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研究
2018-03-17田蕾
田蕾
[提要] 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在发展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竞争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人才这个因素在企业之间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也面临着更加紧张的就业形势。本文首先对职业生涯的概念进行阐述,进一步阐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为基础,针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进行设置。
关键词:人才需求;存在问题;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12日
前言
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市场中谋取发展,企业用人與学校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便显露出来,传统的就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也同时无法为学生在将来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因此需要高校能够站在企业需求的角度上,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对管理体系加以更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指的是结合求职者的需求,为其提供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同时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促使其找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工作;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结合求职者个人特征和主观愿望,比如所学到的知识、所擅长的技能以及个人的理想工作状态,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同时在为其择业上提供各种信息,通过组织招聘的方式,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建立起人才供应的关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同时为就业者实现就业提供渠道。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边探索,一边实践,一边发展的阶段,详细地说,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属于高校中的一门课程,但是对各个高校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当下部分高校依然没有将这门课程进行高度关注,有些高校将其单纯视为就业指导,仅仅针对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开展。同时,部分高校虽然给出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样的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却和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相符合;另外,部分高校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时候,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指导方案。除此之外,不仅学校在这门课程的理解和开设上存在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对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用上缺乏正确的认知。有些学生不知道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基本理论和体系,部分学生知道了其概念,但对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这些学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并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进行应用,因此在就业时难免会碰壁。
(二)组织机构不完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进行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并不稳定,辅导人员在构成因素上比较多,大部分师资队伍组成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这些人员并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并不统一,不能够与职业化的指导队伍进行对比。
三、当下我国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我国在最近几年中,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这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在接下来的5~10年时间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将会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指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社会上将会出现80万~100万个就业机会。我国在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之后,社会上的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国企改革在最近几年中取得了一系列进步,因此更多的企业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进行人才储备。另外,随着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将会拥有更科学的就业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毕业走向和就业趋势的自主化和多样化将会更加明显。
从企业的角度上分析,当然是人才所具备的技术越多、达到的素质水平越高越好;另外,不同的企业在对人才要求上也不同,笔者针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后,认为这些要求包括:
(一)有远大的理想,能够负起责任。有着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上保持高涨的热情和较高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促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对应聘者所提出的一个普遍要求。责任感指的是个人能够在工作中,将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企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不会将个人利益实现建立在企业和国家利益牺牲的基础上,能够有着牺牲自我的精神来去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保证把任务顺利完成。很多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对于那种开头就问报酬多少,待遇高低的应聘者往往非常反感,而那些不主动提报酬,同时有着吃苦耐劳精神的应聘者往往能够给企业管理者留下好的印象。
(二)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人们利用自身掌握的技术对大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的能力,只有那些具备过硬知识,有着创新思维,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才能够在问题面前给出有效的解决方式,能够站在新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来实现工作方式的质变,这样的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上必须具备的人才,因此能够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三)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在今天,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这个因素,在这一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学生要想融入社会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针对社会中涌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利用,定期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这样才能够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统一,而不被时代的发展抛下。在当今社会中,各个学科相互交汇,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旧的知识系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因此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有效地借助于新的知识体系实现有效发展,才能够与其他企业相抗衡。endprint
(四)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取得成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就要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进入公司后,则需要与各部门人员就工作的开展进行协调,这些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的合作能力。具备一定合作能力的工作人员,才能与员工之间就任务的完成进行有效分工,才能够融入整个团队中,与团队中的成员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高效地完成工作上的任务。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的设置
通过如上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的设置上,需要结合基本原则、结构层次、实践推进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来进行设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第一,企业需求導向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高等院校在进行该项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当下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企业在人才需求变动上的相关信息,同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另外还要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与完善。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这项课程已经被囊括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实现更新的同时,这项课程的内容也在随着外部经济政治的变动而变动着。鉴于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结合内部需求与外部影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开展。
第二,普及性教育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很多高校中现有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要在学生集中开展课程教学上表现出来,这种方式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让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有个正确认知,能够有效地对职业生涯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个有效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个体的爱好特征等不同,导致每个学生均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点。同时,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学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培养方案,才能够更好地促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展,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鉴于此,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上需要进行拓宽,考研、自主创业、就业、考公务员、国家鼓励的支边、应征入伍等均是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的去处。选择上的多样化,也预示着大学生知识结构要达到多样化,这进一步会促使生涯规划的难度得以提升。在面对如此多的选择上,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其他方面的因素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第三,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理论学习是任何一个大学生在学习上必须要进行的一个方面,只有具备了理论上的知识,才能够对知识的运用有一个更好的掌握,理论学习能够促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系统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从而能够通过生涯辅导课程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这个流程上,为了防止教学内容的简单枯燥化,应该结合其他教学方式,比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就业政策宣讲、小组讨论等这些方式均可以成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方式。
第四,课堂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大学生很多时间在校园中度过,所以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需要将课堂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借助于校园文化活动来将这项课程更好地开展下去,借助于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对课堂教育环节进行补充,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推动其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的结构层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系会成为社会人士所关注的重点,比如企业管理者,各个高等院校以及学生等,均会加大对该体系的关注。因为规划对象是广大在校学生,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和个性上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均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征,同时大学生这个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成型阶段,在这个时候对其开展的教育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项课程来说,有着一个很大的特征,即系统性,只有站在多个立场上来对大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指导,才能够促使其综合素质和职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在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对各方面因素加以系统性的分析,对规划的发展性、层次性和时效性予以高度关注,实现规划的全程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简单地说,该体系在内容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理念上进行引导。理念能够对行动进行指导,要想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就要首先对学生的思想上进行教育,促使其思想上发生变化,摆脱旧的思想,拥有一个全新的思想。因此,学校要根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项课程的需求来进行咨询室的建设,通过这个咨询室,学生可以对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同时获得答案。另外,这种咨询室可以面向学生灌输一些科学的求职思想观念,让学生对当下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有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树立起科学的求职观,来调动学生在职业选择和探索上的热情,能够促使其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树立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来探寻自己理想实现和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第二,在技巧上进行培训。给人财富,不如教给人获取财富的方法。学校应该紧紧结合企业用人状况,定期搜集企业用人信息,来编制“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和“职场战士双A计划”,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较高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在将来应聘过程中将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现给企业领导者,自觉遵循相关原则,通过自己的才能吸引企业领导人的关注,从而获得理想的工作。
第三,在行动上进行督导。心动不如行动。有些学生在踏入社会后,一心一意想找个高报酬的工作,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这种思想,学校需要对学生的行动进行督导,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见习的机会,让学生知道更多成功人士的创业事迹。另外,让学生通过实习,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不断来努力提升自己,通过切身的付出获得回报。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保障措施。从企业人才需求的立场上进行分析,构建从理念到行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还需要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来促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项工作能够顺利落实。笔者经过分析对比后,给出的保障措施如下:endprint
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上,规章制度属于保证其顺利开展的一个要素,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使这项工作得以有效完成。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转专业制度、校企联合制度和校校联合制度。这些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应该被重视起来,从而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项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一支精英型师资队伍。因此,学校需要进行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当下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发展时间段上比较短,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的师资人员是专职辅导员。因此,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基础理论的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三,完善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属于一项不可缺少的工具。当下,我国各种高校中,有关智力、兴趣、人格和价值观等的测量工具已经得到了一系列应用,但是大部分量表是从国外引入的,这些量表从编制到最后应用,均与我国学校培育模式存在不相符合的地方,鉴于此,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来对测试量表进行完善。
第四,展开网络平台的有效建设。当下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科技在实现一系列发展的时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在高等院校中,网络媒体随处可见,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该项设施在拓宽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给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因为网络媒体传递信息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即时效性、快捷性和艺术感染性,所传递的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引起大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达成很好的“先入为主”的效果。鉴于此,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对职业世界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获取和学习。在这里,学校要重视互联网媒体的应用,借助于这个媒体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课堂,借助于微博、QQ、邮箱等方式构建起一个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和相关知识的传播。
五、小结
生涯规划属于社会经过一定发展后所产生的产物。当下,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项课程的开展,能够促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从而在毕业的时候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从企业需求角度上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考虑其中,将企业需求为导向,结合人才发展战略,来对学生生涯加以规划和指导,这与学生的个人实际发展相符合。高校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可行的职业发展观念,结合相关原则来展开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给出该体系的保障措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身发展进行调整,实现科学的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吕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2008.11.
[2]干丽燕.日本人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3]刘旭,张海亮.浅谈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J].利技信息,2008.11.
[4]郭万牛,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1.
[5]杜跃东.如何在求职中脱颖而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6]杨志春.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48.
[7]邢晓学.建设和谐校园与提高人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8.10.8
[8]劉静茹.谈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