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余时间成为高中数学创新学习方式的“试验田”
2018-03-19江苏省仪征市第二中学陈志刚
江苏省仪征市第二中学 陈志刚
进入紧张的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学习量与学习难度骤增,让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感到时间不够用,课堂短暂的45分钟仿佛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很多教育者就会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利用起来,通过课外作业或者课外活动的形式,开拓更多的学习方式。但受传统理念束缚,本来就“珍贵”的课余时间却往往被千篇一律的“题海”占据,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失去了课外活动的意义。为积极倡导新课改提出的创新教学的理念,改变传统高中数学学习方式,教育者不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尝试,还应关注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进行了全面解析。
一、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课余时间本身就是属于学生的,他们对课余时间有着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练习,学生内心是抗拒的,而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们一板一眼地做着枯燥的练习,其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尤其是这种纸笔计算和抄写论证,并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为了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同样也能够提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应综合读、算、写、画、唱、学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多样化问题设计,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完“正棱锥”之后,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喜欢的任何方式对“正棱锥特征”进行总结,可以从整体上将正三(或者是正四、正五等)棱锥用笔画出来;也可以亲自动手做一个模型;还可以用文字和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这种多元化的选择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发展的平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在已有基础和经验上去尝试用各种方式对“正棱锥”进行解读,有的学生居然用计算机的画图功能做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几何体,并配上了详细的文字介绍,让老师与其他学生大为赞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为学生打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课余时间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们可以去研究、思考,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甚至与其他一些学科联系起来去深入理解,不但能够强化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能让学生们做到多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失为一条创新课余学习方式的新思路。如学习完“概率”之后,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玩投硬币、扑克牌等小游戏,让他们尝试着对概率进行测算和统计;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家人一起对“彩票概率”问题进行讨论,把讨论过程中收获到的一些“意外之喜”带到课堂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尝试对“蒙提霍尔问题”进行解答……这些看似与课本完全脱离,但实际却与数学知识有着重要关系的内容,会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数学完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与计算,而是快乐与知识共存的全新体验。
三、为学生开辟一面“数学墙”
课余时间应该是由学生来进行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延伸与补充,课余时间的学习方式应该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高中生,逆反心理的加重,使得强压式训练会遭遇更强势的反弹,反而是自主选择的空间越大,他们的积极性越高。所以可以在教室给学生们开辟一面“数学墙”,将一些数学题写在墙上,学生们可以随时练习,并可以对题目提出任意命题,自己求证,也可以留给他人求证,让所有过程都跃然“墙”上,供学生们察看,从中获得灵感,提供再创造的动力与源泉。如在“墙上”写下一题:“如图1所示,一条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其相交于点P和Q,经过抛物点顶点和点P的直线和准线相交于M点,求证MQ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然后让学生们把该题作为背景进行命题的变更,并可以多人进行证明。仅一天时间,就在“墙上”出现了很多新命题,有证明过的,也有待证明的,甚至还出现了伪命题、错命题。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需要自己或者他人来解决,这对出题和答题人都是一种很新颖但又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所以学生们的参与度都很高。“如果MQ与x轴平行,Q、F、P三点一线,那么就会有M、O、P三点一线。”“如果MQ与x轴平行,M、O、P三点一线,那么就会有Q、F、P三点一线。”这样从“逆命题”角度提出的问题,还有同学进行了简证,而第二天不出意外的又有了新命题,第三天、第四天……在学生们积极的努力探究下,“墙上”有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其中每一个命题、每一次证明都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也体验到了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图1
新课改一再强调要创新教学方式,让高中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实现数学能力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发展,这种创新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可以将课余时间作为改革的“试验田”,为高中生探求更新颖的学习方式。
[1]王小邦.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00248-00248.
[2]陈青山.刍议高中数学数列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7).
[3]李毅.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分析[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001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