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之谋篇布局

2018-03-1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老鹰论点蜗牛

【技法指导】

宋朝的刘克庄在《山名别集序》曾感慨:“学以积勤而成,文以精思而工。”这里的“精思”除了精心思考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外,主要是强调怎样定势立意、怎样安排顺序层次、怎样前后衔接照应,这些正是我们写文章时讲求的“谋篇布局”,写议论文时尤其要注意。

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也认为:“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没有层次感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的论证,是不以理服人的观点强加。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议论文议出“层次”,议出“条理”,议出“深度”呢?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能体现论证思维逻辑的议论文谋篇布局模式。

一、(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的结构模式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论点。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用的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分析材料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就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现象。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二、层进式结构模式

这种结构模式是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

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先从“是什么”的角度解释论点中的相关概念,为展开分析说理打好基础;“为什么”指的是阐释分析论点的诸种意义;“怎么样”是指该如何去做。如在提出“我们要提倡奉献精神”这一中心论点之后,可先解释奉献“是什么”:奉献就是不计报酬地给予,多做贡献;在弄清“奉献”的概念之后,再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说明提倡奉献的意义:“提倡奉献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从“怎么样”的角度,谈该如何去做:“提倡奉献,就目前来说,应该不计报酬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服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层层关联、步步深入的。不过,在分析说理时,“为什么”与“怎么样”的部分,应根据不同的论述中心,说理时要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三、对照式结构模式

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是提出中心论点后,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例证进行比较,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证明论点的结构模式。这种对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例子予以否定,对正确例子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作“横比”。另一种情况是将例证中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作“纵比”,也叫作“借古讽今式”。

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正反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采用这种结构模式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同时彰显作者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四、并列式结构模式

1.从“是什么”的角度,根据标题作解说。

写作特别强调标题的作用,议论文中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的观点,表明作者的立场和看法。对标题的内涵作解释说明,即对“标题”问“是什么”,解释说明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分论点。如优秀作文《自嘲》,对标题“自嘲”发问“自嘲是什么”,作答如下:“自嘲是一种快乐的智慧”“自嘲是一种达观的境界”“自嘲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作答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2.从“为什么”的角度,根据结论析原因。

逻辑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透过原因抓住本质,是议论文陈述观点的重要手段。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进行逆向分析从而产生原因,其中的几个主要原因,就可设置为几个分论点,即对“结论”问“为什么”。

例如命题作文《请你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分析不可轻易说“不”的三个原因——“不要轻易说‘不,传递着一种生命的坚强”“不要轻易说‘不,显示出一种精神的力量”“不要轻易说‘不,折射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样层层剥笋,使读者对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得说理到位。

3.从“怎么办”的角度,根据問题找办法。

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一个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对“问题”问“怎么办”。这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就可设置为文章的分论点。如优秀作文《做一个幸福的人》对标题或中心论点发问:“做一个幸福的人,该怎么办?”作答如下:“做一个幸福的人,要先学会欣赏”“做一个幸福的人,要先学会感动”“做一个幸福的人,要先学会感恩”。作答的内容也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要求: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

此次作文实际上是以“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前先要认真审读材料,弄清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能“到达金字塔顶”,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着精神。

【立意】

1.着眼于蜗牛:脚踏实地并持之以恒地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才能“到达金字塔顶”。

2.着眼于老鹰:成功离不开超凡的实力。

3.着眼于蜗牛和老鹰:即使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即使你拥有出众的天赋,要想成功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

【学生习作】

坚持,晴空不在远方

赵慧洁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那么我们只有像鲤鱼那样纵身一跃,倾情投入,坚持向前,才能在河水中激起浪花,勇立潮头。老鹰因为坚持达到了塔顶,蜗牛亦是如此。

坚持,因为生命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一生贫苦,他的一幅素描有时只能换来一双鞋;他会为了孩子们能吃上饭,自己两天都不曾吃东西;而且他会因为他的画不被主流画派认可而受到讥笑。生活的贫寒并没有使米勒放弃,相反他总是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我绝不放弃。”在此期间,他坚持创作,先后创作出《晚钟》《拾穗者》等名作。直到他晚年,他的画才在巴黎博览会上被认可。如今,他的画已成了无价之宝。

因为坚持,米勒登上了画派顶峰;因为坚持,米勒的生命谱出一首美妙的歌曲。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坚持,因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对不起,我们不能同意。”这是第1500次被拒绝了,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带着自己创作的剧本回到家中。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振奋精神,坚持创作,当他带着第四本剧本第1600次访问电影公司时,对方终于同意采用他的剧本,但并不同意他来主演。他摸了摸口袋仅剩的40元现金,微笑着回绝了。当第1886次访问时,对方终于同意他的要求,让他做主演,这部电影叫《洛奇》。这位年轻人叫史泰龙。《洛奇》这部电影,后来在电影界大放光彩。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史泰龙坚持了下来,在“后天”赢得了美好。

坚持,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他,在族人的怀疑和否定下依然坚持着;他,不抱怨别人,不埋怨生活;他,给别人点燃希望。他,就是掏出燃烧的心,帮助族人走出困境的大英雄——高尔基笔下的丹柯。面对讥讽和伤害,他选择坚持下去,带领族人走出死亡,因为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活,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險,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下去,爬上山顶,一览远方的白云和万里晴空。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德胜学校高二5班学生】

点评

本文着眼于蜗牛,强调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弥补先天的缺陷,从而到达人生的顶峰。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运用并列式结构模式,从“为什么要坚持”的角度,拟出了三个分论点,引发了一系列例证与分析,结构严谨,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考场佳作。

猜你喜欢

老鹰论点蜗牛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老鹰捉小鸡
懒惰的老鹰
老鹰捉小鸡
蜗牛说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