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罗山对孔孟原著的引述与演绎
——以《春鉴抄》和《三德抄》为中心
2018-03-18张宬
张 宬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江户前期(公元17世纪初,我国明末),日本学界兴起了对于中国儒学研究的热潮,其中有影响的学者在深入研究孔孟之道的前提下,重点对包括《论语》《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学,结合日本历史与思想文化实际,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崭新学派:日本朱子学,并为后世日本学人所尊崇。林罗山正是其中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日本德川时代官学——朱子学的奠定者。林罗山作为真正创立并集大成的“日本朱子学的出发点”,形成了日本朱子学京学派。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江户幕府的封建秩序,使朱子学成为当时日本的统治思想。他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先后侍奉四代幕府最高统治者。后来幕府建立了直属学府“昌平黉”,大学头的职位由林家世袭,他的家族垄断统管文教之职,占据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半江山。可以说林罗山的思想和行为对日本后世具有开创性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将中国的官学——朱子学在日本成功地推广、普及,并让统治阶层接受、推崇和采纳,林罗山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在林罗山之前,日本学界对于中国儒学的传承与研究虽然从未间断,但从系统性、关联性、传承性、典型性与创新性诸多方面考察,鲜有与之比肩者。因而,今天中国学界对林罗山的著述进行细读,一方面可以了解儒学东渡时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受容情况,另一方面,从其中的嬗变也便于我们观察儒家学说在日本的本土化的过程。
关于林罗山的研究,在日本代表性的有井上哲次郎、石田一良和源了圆等。井上指出林罗山并没有采纳朱子的理气说,石田将林罗山誉为“思想界的(德川)家康”,认为林罗山早年支持阳明的理气一元论,后来转向朱子学的理气二元论了。源了圆称林罗山为“日本朱子学的出发点”,源氏继承今中宽司的观点,认为林罗山虽没有继承朱子的二元论,但也并非简单地走向阳明的一元论。我国国内学者对林罗山的关注也不少:朱谦之将其誉为“日本文艺复兴时期的大人物”[1],龚颖详细梳理了先行研究中关于林罗山与朱熹在“理”的解释中所体现出的异同,指出林罗山的理气观是基本一致还是根本不同这一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以往的研究中重视考察其思想变化过程的一方对“理气”的内涵关注的不够,而以后者为中心的一方对理气观的发展变化不太留意。龚氏认为这两种视角都很重要,应该结合起来深入研究[2]。赵刚的日文专著从林罗山的汉诗造诣入手,兼谈林罗山与江户初期朱子学的发展,比较林罗山与惺窝,关注林罗山与家康等重要人物,用独到的史料和简明的笔触进行书写。胡勇的博士论文《朱子学新生面的开显——林罗山理学思想研究》是近年来研究林罗山理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除此之外,还有王金林的论文《程朱理学传入日本与林罗山的儒家神道观》,王明兵的论文《林罗山对“朱子学”理论的批判性发挥》从各自角度对林罗山的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
以上观之,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林罗山对朱子学的继承或批判关系上,鲜有关注其对儒家本源——孔孟原著学说的受容情况。
林罗山的代表作《春鉴抄》和《三德抄》是所著面向大众介绍儒学原理和学问的入门书籍中的名作。虽成书具体时间不详,但学界一致认为可视作宽永年间(1624——1643)刊行,即处于林氏思想成熟期的论著,整体上看,两本书文字风格平易、例证生动、说理明白清楚。本文以此二书为对象,对林罗山关于孔孟之说的承接与发展情况作一梳理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考察对象虽然是以孔孟原著《论语》、《孟子》为主,但由于林氏推崇朱子学,多以朱熹之集注为出发点进行阐述,因此本文也将涉及部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等注解的内容。
在论述智、仁、勇三德之间的关系时林罗山写道:“‘智’乃格物致知之‘知’;‘仁’乃无吾所不欲,无论贫贱富贵而不怨不艾;‘勇’乃刚且毅,不畏。三德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智中有仁勇,无仁勇亦难成大智,仁者亦有智勇,无智勇难成至仁。故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心是也’。此智、仁、勇乃圣人三德也。故《论语》中孔子之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能言是也’。智者,明理穷尽道理而知之,不疑且不惑。仁者无吾所不欲,虽贫贱而不怨,纵富贵亦合乎道理,勇者刚毅,不惧事。其气健,守义,临生死而无恐事。如此,三者分而论之,皆一心尔。智中有仁勇,无仁勇亦难成大智,仁者亦有智勇,无智勇难成至仁。故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心是也”[4]152。
林罗山开篇便言三德乃圣人之贤,首先将三德一一作定义,明确含义,又概论三德之貌,严密地阐述了三德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德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再引孔子之言,进一步说明三德之内涵,是对原旨有益的补充。林罗山并未停留在引述孔子原著的层面,进一步说明了智、仁、勇在指导修身、言行的导向性作用,三德是三位一体的格局。石田一良指出,朱子在《论语集注》中所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勇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是罗山上文的根据。
在解释《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林罗山写道:只学而不思心中疑惑不解,又思而不学心中难以平静”[4]154,是为“不求诸心,故昏而不得”[5]55,以及“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5]55。故能尽知事、理,于心判别之,则事无昏暗、疑惑也[4]154。
这里,林罗山用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原文进行了说明,使道理显得更加具体、明了。由于其论著对孔孟原文的理解多出于朱子注释,是对朱子集注的简单化、普及化的说明。而关于“三思而后行”的例子,林罗山说:昔季文子之三思而后行,孔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如此,季文子所行之事,有违道理,心有惑,故所行之事多矣[4]154。
这里林罗山没有说明季文子一例的明确意思:孔子有个弟子叫季文子,做事总是喜欢反复考虑斟酌,孔子闻听后说:“考虑两次足矣”,致使前后文衔接可能会出现有些费解的情况。朱子注:“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5]77,林罗山虽然在其书中没有采纳和写入此注,说明他并不迷信、照搬朱子之注,但对季文子的行为提出质疑,认为“有违道理”,这与朱子的“宜无过举”但实际上是暗合的,可见此处在对价值判断上,林罗山是追求与孔子、朱子的正统思想一致的。
在谈到孟子的养气论时,林罗山说:“故此孟子论勇时道‘当守志而养气也’,若能保养志与勇,则不会患陈不占之病。”[4]155在此,林罗山没有引用孟子的相关句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发动其心’”。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7]222《孟子集注》则说:“孟子曰‘志之所向专一,则气固从之,然气之所在专一,则志亦反为之动。’”此处,孟子紧接着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正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与天地之间。’”
然而林罗山并没有在自己的书中给予孟子的浩然正气说与之对应的篇幅并铺开笔墨为之宣讲,只是点到为止,介绍了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说明林罗山在论述时是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的。
在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特定时期的日本学者林罗山鲜明的阶级属性。孟子学说的重要基点是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有关“志”“气”的论说,出自对于个体的“人”的尊重,渗透着朴素的民主思想。所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深入论证孟子学说的民本观点,显然不符合林罗山所处江户前期的集权需要。阐述孔孟之道详略之间,尽显“文以载道”之文章本质特征。
在论述“五达道”时,林罗山说:“为君爱天下之人,为臣能侍君,为父怜爱儿子,夫治外,妇治内,兄教弟,弟从兄,朋友以礼而交。此五者,皆智仁勇三德之内的范畴。知此五项人伦之道者是为智。此道铭记于心为仁,能行此道为勇”。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父子之间当有亲情,君臣之间当有忠义,夫妇之间当有区别,长幼之间当有秩序,朋友之间当有信誉[4]159。
承前所述,林罗山先用具象的语言解释了五达道每项的两者之间的理想状态,其后引用了孟子的话作为补充。不难看出,比起孟子原著中对君臣和兄弟关系较为平衡的阐述,林罗山前面的论述特别地强调了君臣之节、兄弟之礼,无意或者有意中迎合了日本当时江户时代初期政治统治上固化社会阶层、要求强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需要,反映了林罗山学说的政治实用性和倾向性。
谈到“性善论”,林罗山写道:“孟子云‘性者善也’,皆此中之意。因此古今贤者,若被称‘汝乃恶人’,则必怒也。被称‘汝乃善人也’,则必乐也。然纵是恶人,其心中善恶分明也。不可知善不行善却行恶,从世之恶习而不改。若自上之教诲善者,则何时世之传习均善,故必改恶迁善也。”[4]163
林罗山由“性者善也”出发,对孟子之说作了一番演绎,首先假设了对古今贤者被称为恶人或善人的正反两种情况,其反应对应的必然是怒和喜。之后说即使是恶人也是善恶分明,不能知善不行,知恶不改。这一段较为精彩的阐述,加入了林罗山自己的主张和思考,语言生动、简单、精辟。读者从中不难发现,中国的孔孟之道源远流长数千年发展轨迹:人类思想文化结晶,是历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不断贡献、不断出新的过程。这种继承与发展超越了国界、跨越了时间,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后,林罗山引述孔子的“有教无类”[6]125,他写道:“常学则浊可变清,如回归水之本性。人亦由暗变明,由愚变智,由弱变强,由恶变善也”,在这里,林罗山是从孔子的原旨出发,基于朱子之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5]164-165所得,对孔子的原文进行了解释,用日常的例子做类比,使道理更加明晰和直观,参考了朱子的解说,但并不拘泥。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对“性相近也,习相远”[6]134的解释中:“此处所讲之性,乃人生来既有气质之性也。与生俱来之初始大抵相似,然熟习善则变善,熟习恶则变恶也。譬如染丝。染黑则变黑,染红则变红。人亦是熟习善则变善,熟习恶则变恶也。故保有本心,制血气”[4]170,先解释“性”是人生来的本性,习善恶则变善恶。举染丝为直观和普遍的比喻,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的最后一句出典“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6]130。
在谈到“仁”时,林罗山将其定义为:“仁者,爱物也”,并引《孟子》中“幼子落水”的比喻,说明人心之仁是自然而然的。随后进行了密集的引用:引述了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7]59,“仁,人之心也”[7]226,“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7]282,“仁者无敌”[7]8;《论语》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6]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6]104,“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以足以使人。”[6]135“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也”[6]4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6]8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勤,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4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44,“仁者必有勇”[6]105,“有杀身以成仁”[6]119,朱子的“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也”,具体阐释则是依据程子之注“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其后又引用《中庸》“仁者人也”①,再化用《中庸或问》、《朱子语类》中“虎狼之父”、“虎狼之仁”,《春秋》中的:“羊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礼记》中的“孟春三月獭祭鱼”。
由上观之,林罗山传承中国儒家精髓、阐述儒家要义的源动力在于面向日本读者、学界传承,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之下,尽可能使其符合日本本土的阅读和欣赏习惯,并不简单“翻译”原著。
此外,在其著作中关于“仁”的思想进行了高频率、多层次的引述和补充说明,可谓是旁征博引,不吝笔墨的,足见林罗山的思想中对“仁”的重视。
谈到“义”,林罗山接连引用了孟子的“义之实,从兄是也”[7]14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225和“羞恶之心义端也”[7]59,“义,人之正路也。”[7]137《论语》中的“君子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6]14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4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6]87,“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6]4,“见利思义”[6]107、“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6]107,“富而不骄”[6]4,“上好义,则民莫不敢不服”[6]96。
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25一句的阐述中,石田一良指出林罗山在书中对“喻”一字解释为“领悟,敏感”,而正解应为“乐于”,说明林氏在理解儒家经典时,也有失当、有所偏颇的地方。
关于“礼”,林罗山先是转引了“孔子曰,‘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②”,强调“长幼有序”[7]96,并引“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在引用《论语·乡党篇》中的内容时,将“寝不尸”误作“寝勿伏”,和“寝不言,食不语”错当做《礼记》中的内容,此美中不足之处。
其后还引用“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7]193,“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6]137,“辞让之心,礼之端也”[7]5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17,“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7,和“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6]8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6]96。《孟子》中有“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欤?’”[7]141
林罗山还引用孟子教授门人关于礼和食、色比较的谈话,说明舍欲取礼的道理。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7]234,最后一句是说,任国人追问道:如果按照礼仪去寻求吃喝,就会饥饿而死。不按照礼仪却可以得食。那么我们还必须遵照礼仪吗?按照礼制亲自迎娶新娘则不能娶妻,不遵照礼法亲迎则能娶妻。那么我们还必须亲迎吗?屋庐子一时无法应答,转而问师。孟子告诉屋庐子应该这样回答任国之人:“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7]234,意思是说:“拧断兄长的手臂并抢夺其食物,则得食。不这样就得不到食物。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拧断吗?爬过东墙去搂抱他家的少女,就能得到妻子。不这样就得不到妻子,你会去这样做吗?”
《孟子》中的这一系列对话针锋相对,十分精彩,林罗山择其精要引录并说明,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林罗山有关“礼”的表述,其实是对于新的社会伦理、新的道德规范、新的社会秩序的展望和追求,是对于文明社会的憧憬和渴望。这是对于孔孟学说在林罗山所处时代的最高解读,最深层次理解。林罗山之所以在日本朝野拥有崇高威望,在于他最先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却无”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预言,成为时代和历史的领跑者。
在《春鉴抄》中,他又专门论述了“智”:先是引用了孟子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7]59,孔子的“知者不惑”,又专门阐述了“智者乐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6]49,“樊迟问知。子曰,‘知人’”,即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知”,孔子说:“就是了解别人”。《论语》还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6]158,还引《孟子》:“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7]282,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智”。
最后,林罗山阐释了“信”。引用了《论语》中的“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6]4,即所遵守的承诺合乎道义,诺言就可以实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輐,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6]11,是说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这个例子比喻恰当,直观易懂。选择来进行说明是十分妥当的。其后又引“上好信,而民莫敢不用情也”[6]96,强调了统治者必须重视信用,为权利阶级驾驭民众的必要原则。也表达了林罗山对统治者施政风格的建议和导向。
黎永兰被林雪川试图拖往河边的过程中,至少有包括出租车司机、市民罗先生、沿路商户在内的三拨人看到了这一情况,出租车司机还拨打了110报警。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能改变41岁的副区长黎永兰被重伤致死的事实。
综上所述,林罗山在其论著《春鉴抄》和《三德抄》中大量引用、诠释和演绎了《论语》和《孟子》二书中的章句,总体来看,引述精当、论述合理,经常引据经典中的比喻和形象的说明,为说理部分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佐证。同时借助了朱子、程子等人的注释,但并不迷信,时而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另一方面,林罗山的二书中在出典、训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瑕疵,说明成书时并未经过林氏本人的认真审阅,留下了些许遗憾。但瑕不掩瑜,《春鉴抄》和《三德抄》二书仍不失为江户时代日本儒学入门书籍中的精品。
林罗山的著述至少给我们以三点重要启示:其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影响与贡献;其二,各国在中华优秀古代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国优秀古代文化;其三,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中愈益显示其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①《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礼记·礼运篇》。
参考文献:
[2]龚颖.“似而非”的日本朱子学——林罗山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3]胡勇.朱子学新生面的开显——林罗山理学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
[4]石田一良,等.藤原惺窝·林罗山[M]//日本思想大系·28.东京:岩波书店,1975.
[5]朱熹.四书集注[M].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
[6]论语[M].刘琦,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7]孟轲.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