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18-03-17肖熹

甘肃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小学数学

肖熹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7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素质课堂也在逐渐地改革中,小学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授课中向新形势下转变,将以生本课堂为新思路对小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教育,促使其可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生本课堂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小学生本课堂其实是一种处于新形势下的授课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出有趣的学案,并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协作探究学习,这样可以大大地提升学习兴趣,也可以带动学生更自主地参加课堂组织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1.巧妙设计预习的学案,提升自学能力。传统模式下的预习就是让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阅读,以达到预习的效果。但这种传统的预习会使學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大大下降,并且其自学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新型模式下的课堂,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一定趣味的导学案,并以教材为依据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新课的认识,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认识钟表》的学习中,授课教师可以采用把平时的下课、午休以及放学的时间呈现在预习案中,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预习习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中的乐趣结合到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

2.数形结合策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是有一定局限的,要想把数学中十分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把当堂所教的课程以数形结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于数量化进行理解。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这节课中,学生无法直接理解其直观的感受,在遇到一个“2+5”的题目时,很难进行正确的运算,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小芳原来就有两个苹果,老师又给小芳两个苹果(将苹果在黑板上呈现),那么请想一下,小芳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呢?教师以这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完全融入到学习中去,并找到学习兴趣。

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将不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利用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乐趣,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思路。

3.对课堂导入进行巧妙的设计。在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课堂中,课堂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形式。只有很好地将课堂导入呈现在课堂中,才可以有效地吸取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平行和相交》的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几幅画呈现给学生,同时让学生找错。第一幅,火车的双轨出现相交;第二幅,汽车的车辙是相交的;第三幅,剪刀的前端是平行的。这样学生看到后,就会立即想起生活中所见的样子,并积极有效地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它怎么错了?以及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以相交和平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会特别认真地听,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特别愿意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他们很难会一直认真地学习,所以制订出好的导入教学设计既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又可以提高其学习乐趣,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每组完成一定的探讨内容,以此促进其合作性学习。比如,在《三角形》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三角形进行探讨学习,这样就会激发每个学生的灵感,也会出现多个解决方法,还会激发学生不断地举手发言,从而较好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气氛。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是在新形势下的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生本课堂可以将学生的兴趣逐步提升,也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十分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这种生本课堂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然而,这种新型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