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探讨

2018-03-17熊晶晶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曲 波,熊晶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1 相关概念

1.1 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频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等通信模式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具有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等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1.2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萎缩、劳动力资源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更是意义重大;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说,它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更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问题分析

2.1 培训制度体系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虽然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涉农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但是在培育的制度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的对象、内容与层次同质化。二是对培育需求缺乏研究,没有形成长期的培育规划。三是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职业农民培育,都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具体的衡量标准,这就会导致培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的现象。在利用电视或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难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等被广为知晓。

2.2 培训课程资源不完善,实用性有待加强

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来自大中专院校的现有课程,没有完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进行在开发。课程之间的相关度比较低,内容的选择针对性差。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内容偏少,解决不了农民的实际问题。统编的教材比较多,地方或特色教材较少。课程培训的讲稿多是PPT,系统化的远程授课资源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培训的实用性不强,没有完全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没有紧密联系就业市场和产业需求。

2.3 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单一,集中面授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方式。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主体,而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的很少,生产经营现场授课的更少。开发和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处于起步阶段,移动终端APP等新型授课模式也没有实际的应用。授课模式的单一性,既增大了培育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培育的实际效果。

3 新媒体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诉求

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再教育意愿较强,调查研究表明:在对“是否愿意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岗位技能或其他方面能力进行教育培训”的调查时,有88%的新型职业农民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他们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时间较长,没有严格规律的工作时间安排,而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多赚钱。所以,他们希望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地点离住所近、学费低、实用性强。传统的培训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很难适应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虽然有浓厚的网络情结,但在使用网络时普遍遭遇热情与能力、需求与供应“双脱节”,即爱上网,也经常上网,却很难找到能为自己服务、适合自己需求的网上内容,能接触到日新月异的各种网络工具,却缺乏熟练使用的技能。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培训模式,能够在使用户在时问和空间并不统一的情况下,进行实时交互并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远程教育方式已满足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各类人群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学习需要,但是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几乎是空白,他们需要借助新的载体灵活多样地接受培训。

4 新媒体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载体的优势分析

4.1 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空间

传统的培训往往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面对面的技能培训,技能的获取主要依靠师傅指导操作、课堂培训或实训操作等有限的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信息平台、手机教育短片,新型职业农民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更多,内容更丰富,共享性更高。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媒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问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培训信息的传播效率。

4.2 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自主性

新媒体传递着各类教育资源,如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知识技术讲座、农村科技知识、先进致富典型、在线咨询、文化娱乐等。新媒体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主动学习、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避免出现“浪费时间,耽误赚钱”的局面。

4.3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资源,不仅包括教材或者课堂教学所传递的知识,还包括来自于实践中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若能把各地各类优质的培训资源集合起来,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以网络视频的方式或以手机电视的方式,在网络上公开传播,成为共享性的资源,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农民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解决培训资源良莠不齐的现状;另一方面,具体到培训机构,也可以缓解优秀老师的压力。为新型职业农民寻求稀缺的资源,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5 新媒体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5.1 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创农民工培训新平台

政府部门更新培训观念,运用现代媒体传媒技术,为农民培训搭建网络平台。帮助建立培训网站,包含培训、信息、创业、社保等内容,可以随时点击网站浏览,共享优质资源。开设交流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留言台等途径把自己的需求反馈到培训部门,培训部门以需求为导向,以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目标的需求为导向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项目。创建信息发布平台,地方政府建立电子档案库,把各类培训信息发送到个人手机端,方便不便上网的农民及时了解最新培训信息,让农民有选择地参加培训班。

5.2 加强新媒体“硬件”建设

新媒体时代,首先要教会农民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只有教会农民如何利用网络高质量的学习,培养农民工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手机上网给新型职业农民使用网络提供了便捷,但由于某些技术限制,手机上网远不如电脑上网方便。要改善上网条件,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利用工作闲暇就近享受网络资源,完善农村远程教育设施,为农民远程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5.3 组建一支专业化的专家培训队伍

组建为新型职业农民答疑解难的专家队伍,既懂技术又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技术讲师团、科技特派员、涉农企业技术骨干,帮助提高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宝贵人才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培育主体结合实际,大力推行田间学校,探索菜单式培训,创业孵化等多种培育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信息化服务云平台、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传统培训方式,开发培训资源,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灵活、便捷、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实现全程跟踪指导,提高培育效果。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