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粮中非常规原料的使用与风险管理
2018-03-18蔡建成
蔡建成
(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黑龙江 兰西 151500)
非常规饲料原料是指在饲料配方中较少使用,或者对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了解较少的饲料原料,其是一个相对概念。本文所指的非常规饲料原料包括:传统农作物改良产品;非常规农作物;来自于生物燃料、食品工业副产品和粮食加工副产品。
1 营养
在猪饲粮中采用非常规饲料原料,在改善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风险因素有多种:营养方面,如养分变异性和常量养分含量较大范围的变化;化学方面,如化学残留物;生物学方面,如霉菌毒素和抗营养因子;以及其他一些对猪肉质量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因素。
一些欧盟国家(如荷兰)严重依赖于非常规饲料原料。非常规原料的使用,在扩大饲料原料来源的同时,也会导致常量养分,尤其是非淀粉多糖(NSP)和蛋白质的变化幅度更大毫无疑问,选择不同的能量评价体系会改变饲料的相对能值在能量评估方面,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体系高估了能量对维持和生长的贡献,而净能(NE)体系评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原料能值。目前,已有诸多饲料营养价值表被公布。自1970年以来,荷兰的饲料行业已经采用了净能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料来源多样化所带来的风险。
在不同国家、不同研究人员之间,所采用的能量评估方法的不同会影响到研究结果。通常情况下,一些新的副产品(如玉米DDGS、小麦DDGS)作为被测试原料,配制等DE或等ME的饲粮,用梯度法评价其有效能值。毫无疑问,这种方法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其原因是采用等DE或ME为基础配制饲粮时,使用高纤维或高蛋白原料会降低饲粮的NE值。但最终结果是会将生长性能的下降归因于这种被测原料,而不是所采用的饲料能量和氨基酸质量评价体系。
在欧洲,普遍认为获得非常规原料准确的NE预测值至关重要,这可以确保采用非常规饲料原料或副产品时,动物能取得相似的生产性能。然而,事实上,采用NE体系配制猪饲粮来评定非常规原料的试验研究或发表的科学文献很少。仅有的一个例子是,在法国的一项研究中,用NE和可消化氨基酸配制饲粮,当双低菜籽粕用量增加到18%时,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也没有影响。在北美,当饲料中使用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如无单宁蚕豆)时,如果采用NE体系配制饲粮,可以减少非常规原料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因此,采用合适的饲料能量评价体系对成功使用新的饲料原料至关重要。
与饲料原料相关的最大风险是农作物固有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改变,其原因是农作物受农艺、天气、收割时间和贮藏条件的影响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对于副产品和次级品,加工工艺是导致营养成分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猪饲粮中使用DDGS的主要风险之一是质量不稳定,尤其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因为烘干处理可对赖氨酸造成破坏。饲料热处理过度造成蛋白质破坏早已为人熟知,DDGS中赖氨酸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已经被确认。除了热损伤,在提取油料种子中的油时,采用不同的提取技术(溶剂抽提、螺杆压榨、冷压),也可能导致饼粕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油脂残留,因此其能值存在很大差异。
2 其他风险
使用非常规原料的另一个风险是化学残留,尤其是一些来源不明或有害的残留物质。最糟糕的情况是在饲料中使用了被聚氯联苯(PCB)/二噁英污染的原料。目前已证实猪可通过饲料接触到少量的这类残留物。PCB等残留物能够沉积在猪肉中,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发生三聚氰胺污染的原料进入宠物食品和人的食品,这可能是通过预先污染了猪饲料而引起的,在我国一度曾是行业潜规则而人为添加。这些事件表明,在饲料业中严格执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预防措施和即时召回程序的重要性。新的副产品,如粗甘油也可能含有残留物,因此也应仔细监测。具体来说,粗甘油可能含有残留的甲醇,甲醇残留水平高时,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呕吐、失明或胃肠道的问题。
霉菌毒素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农作物中产生,因此也同样存留在其副产品中。一些霉菌毒素对发酵和干燥处理抵抗力较强,因此不易灭活。事实上,在一些粮食加工(如乙醇生产)过程中,由于淀粉的去除,呕吐毒素(DON)在副产品DDGS中的含量会增加3倍。和原料相比,除DON外,DDGS中其他一些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也增加了。虽然一些研究表明,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可能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也应克服毒素含量偶尔升高这一风险,因为DON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可能会严重影响生长和繁殖性能。了解原料谷物的地理位置来源等相关信息,并与谷物生长与收获时期的温度、湿度等农艺条件相结合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乙醇生产中的粮食及其副产品DDGS中DON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