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2018-03-17付博杨
付博杨
摘要:随着会计信息化理念的逐渐渗透,如今的会计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会计信息化可以极大程度的对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等提供保障,但同时,这种信息化的新型作业模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化这个研究对象,围绕其存在的风险和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从而有效规避会计信息化的弊端,维护会计行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nfilt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the mode and method of accounting work nowadays have changed quietly.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can greatly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accounting work. At the same time, new types of informatization operation mode also has a certain risk.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isting risk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malpractic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and safeguard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关键词:风险;解决对策;会计信息化
Key words: risk;countermeasures;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068-02
0 引言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快速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如今的社会以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崭新形式不断发展。新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新型技术的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会计行业作为企业财务的直接关联体,负责着各种大量且复杂的财务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行改革开放,重视科学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正走向各自的兴盛之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进化方向。会计行业也根据自身的行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广了会计信息化的新模式。集合了智能化与多元化的会计行业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信息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进度,并造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于是如何使信息化在会计行业中被广泛运用的同时有效规避因会计信息化而造成的问题和风险是当下意义十分重大的一个研究课题。信息化是会计行业一个必然发展方向,但随之而来的风险问题,也是必须予以解决的。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保留会计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同时降低风险,确保会计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1 大数据时代与会计信息化
1.1 以大数据为背景,助力会计信息化推行
会计这个行业的产生,源自于大中型企业对繁杂财务核算的要求。这个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经历过许多财务计算方式上的改进。从原始社会利用算盘进行财务核算的会计初期阶段到如今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普及使用,人们对于企业的收入、支出,以及财务核算的效率已经实现成倍增长。21世纪是一个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会计电算化系统以数字和数据的形式存储着一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它可以细致到每一笔收入支出的金额数目,并且有着极高的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这个系统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在了解关于企业的盈利、收支等情况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途径。凭借着这些优势,会计电算化系统一经推出便以很快的速度普及开来。但随着这套系统被应用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了其中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会计电算化系统没有提供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的数据接口。每一个企业的电算化系统中,数据都是孤立存在的,即便企业的财务数据可能涉及到它的核心机密,但是缺乏數据和信息交流的劣势使每个系统都以闭塞的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这与如今提倡信息交互和开放发展的时代背景背道而驰。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是客观的,任何一个功能不健全的系统都无法逃脱时代洪流中的优胜劣汰。无法进行信息交换的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劣势被逐渐放大,已经开始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模式。大量的新兴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的大潮不断涌现,大数据技术正是这其中之一。它很好地填补了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足,利用大数据的背景,巧妙地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并构筑了一个不同用户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满足了用户间和企业间信息交换的需求。
1.2 大数据使会计信息化成本降低
在大数据技术被普及使用之前,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系统中的这些缺陷,企业往往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妥善解决了一些企业在过去面临的棘手问题。首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缩减了以往用于购买基础设备的成本。诸多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依靠硬件设备、计算机等器材实现信息交互的传统。如今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可以轻松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组建,节省了大量用于购买这些硬件设备的资金。其次,由于企业过去并未接触过这些新型的技术,对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等系统的操作形式和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为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而进行大量的咨询和设计规划,因此就需要在这些过程中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成本。最后,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信息化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和软件体量庞大,这些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在后期的运行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一些设备还需要更新迭代,这对企业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endprint
有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小型企业在面对如此数量的投入成本时,纷纷望而却步。即使有心实行会计信息化,也受资金成本的限制而难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
如今,随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作为支持的资源共享平台的成功构建。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成本将会明显降低。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再要求每个企业都必须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或者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系统,只需要在会计信息化共享系统中投入一定的费用,即可实现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交流与交换。这就大大缩减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当中的投入。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加入其中。这为整个会计行业的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大帮助,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企业共同发展和进步。
1.3 大数据增加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数字化的理念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入会计行业,对传统会计工作的效率带来了很大提升,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如今,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和信息化系统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用户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区别于传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便于企业更有针对性的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具有极高的优越性,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从企业的内部看,会计信息化系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生成各种财务报表,便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财务对接和部门与员工之间的财务汇总工作。企业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从而更好地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企业的运营状态,这也为企业的财务审核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了科学真实的参考数据。从企业的外部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时效性和沟通的便捷性,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同时也使得企业更容易抓住市场行情,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运营模式,促进企业发展。
2 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风险
2.1 会计行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速度慢
要实现会计信息化,就要首先解决信息的交流与交换的问题。信息的传输需要有效的途径,于是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运而生。企业之间在一个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完备的平台上,更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数据的共享。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速度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资金问题,建设一套功能完备的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信息交互平台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要确保其建设的进度,就需要很多技术人员的协同合作,人力资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此外,由于资源共享平台的规模很大,从企业会计数据库的建立,会计经济信息的分类汇总,到软件界面的完善并最终实现不同用户间的信息共享,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这其中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技术的限制,会计信息化和其附属的数据共享平台需要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共同支持。众所周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渐发展,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起步更晚,相比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这方面有先天的劣势。此外,我国可借鉴的关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也相对较少,这都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行。不过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研究水平逐年提高。从事这方面的科研人員也正积极努力的寻求更新、更快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作为会计信息化基础的资源共享平台就可以顺利的构建完成。
2.2 系统操作人员信息化知识不足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事物。它的功能是为了更高效的传输和利用会计行业的信息而设计。这种新型系统的合理使用和操作离不开专业的技术。然而,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以往接受的教育主要以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为主,计算机技术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空白的领域,这就为会计信息化的推行带来了阻力。
2.3 电子化的数据交易形式仍然存在安全问题
大数据环境下催生的会计信息化可以对电子信息进行更快捷方便的管理,但目前资源共享平台依然采取人工为主的操作方式。很多操作都与企业的财务有关,如果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就会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系统中的安全机制还不够健全,可能会出现未经授权对系统数据进行恶意改动的情况,这为企业的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3 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应对和解决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会计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会计从业模式,完成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
首先,我国应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快自主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从而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要在企业内加强安全教育,使行业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工作足够重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要及时改正,例如不能认为有安全技术的保护,就可以不注意企业会计系统的操作规范。此外,要着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高效应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等方面技能的培养。最后,加强和完善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规范和制度。围绕会计信息化从企业内各阶层分别管控,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如果出现问题立即展开问责。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着重引入掌握新技术的人才,使企业时刻拥有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李忠梅.家电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J].会计师,2015(13):29-30.
[2]王浩宇,白雪梅.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J].商场现代化,2016(24):216-217.
[3]沈丽华.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0):7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