用肥,以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主。45%硫基复合肥出厂价在2100-2200元/吨时,大部分经销商已经储备大量化肥。当前45%硫基复合肥价格已经出现倒挂,出厂价在2600元/吨,而在当前库存充足的情况下,肥价的高涨对基层市场影响不大。虽然个别新到的货市场价格已经起来,但是因为前期低价肥库存量较大,所以新到的货基本走不动货。
后市预测:
因大棚土豆收益高,农民用肥的积极性较高。而陆地土豆收益则较差,甚至赔钱,而且陆地土豆用肥时,正值高价肥充斥市场的时间,所以2018年陆地土豆用肥量或将减少。预计3月底-4月初,甚至在此之前,化肥价格会有所回落,因为经销商都在观望,厂家库存量也较大,如果价格太高,经销商备货量就会下降,所以很多厂家会迫于库存压力而降低价格。
价格行情: 单位:元/吨
市场分析:
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是苹果,3月份将集中施用底肥,以高氮复合肥和微量元素为主。2017年苹果种植户的收益好于2016年,胶东地区一级果收购价在4-4.5元/斤,且价格较稳定,所以果农购肥积极性较高,目前春季用肥基层铺货已完成。苹果春季用肥结束前,肥价不会出现大的浮动,而且当地春季用肥铺货已经完成,短期内肥价的涨跌对当地市场没有影响。
后市预测:
当前肥料价格上涨主要是北方供暖导致天然气供应不足,气头企业开工率低造成。随着季节回暖,天然气供应也会充足,届时开工率也将恢复。目前来说,肥价走势不太明朗,而确定2018年肥价走势基本在5月份,如果价格下跌,那么2018年价格会呈下跌态势。如果5月份价格能保持住,那么2018年价或将看涨。但近两年形势多变,所以2018年价格走势不好预测。
记者点评
本周,记者对山东、山西地区的尿素和复合肥市场进行了调查采访。
赊销一直以来都是令经销商头疼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民都会等到粮食卖掉后再归还欠款。但是因为粮食价格低,加上近期很多农民听说玉米价格会在现在0.8元/斤的基础上涨至1元/斤,导致农民当前惜售的情绪很浓,所以经销商回款进展很慢,因资金不足无法打款给厂家。有经销商反映,春节之前回款情况会稍有好转,因为临近春节,农民需要钱过年,会销售一部分玉米,还有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也会带回一部分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年累月的赊欠,导致经销商收款的周期越来越长,农民的信誉度越来越低,对现款购货、还款及备货都产生了持续观望和麻木的心理。更有甚者,还有恶意拖欠的现象,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呆账。很多经销商都在思考转型,通过采取开农民会、促销、知识讲座等形式,尽量减少赊销的量,建立农民信誉度,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农民已经习惯了赊销,所以现款拿货的推行难度很大。
此外,赊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体现在劣质化肥也越来越多。因为大厂家基本是现款订货,而经销商资金不足,就会导致市场上货源不足。但是相比之下,小厂家因覆盖的地区很小,而且利润空间大,所以愿意赊销,而农民没有识别肥料品质的能力,加上小厂家的化肥价格略低,所以就会选择小厂家化肥代替大厂家化肥。但是小厂家的化肥很多都是偷减含量品质低劣的化肥,所以最终受害的还是农民。
还有经销商反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转嫁给零售商和经销商,造成恶性循环,经销商资金链断裂,生存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