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维护管理思考
2018-03-17李冠勋
李冠勋
摘要: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的安全运作可为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于综合管廊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营未引起足够重视,综合管廊运营安全危害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危险源识别原理,对影响综合管廊运营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从综合管廊内部及外部环境两方面考虑,找出影响综合管廊安全的关键因素,并给出相应预防对策。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can provide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is in its infancy, the safe operation of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has not been given sufficient attention.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safety hazard analysis of integrated corrid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zard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are identified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given.
關键词: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维护;管理
Key words: integrated pipe gallery;safe opera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118-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满足居民对水、电、气等能源的需求、保障城市通讯等功能的正常实现、避免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问题的发生成为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综合管廊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由于综合管廊内含多种市政管线、能源运输量大、空间封闭,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研究综合管廊安全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相关对策以及应对突发事故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综合管廊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综合管廊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运营管理经验较日本较少,对综合管廊运营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多为定性分析。例如,王恒栋从综合管廊结构安全性、防淹、防火、防人为破坏等角度,提出了综合管廊的安全保障措施[1]。翟端端对综合管廊施工的特点进行入手,阐述了起综合管廊施工安全保护的措施[2]。陈超从综合管廊监管的盲点、难点、特点三方面具体阐述了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管理的需求[3]。黎珍等人以深圳市大梅沙-盐田坳的综合管廊为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天然气管道在综合管廊内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天然气管道入廊的安全措施[4]。朱朝伟等人结合我公司在齐齐哈尔市通北路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实际施工经验,对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与建设经验进行梳理与探讨[5]。
1 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现状及特点
1.1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现状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的建设沿着岛屿随道路呈现环形的布置,全长约18公里,该综合管廊投资约4亿元,廊内设有管线预留空间。该综合管廊由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公司投资建设,批准收取相应的费用。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的敷设费用采用直埋方式进行计算,综合管廊维护费则根据各管线单位设计截面空间占用比例由各管线单位进行分摊。由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不明确,如果收费较高的情况下,管线单位就会考虑自身成本,绕开综合管廊自己再单独铺设管线。所以广州城的综合管廊收费相对较低。
1.2 我国台湾地区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现状
台湾地区是国内建设综合管廊较早的地区。台湾地区的综合管廊在政府的支持下高速发展,且台湾综合管廊的政策及法律比日本和欧洲地区更加详细、进步。该地区在确定综合管廊收费对象的基础上,把费用分摊的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将综合管廊的建设费用分成3份,政府部门承担建设资金的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由各管线单位进行分配。在进行建设成本分摊的时候,各管线单位以各自的直埋成本占所有管线直埋总成本的比例作为分摊的比例基础。同理,政府部门负责三分之一的日常管理费用,其余的费用由各管线单位负责,具体的分摊数额各管线单位综合使用频率及占用空间的比例两个因素自行确定。
1.3 厦门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现状
厦门由厦门本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行政区划复杂,市政行政管理部门是作为综合管廊管理的主管部门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建设综合管廊、统筹协调各管线单位的工作。厦门相关综合管廊项目中,市、区人民政府是综合管廊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对综合管廊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工作。市政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综合管廊管理的主管部门。此外,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夏季台风、暴雨多发,十分重视城市抗灾防灾能力,提出了安全运行的原则。强调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安全原则,一方面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市政管线的损坏,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抵御外部人员的恶意入侵,保证城市管线的安全。所以,厦门综合管廊项目的管理更加注重遵循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有偿使用、安全运行的原则。endprint
1.4 深圳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现状
深圳正加大政策、资源等向原特区外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快提升原特区外地区城市建设软硬件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深圳特区一体化。住房建设部门履行综合管廊主管部门职责的同时,负责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许可及监督管理,可以简化综合管廊建设流程,加快综合管廊建设速度,加速深圳特区一体化进程。同时,深圳是我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始终坚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深圳市地下综合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试行)》在提出政府主导原则的同时,又提出了市场参与的指导原则。允许市场参与综合管廊建设能够为城市建设资源的合理调配、人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供需的有效均衡提供保证。因此,深圳综合管廊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规划先行、统筹建设、强制入廊、有偿使用的原则。
2 综合管廊安全影响因素——以玉溪红龙路项目为例
玉溪红龙路管廊项目全长8.4千米,总投资约15.5亿元,由中铁十七局承建。管廊规格为4舱,目前已经建成6千米。据悉,该项目也是玉溪市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作成功的示范项目之一。通过项目公开招标,引进社会资方参与投资建设是玉溪市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保证社会资本的顺利介入,玉溪市在综合管廊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制度保障要求,根据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玉溪市现已完成10多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相关的配套政策、办法和制度,包括投融资与资金管理、运营期间保障、规划建设管控、绩效考核与监督等方面。
云南玉溪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防恐问题是该地区的重要问题。由于综合管廊内含多种市政管线、能源运输量大、空间封闭,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巨大,管廊的安全管理成为管廊运维的重中之重。因此,分析研究综合管廊安全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相关对策以及应对突发事故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综合管廊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将对影响综合管廊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为综合管廊安全风险预防提供依据。
综合管廊的安全问题分为综合管廊内部安全和综合管廊外部安全。
综合管廊内部安全问题是由综合管廊内出现安全隐患导致的。因此,综合管廊的内部安全需要从综合管廊的内部组成考虑。综合管廊内部空间主要由综合管廊本体、综合管廊内部环境、综合管廊内部管线以及综合管廊内的附属设施四部分构成,因此综合管廊的内部安全可分为综合管廊本体结构安全、综合管廊环境安全、综合管廊管线安全以及附属设施系统安全。
综合管廊本体结构安全是指主体结构稳定,不发生沉降、褶皱和裂缝等现象。
综合管廊的内部环境的主要包括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水位、湿度、温度等。因此,综合管廊环境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热力事故、水灾及气体含量异常。
火灾是指由于管线的短路或故意的火点投放等导致的综合管廊内部管线的起火;热力事故是指管道内蒸汽、热水运输过程中压力过大,导致的管道爆炸;水灾是指由于综合管廊内部排水系统的失效或雨水的倒灌导致的综合管廊内部水量超过正常值;气体含量异常包括两方面:①可燃气体的泄露使得火灾发生的概率增大;②有害气体浓度增大造成的安全问题;③氧气浓度过低。
综合管廊管线安全包括管线自身安全和管线之间交互作用安全。
管线的自身安全是指不出现管线的老化或人为破坏导致的管线短路、管道壁受损等问题;管线之间交互作用是指由于一种管线的破坏导致另一种管线受损,进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安全链式效应;附属设施安全系统安全是指综合管廊内部带有的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各系统不遭受破坏或自身老化而出现安全问题;综合管廊外部安全是指不出现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对综合管廊造成的危害,因此,可将其分為人为安全和自然安全。
人为灾害是指人或动物由于意外闯入或故意入侵后对综合管廊内部设施造成损害引发的安全问题;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综合管廊功能的失效问题。
3 应对策略
①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体系在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系统中,生物入侵、自然灾害、管线之间耦合作用以及廊体健康中的各因素的重要度较大,如恶意人员可以进入综合管廊,将对廊内管线进行蓄意破坏,造成综合管廊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暴雨、地震、海啸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会造成综合管廊内部的积水、综合管廊的变形,造成综合管廊内部管线的短路、断裂。强点对弱电发生干扰时,会使通信回路中杂音增大、信息失真,影响通讯质量。廊体发生渗透,将造成综合管廊内部管线的短路。综上,该因素都直接影响综合管廊的安全,使用先进的设备及检测体系将降低上述因素造成危害的几率,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②建立智慧运营系统保证综合管廊功能的正常实现,除了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及检测体系外,为更好地保障综合管廊安全还应建立智慧运营系统。受智慧运营系统保护的具体对象是综合管廊廊体、综合管廊环境、管线、附属设施、人员及综合管廊相关数据、资料。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系统必须是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能保证实时数据及时收集上传、数据的优化分析、反馈信息的应时返还。另外,由于生物入侵因素对综合管廊安全的影响较大,因此该系统中应包含防入侵子系统,实现对生物入侵的监控。
③加强综合管廊运营中的日常运营管理强度,管线自身发生老化、短路等情况对综合管廊的安全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加强综合管廊内部管线的运营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如下内容:加强管线维护及检修工作,建立和完善设备状况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设备运作安全度。对已发生的事故、灾害险情及时记录,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尽量把事故和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障综合管廊功能的正常实现,要围绕综合管廊安全的难点,对综合管廊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价,积极研究和探索综合管廊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制定多套应急预案,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技术支撑,形成综合监管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的现状,得到综合管廊安全将成为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的重点问题。针对管内部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提出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的建议。本文的相关研究为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营提供了相应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恒栋.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安全保障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
[2]翟端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保障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3]陈超.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5.
[4]黎珍,尤英俊,杨光.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性探讨[J].燃气与热力,2016.
[5]朱朝伟,李波.城市综合管廊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