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创新成就贸易新未来
2018-03-18江婷婷王法张凯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王法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张凯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服务主基调主战略和三大战略行动,贵州商务工作重点在围绕推动绿色农产品“泉涌”、提升内贸流通水平、夯实外贸发展基础、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双向投资加快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实效。
商务工作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贵州省商务厅无论是在消费市场、对外贸易、双向投资还是商务扶贫等方面的工作都亮点频频。
推进贵州商务新跨越
“我们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服务主基调主战略和三大战略行动,重点围绕推动绿色农产品‘泉涌’、提升内贸流通水平、夯实外贸发展基础、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双向投资加快发展和加强自身建设六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贵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季泓说。
此外,在助推产业扶贫方面,贵州成绩也可圈可点。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新增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个,目前已达到48个。
随着全省商贸物流的不断发展,各地也涌现出了许多商务新经验、新做法。
“以务川、道真、桐梓、习水、正安等贫困县为试点,以高山生态蔬菜、食用菌等品种为重点,尝试开通了蔬菜直供专车,共同探索了‘上海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沪遵蔬菜扶贫协作新模式。”遵义市商务局局长田景余说。
“我们将确保冷库库容达到120万吨、冷链运输车辆达到1000台,实现88个县(市、区)冷库全覆盖。完善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质量体系。着力沿着‘一带一路’构建开放新格局,加快企业走出去,积极引进来。”季泓说。
2017年,贵州全省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5.2亿元、较上年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网络零售交易额878亿元,增长42%;进出比从2016年的7.2∶1下降至5.7∶1……
2018年,全省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网络零售额170.3亿元,增长30%。货物贸易总额97.6亿美元,增长20%;服务贸易总额20.4亿美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3.6亿美元,增长12%;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额12亿美元。
开放平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贵州省64个开发区被纳入,总个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2017年,贵州省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6.24亿元,占全省65.42%,其中百亿元以上的达31个;完成税收收入672.95亿元,占全省41.7%。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56个,占全省59.54%。苹果、高通、华为、阿里巴巴、富士康、惠普、微软、IBM、现代、戴尔等一批优强企业相继落户。
“近年来,全省开发区各自发挥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跨越发展的喜人之势。”季泓表示,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从“十一五”时期的15个发展到现在的73个,为聚集产业发展,推进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赢得了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
贵州正着力沿着“一带一路”构建开放新格局,加快企业走出去,积极引进来。图为贵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季泓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贵州省交易团相关活动上致辞。
推动开发区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贵州做大做强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们将以‘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省级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和全球产业链分工,打造内陆开放桥头堡。”季泓说。
在机构设置方面,实行大部门制,进一步突出开发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依托开发区所在地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在行政审批方面,最大限度向开发区放权,将能够下放的审批、土地、环保等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给开发区,对暂时不具备条件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取消预审环节,简化申报程序,缩短办事流程。在管理权限方面,赋予开发区财政、人事和薪酬更多管理权限,推行企业化管理全员岗位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
同时,贵州在全省开发区和沿海地区、对口帮扶城市、省内机关事业单位之间遴选一批年轻优秀人才进行双向交流任职或挂职锻炼,促进项目与人才引进的有效对接,引导人才直接服务经济发展。
向沿海地区学习
长期以来,贵州省“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地理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贵州商务工作跳出思维的禁锢,将“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劣势改成“近海、近边、近江”的便利区位,将贵州打造成为连接西南、华南、华中的咽喉地带,连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
目前,贵州省大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例如,贵州省缔结的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已达50个,贵州省企业与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季泓认为,就目前来说,全省还存在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力度不足的问题。外贸主体少小散弱、不优不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和结构不合理,脱虚向实、回稳向好的压力较大。
具体表现为: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小,发展慢。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特别是直接利用外资总量较小,利用外资的来源地单一,引进外资的地域和产业分布不平衡,引进项目和企业规模较小,引进的龙头项目及配套项目不多,缺少可以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企业集群的项目。
此外,开放平台建设滞后,一类开放口岸少,国际物流通道不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综合保税区和开发区外向型项目少,集聚效应和平台功能不突出。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前瞻性思维,要高站位进行布局。发展必须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深入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以现代化的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季泓表示,比如在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在珠江黄金岸线南侧,琶洲不大搞“江景房”,不引进纯粹的房地产项目,而是建立起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发展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会展产业、国际贸易的门户,成为价值创新的引领区、国家级“互联网+”创新示范区、全球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优选地。
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制度创新、开放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做到敢为人先,为贵州提供了很多可供学习的经验。贵州省特别是“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应该全面深入学习、推广、复制前海蛇口自贸试验区等沿海地区的先行先试经验,把开放平台真正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