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研究
2018-03-16肖中俊刘星萍
肖中俊 刘星萍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普遍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而众多的地方高校如何从分层建设向分类建设转变,如何从“超常规”到“新常态”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常态下的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探索培育一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追求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适应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校的优化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集约式发展;分类建设;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67-02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经过近十几年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体量上已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还任重道远。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转型攻坚进入了关键期。对于庞大的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尽快的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如何突出自身特色,从分层建设向分类建设转变;如何改革思想惯性,从“超常规”到“新常态”转变。因此,培育一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追求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适应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校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1]。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现状
“应用型高校”理念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已写入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制定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通过“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正在以不同方式进行探索和推
动[2]。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高校“应用型”有名无实。究其原因,一是思想惯性改革动力不足,二是没有具体的执行机制。部分高校仍然是以知识、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其办学定位偏离知识应用、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部分高校虽是地方高校,却与地方政府之间无业务、人事、经费等归属管理,造成地方高校无法全方位融入区域政治经济[3]。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解放思想,立足地方,面向地方产业,办好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搭建区域战略合作桥梁,服务地方经济,将高校资源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坚决落实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成果孵化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这样才能真正办好高水平的“地方高校”。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要素探析
1.治理结构转型。首先,从学校层面,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如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引入行业企业专家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建议监督、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配置等工作,切实推进高等学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落实高校去行政化政策,简政放权,实行管理扁平化,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利,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从院系层面,探索建立社会参与的院系理事会制度,引入多元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合理的财务、资源、教学等配置下,构建权责利明确的二级学院优化管理体制。
2.人才培养转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地方高校本科教育职业化。做好人才培養的调研工作,制订符合当前并着眼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政府部门、教育学者、用人企业等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论证,并合理配置课程,形成特色课程体系,达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宗旨。整合课程具体内容,有效地将知识与科学理论的实践、技术联系起来,并做好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等,培养具备创新应用型能力的技术人才。
3.学科建设转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围绕地方优势产业设置并形成特色,服务于地方产业链。通过改造传统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专业出口方向,设立新兴的交叉复合型专业,打造以大类培养为原则的特色专业群。
4.师资建设转型。改变传统的师资引入制度,在引进师资方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通过引进青年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才等多元渠道,保障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校企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企业实践、进修培训、项目合作、挂职工作等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建立共享人才资源库,除了专职师资外,还可聘请企业高管、优秀技术骨干等作为定期兼职教师。在师资转型的保障机制中,落实职称评聘、教学绩效向“双师型”教师倾斜[4]。
5.科研方向转型。地方高校必须建立“产学研”服务中心,结合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战略规划,跟踪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无缝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开发,成果的转化、应用,等等应用型的科研活动;搭建高水平应用型平台,开展校校、校企的协同创新研究。教师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科研水平发展,并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科研促教。
6.社会服务转型。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职业培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资源,建立对接通道,聚焦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等民生领域,做好决策、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评估、工程设计,服务企业产业更新与升级。与地方政府共建并共享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并共建校内外实验室、研究所、实训基地等,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及经验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许多地方高校已在分类建设的转型潮流中走在前列,不断探索与地方对接的办学发展新模式,并基本形成理念引领、制度保障及文化驱动的高校转型实践体系。
1.理念引领,包括办学定位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去行政化理念。学校自上而下,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通过学校政策传达、校院层面专题报告、全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各种形式,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服务地方产业链为宗旨,定位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同时另辟蹊径,有别于传统高校和职业院校的第三条道路。
2.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将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基石保障。办学定位、创新发展、学校规划等必须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从校院层面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把握全局,为学校发展指导方向。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硬件资源优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人事绩效分配等制度,形成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所需的体制机制。
3.文化驱动。通过转型发展过程的凝练,将经典案例、有益的经验凝结为特色学校文化,并通过有组织、无组织的宣传与传播,放大案例效应并影响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推动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地方高校生存之道在于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并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学校文化,主要的途径可以通过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应用技术文化、社会服务文化等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先哲.从“超常规”到“新常态”: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6,(4):1-8.
[2]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2-86.
[3]林胜利.高校扩张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14,(10):21-22.
[4]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