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建设激发区域活力

2018-03-18整理方亚丽刘骏娇

当代贵州 2018年44期

整理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方亚丽 见习记者 / 刘骏娇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许多项目通过不断集聚、融合、创新,正逐渐做大、做强、做精,成为贵州省经济不断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10月22日,2018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正式启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等省领导分率九个观摩组同时出发,对贵州省九个市州及贵安新区“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及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项目进行实地观摩。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许多项目通过不断集聚、融合、创新,正逐渐做大、做强、做精,成为贵州省经济不断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贵阳:“千企引进”强实体经济

“这是花生壳做的?”“味道还不错啊!”“营养价值怎么样?”在贵阳高新区中科康膳基地的餐桌上,一张食品名牌吸引了观摩代表的目光——花生壳饼干。

“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出来的新产品,通过将花生壳进行超细微粉碎加工处理,添加进面粉当中,制作成常见的食品,添加率达40%,不仅口感更好了,食品当中的微含量营养元素也更多并更有益于人体吸收了。”中科康膳贵阳基地负责人上官鑫华说。

贵州中科康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贵阳市“千企引进”项目之一,按照计划,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成综合性生产线12条。全部投产后每年总产能将达到5万吨,总产值超10亿元,纳税0.8亿元,可解决就业500人,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周边就业2000人。

今年以来,贵阳市坚持把产业大招商作为做强实体经济的关键,把做优营商环境作为产业大招商的保障,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工程,扎实抓好产业大招商夏秋攻势行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做大总量规模、提升质量效益。

遵义:“千企改造”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这款变速箱在巴基斯坦和缅甸卖得很好,神州5号到神州11号宇宙飞船都用了我们公司生产的零部件,我们是东风猛士越野车变速箱的唯一定点单位。”谈到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及关键零部件的产品制造,凯星液力总经理余勇向十分自豪。

从2000年成立至今,凯星液力有近30种型号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广泛应用于油气田钻井、固井、压裂、修井、捞油等井下作业机械和矿山、水利工程矿用自卸车以及高速公路、铁路修筑工程机械等主要传动装置。

“‘千企改造’是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倒逼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余勇向说,凯星液力正是顺应时代号召,积极转型升级,才能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增长。

今年以来,遵义市坚持以“双千工程”为抓手,以扩大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着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前三季度,遵义市引进5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918个,合同投资总额2349.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78%;新引进已开工项目907个,开工率98.8%;到位资金1811.79亿元。

六盘水:融合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从地下漆黑的矿井到地面干净明亮的远程集中控制中心,没想到,采煤也可以从地下转移到地面。”

自动割煤、推溜、拉架、装煤、运输……依托智能化采煤系统,工作人员轻击鼠标就能将煤炭安全地开采出来,在六盘水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这不仅提高了采煤效率,更拥有了安全生产新模式。

作为一座因煤而生、因煤而建的工业城市,六盘水“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力促传统优势产业与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水平。

自2017年3月以来,发耳煤业坚定走“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发展之路,投入3600万元与北京天地玛珂、兖州西安科技公司合作,进行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

今年5月,建成了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矿井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供配电子系统、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等7个辅助子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

应用智能化,贵州发耳煤业开启“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生产”模式,成为贵州省以及西南地区,第一家同时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信息化的智能化矿井,打破了“贵州地质条件复杂不适于智能开采”的固有思维。

六盘水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紧扣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引进来、大力度走出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共引进温氏集团、河南伊赛等龙头企业投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项目160个;引进香港荣杰制衣、福建福能股份等实力强劲、技术领先的工业项目108个;引进华世健康管理、北京网库等优强服务业项目209个。

安顺:企业精选做大实体经济

步入安顺市普定县大兴东酒业生产车间的参观通道,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全自动的洗瓶、罐装、压盖流水线高速运行。为保证酒的品质,大兴东使用矿泉水洗瓶,并保证酒瓶100%控干后再进入罐装步骤,每一步工序都严格有序。

大兴东酒业项目隶属于贵州省兴东民族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普定县2018年“千企引进”重点项目,总投资9500万。主产基地位于茅台镇,拥有大曲酱香酒窖池1200口,具备年酿造酱香基酒1万吨、年包装各类成品酒2万吨、常年库存基酒2.5万吨、仓储能力5万吨的实力。

2017年,大兴东酒业并购了位于中国酱香酒第一核心产区的茅台镇中黔酒业集团,与国酒茅台同享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源和微生物群等自然环境资源,是业内酱香酒后起之秀。

安顺围绕“一县一业”,精选优强目标企业,持续推进全产业链谋划、全产业链招商。今年1—9月,安顺市新引进省外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76个,新增到位资金919.84亿元,全市产业大招商取得新的突破。

毕节:“千企引进”飞来的“金凤凰”

黔西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70多亿吨。青龙煤矿作为黔西县大型煤矿之一,年产煤120万吨。在该煤矿调度监测中心,通过大屏幕,可以实时监控井下瓦斯浓度、通风、开采、机电运行等情况。

据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煤矿2016年年底完成机电系统自动化改造后,实现减员52人,年节约人工成本286万元。此外,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可实现相应系统实时监控,提高故障诊断和处理效率,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位于金沙县经济开发区内的贵州国隆机电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生产的手机马达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与印度、南非、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有合作往来。像国隆机电这样的产业大招商项目,在金沙县经济开发区内就有十余家。

在大方县经济开发区内,贵州省海美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并投产的高端负离子生态砖生产线,是目前贵州省最大的地砖生产线。

2018年,毕节市坚持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路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呈现出招商引资持续增长、引资环境积极向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态势,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千企引进”飞来的“金凤凰”,在毕节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铜仁:“双轮”驱动协同发展

在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房内,生产线上停靠着等待调试的车辆,一辆辆披红的汽车整齐有序,等待着装运发货。

“这个项目是我们万山区2016年4月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万山区政府副区长田必再说。

据悉,此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项目投产后,将具备年产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约6亿元,解决就业4000人以上。

“高速乘用车已于今年9月启动,2020年可实现达产,配套服务企业达到60家以上。”田必再说,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网络,目前已遍及西南和中原地区,预计到2020年,将遍布全国各地,挺进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又一颗璀璨的新星。

“车轮顺应时代发展,产业紧跟人类所需。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万山区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抢占了市场先机,因为新能源环保汽车产业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而企业落户于此,也十分契合铜仁市绿色发展定位,很不错。”遵义市习水县县长陈钊参观了万山区贵州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后说。

近年来,铜仁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狠抓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引进,出台了《实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意见》等文件,实现实体经济与产业大招商“双轮”驱动,共同发力,协同发展。

黔东南: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

在黔东南,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在榕江县权冠包装容器公司,大大小小款式多样的塑料容器立时让人目不暇接。清晰可见矿泉水瓶、饮料瓶、药瓶、菜籽油和干果果脯容器瓶等包装盒成品,智能化生产线不仅出品率高,而且做工精美。

而在权冠包装容器公司隔壁的贵州凯欣公司,一栋栋漂亮的小木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框架结构800多元一平方米,像这栋160平方米的造价大约13万元。经过不断改进创新,我们在解决传统木屋采光性能差、不隔音、不阻燃、不节能等功能性缺陷上取得了较大突破,获得了房屋功能布局、墙体开发等8件实用型专利成果。”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如今,这些木屋的年生产量在500—800套,实现年产值约2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而每平方米低至1500元的市场销售价格,和当地砖混结构房子的造价基本持平。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原动力,那么,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发动机,而创新则是助推器。

在丹寨金钟工业园,生产车间一派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景象,一颗蓝莓的美丽“变形记”在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演。蓝莓在摘下来后,经过不同的生产线,可以变身艳丽甜蜜的利口酒,也可以成为蓝莓果干、蓝莓果酱等。

在黎平,澳而华绿色食品公司则将清澈的泉水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扎实推进全州“两大行动”和“万百千”夏秋攻势行动,产业大招商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黔南:按“打攻坚战”标准招商

“养护员通过手机就可以调控和干预猪舍的温度和湿度,1290头猪两个养护员看顾就够了。”在黔南州福泉市温氏生猪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李义林正在通过温氏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观摩组演示用大数据“科学”养猪。

“今年8月,我们在福泉市道坪镇瓮坡营村试点,通过大数据平台养殖肉猪,2000多平方米的猪舍,1290头猪,两个养护员通过温氏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监控猪舍,还能干预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最适宜肉猪的生长环境。”李义林说。

“我们是以生猪养殖为主,配套饲料加工、畜禽有机肥生产的综合一体化项目。”项目技术员李跃云还说,“从筛选、加工、包装到专车,我们的饲料加工全是由机械手操作。”

据悉,福泉温氏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是由福泉市2016年政府招商引资建设,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上市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为10亿元,其中温氏集团投资4.8亿元,带动养殖户投资5.2亿元。

今年,生猪养殖项目合作养殖户利润1128.7万元,户均增收13.3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近300余人。

今年以来,黔南州以“打攻坚战”为行动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州领导小组抓总,州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州县联动、持续推动的工作格局。

黔西南:“小糯米”做成“大产业”

“糯米的味道好浓郁”“都闻饿了”……来到黔西南州贞丰县巷诺糯食小镇,一进大门,记者就被空气中蒸糯米的香味吸引住。

小镇的街道两旁,散布着数十栋拥有落地窗结构的“别墅”。走近一看,原来是糯食小镇的生产车间。出于卫生要求,记者没能够进到生产车间一探究竟,但正是这样严苛的管理制度,保障了糯食小镇所出产食品的卫生安全。

在展示区,一名女工娴熟的包粽子技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见她拈起一片粽叶,舀米、放肉、裹紧系绳,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左右,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这名女工叫做肖小梅,贞丰县人。她说,以前都是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小孩根本没法照顾,总感觉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和母亲。现在家门口有了糯食小镇,解决了她的工作问题,“我现在一个月平均有3000多块钱,每天骑电动车10分钟就可以到厂里面。”

在全省各地,许多项目通过不断集聚、融合、创新,正逐渐做大、做强、做精,成为贵州省经济不断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图为独山县轴承工业园生产车间。(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0家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约2.5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全产业链预计可以实现产值20亿元,将“小糯米”做成“大产业”。

黔西南州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的原则,聚焦食用菌、薏仁米、煤炭、电力、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对产业链项目、高科技项目和东部产业结构的研究,并针对黔西南州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共梳理22条重点产业链条,筛选49家重点企业,编制发布招商项目514个,其中已签约项目160个。

同时,黔西南州与宁波市深入对接共商扶贫协作和合作发展,在宁波市举行产业大招商投资推介会。扎实推进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去年以来,黔西南州实施项目77个,投入资金8.56亿元。

贵安新区:“三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10月22日,贵州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四组观摩代表走进贵州贵安东江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的生产加工厂房内,高端自动化设备吸引着现场观摩代表纷纷驻足,不断询问现场技术工人研制情况。

“我对东江科技军民融合项目非常感兴趣,通过和现场技术工人聊天后,了解了该公司的技术储备能力,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技术资质,生产实际等情况。”平塘县委副书记胡铁磊说,“企业虽小,但后劲很足。在军民融合这个领域内,某些技术是非常领先的,未来的发展不可小觑。”

2014年年底,东江科技由贵安新区政府招商引资入驻贵安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南部园区,现有员工150余人,各类专业设备130余台(套)。

作为贵安新区“千企改造”项目,东江科技研究的自动车床自动换取机械手填补了国内空白,使该行业真正解决了料件分离的难题。

近年来,贵安新区聚焦实体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坚持招大引强,强化示范引领,加快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以实打实的发展硕果,坚定不移地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在贵安大地上。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累计引进项目70个,总投资110.05亿元,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家;新增省外到位资金141.05亿元;待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55.06亿元;在谈项目86个,总投资687.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