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应对
2018-03-18
猪呼吸道疾病不仅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养猪场的一大顽疾,而且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给养猪场造成的损失也日益显示得越来越突出,分析猪呼吸道疾病在养猪场中频发却得不到彻底根治的主要原因,则重点在于以下四点:一是诱发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复杂,原发性感染疾病、继发性感染疾病以及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猪呼吸道疾病危害,且发病猪多呈混合感染;二是养猪场的管理与环境因素成为了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重要诱因,如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猪舍内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内粪污未及时清除、卫生条件过差、消毒不严;猪舍内湿度变化过大;饲喂猪群的饲料单一,导致猪群营养不良以及其他降低猪群抵抗力的因素等,均成为了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诱因;三是一些养猪场对猪群的保健预防措施不当,以致保健预防效果欠佳,有的甚至保健预防失败,从而增大了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几率;四是一些养猪场一旦发生猪呼吸道疾病,在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众多而又复杂的情况下,难以分清主次,给正确地诊断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增大了难度,以致治疗方案的针对性不强,疗效欠佳。鉴于此,养猪场要有效地应对猪呼吸道疾病频发,必须分析了解其导致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原因,正确地判断猪呼吸道疾病的类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引发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原因分析
1.传染性因素。养猪场在猪的一些疫病(尤其是猪口蹄疫)流行时,由于其病毒的变异加快、毒力增强等因素,致使猪口蹄疫的发病时间延长,以致患猪发生心肌炎症状的现象增多,死亡率增高,从而也就增加了多种病毒和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侵袭机体的机会,当猪群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其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就容易被激活,则易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此外,从外场引进种猪或仔猪,未能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或隔离时间不足,其病原未完全净化,则也易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
2.饲养管理因素。猪群在饲养管理不良的条件下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重要原因,如一些养猪场给猪群饲喂干料,导致猪舍内粉尘增多,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内粪污未能及时清除、卫生条件过差、消毒不严,密闭的猪舍内潮湿、通风不良,导致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当猪舍内氨气浓度大于50 ppm,二氧化碳含量高于0.2%时,则易造成猪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增加,从而则易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
3.原发性感染疾病。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原发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体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伪狂犬病、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猪流行性感冒等,尤其是猪支原体肺炎在养猪场中的感染率增高,几乎对所有的猪群均有感染,尤以仔猪断奶期和保育期则表现得更加盛行。
4.继发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等。
5.寄生虫感染。主要是由猪的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在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一般在猪的生前可检测到猪粪便中的虫卵,而死后剖检可在气管、肺脏、肠道中发现虫体而得以确诊。
二、正确判断猪呼吸道疾病的类型
由于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病因众多,正确判断猪呼吸道疾病的类型,是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的关键。因此,根据引起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病因分析,一般可分为单纯性感染和混合性感染两种,其单纯性感染猪呼吸道疾病多是由一种病因感染所引起,其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猪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患猪的总体死亡率却并不高,但猪呼吸道疾病频发却严重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而混合性感染猪呼吸道疾病则多是由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Ⅱ型、寄生虫等多种病因混合感染所引起,其发病症状则主要表现为:患猪发病急促,且呈急剧性腹式呼吸,并表现高度的呼吸困难,皮肤及其可视黏膜发绀,且持续性发热、采食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出现拒食现象,其患猪的死亡率较高。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1.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养猪场应根据不同猪群的营养需要,合理地供给猪群营养全面且均衡的饲料,以保证猪群生长发育的需要。与此同时,在猪群的管理上,应将不同猪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减少不同日龄猪群混群饲养,并尽可能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经常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注意猪舍内的保温和通风换气,尽可能降低猪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以改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实行养猪生产各阶段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从而减少或避免猪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会;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次数,以降低对猪群的应激刺激。
2.坚持自繁自养防范隐性感染猪带入病原菌。坚持自繁自养是防止猪呼吸道疾病隐性感染猪带入病原菌的关键措施。养猪场需要引种时,应到无疫区的种猪场引种,并严格按程序进行免疫,种猪引进后应在远离生产区进行隔离观察饲养一个月以上,经检疫确定为阴性后,方可进场饲养,并建立有严格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经常保持猪舍内清洁卫生干燥,且应选择新型消毒药物做好猪舍和周围环境消毒。
3.提前做好猪群免疫预防病原性猪呼吸道疾病。病原性因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是对养猪场威胁极大的传染病,且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药物,养猪场对猪群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对猪群隐性携带强毒的检测和淘汰,以及做好消毒工作等是预防和净化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养猪场应合理地制定猪群的免疫程序,适时给猪群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圆环病毒病、猪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弱毒菌或灭活苗、猪霉形体灭活疫苗和猪肺炎霉形体兔化弱毒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猪流行性感冒、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目前尚无疫苗可供使用,应加强对猪群的隔离消毒,不从有疫源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同时应注意猪群的保温防寒,搞好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注意消灭蚊蝇和吸血昆虫,从而防止吸血昆虫对猪群的叮咬而传播疫病。
4.防范猪霉菌毒素中毒诱发猪呼吸道疾病。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根据霉菌毒素形成条件和规律,控制好饲料的湿度和储藏的温度,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及时发现霉变饲料,以尽可能减少使用霉变的饲料饲喂猪群;如一旦发现饲喂猪群的饲料遭受霉菌毒素污染,应立即停用霉变饲料,并改用其他新鲜饲料;对于发生不同程度的饲料霉变,可在饲喂猪群前进行过筛,并将毒素最为集中的碎粒、虫蚀粒剔除掉,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和处理剂(如霉毒净、改性蒙脱石等),以利于吸附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毒素,以减少猪群霉菌毒素中毒以及霉菌毒素导致其他疾病发生的机会。养猪场可在每年的2~9月,在除乳猪以外的全部猪群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因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较重,养猪场应在母猪的饲料中全年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以防范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从而降低和减少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饲料霉菌毒素诱因。
5.及时给予猪群驱虫预防寄生虫引发猪呼吸道疾病。一般仔猪在45日龄左右、架子猪在90日龄左右和育肥猪在135日龄左右这三个阶段是猪寄生虫的易感期,可适时在饲料中拌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对猪群进行驱虫;母猪则可在分娩前4周或分娩前2周在饲料中拌药驱虫,以阻断寄生虫垂直感染胎儿;后备母猪可在配种前一个月在饲料中拌药驱虫,以有效地预防寄生虫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6.建立合理的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猪呼吸道疾病。针对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养猪场可选用适量的抗生素类药物组合,在母猪产仔前后,仔猪哺乳期、保育期和育肥猪以及转群时使用,以预防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现特推荐猪呼吸道疾病预防用药方案如下:
后备母猪:可按母猪每吨饲料中加入地米考星200~400 g,在母猪配种前20 d左右给予饲喂,连续饲喂半月;或按母猪每吨饲料中加入10%氟苯尼考100 g,在母猪配种前20 d左右给予饲喂,连续饲喂半月,同时并在猪饮用的每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粉150 g,连续饮用半月。种公猪的药物预防方案可参照后备母猪药物预防方案实施。
妊娠母猪:可按母猪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00 g、强力霉素120 g、阿莫西林150 g,在母猪产前和产后各饲喂一周;对分娩前后15~20 d的母猪也可选用泰磺安、氟罗预混剂拌料饲喂。
育肥猪(2月龄以上的育肥猪):可按猪每吨饲料中拌入10%氟苯尼考120 g、支原净100 g,连续饲喂一周;或按猪每吨饲料中拌入北里霉素300 g、磺胺二甲嘧啶600 g、甲氧苄氨嘧啶200 g,连续饲喂一周。
断奶仔猪:可按仔猪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80 g、强力霉素120 g,在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一周,同时并在仔猪饮用的每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粉150 g,连续饮用半月;或按仔猪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00 g、10%氟苯尼考80 g,在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一周。猪群转栏或分群时也可参照此药物预防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