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有偿代课现象的反思

2018-03-16李慧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交易

李慧慧

摘要:高校课堂本是学生安于学习的地方,然而我国某些高校大学生却在课堂上做起了“交易”——逃课学生花钱请人代替自己上课,也就是有偿代课。有偿代课显现的是畸形的校园生态,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使校园产生了一股不良学风。本文从高校有偿代课的现状入手,分析有偿代课所折射的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治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逃课;交易;有偿代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235-02

一、有偿代课的界定与现状

(一)有偿代课的界定

有偿代课来源于高校中的一种“交易”现象,是指某些大学生代替逃课学生上课以应付教师点名,并收取每节课20—25元劳务费的“经济”行为。

在大学校园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很多高校制定了点名签到的考勤制度。于是,逃课学生为了不影响期末成绩,便花钱请人代替自己上课,因此可以说,有偿代课是逃课的演变。

(二)有偿代课的现状

1.有偿代课分布面较为广泛。首先,从地域上的调查反应来看,我国东、南、西、北各大地区的高校均有出现有偿代课的现象。在网上搜索“代课”群后,立马出现了几百个遍布全国各地的代课群,再随机查看各地区某些大学的百度贴吧,里面也有大量关于“有偿代课”的信息,甚至某些一流大学也不例外。此外,从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高校有偿代课现象中不难发现,里面涉及的高校也是来自全国各地。

2.催生了专业的代课团队。因为“代课”需求量大,故有学生组成了专业的代课团队,专门为逃课学生提供“代课”服务,甚至还可以包月、包年。他们通常利用网络“招聘”代课人员,明码标价,按课时收费,只要有需求就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些专业团队甚至还“发明”了专门的代课APP。

3.形成了利益产业链。2015年6月29日,央视播出了一则高校“代课族”已成为产业链的新闻。学生有了“代课”需求,自然有“商家”提供“代课”服务,代课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甚至除了代课之外,专业代课组织现还衍生出代做笔记、代做作业、代考试等一条龙“业务”。

二、高校有偿代课折射出的问题

大学校园本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圣洁殿堂,如今却因为有偿代课的产生而充满了铜臭味。显然,有偿代课是一种信号,它反映的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折射出了教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消极的学习态度。从中学阶段“解放出来”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我的学习要求。一部分学生轻视了课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上课就是为了修学分而已,于是抱着“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态度,以请人代课的方式完成其“学习任务”,极大地浪费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与学习资源。

2.薄弱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校园不再是每天“满课”的时代,学生的自由作息时间大大增加了,在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教师的监管之下,很多学生自我释放过度,无危机感,缺乏自我管控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与电视剧而无法自拔,因而无法按时上课。

(二)教师层面

陈旧老套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有很大关联。然而,某些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依舊老套,没有新意,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致使学生产生反感、厌课的情绪。此外,有些教师没有紧随时代的发展,存在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学校层面

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某些高校的专业体系已经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且课程形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2.不全面的管理制度。课堂上潜伏着大量“替身”却浑然不知,说明学校管理有漏洞,铺就了代课组织谋求利益的温床。学校对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虽有明确的处罚制度,但部分高校没有落实到位,并未及时、有效地防止学生逃课、代课等行为。同时,高校中某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责任与义务,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管不顾,极大地影响了校园纪律。

(四)社会层面

1.严峻的就业形势。调查显示,部分逃课学生逃课后的去向是进行课外实践,目的是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因在我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聘用要求日渐提高,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此,部分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就业“加分”而不惜花钱请人代课而外出实践。

2.用人单位“重学历、轻学习”的价值观。目前,很多用人单位把学历作为选择人才的唯一门槛,致使学历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唯学历是从”的用人观,使他们看到的不是学历的真正内在价值,而是一纸文凭,是求职的“敲门砖”。因此,反观“有偿代课”现象不难发现,在学历与学识中,学生往往趋向选择学历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只要保证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行,于是“请人代课”就成为他们完成学业的手段。

三、高校有偿代课的防治策略

高校有偿代课作为一种不良学风是畸形的校园生态,因此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对此做出各自的努力,防治有偿代课现象的发生。

(一)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是一种能力的提高过程,因此,作为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课程安排,不能以兴趣为借口而选择逃避,这是对自我成长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大学校园的自由活动时间恰恰是锻炼自控能力的机会,学生应注意劳逸结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设立合理的学习规划。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要改善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

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授课方式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并创新教学技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的将生活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来,贴近大学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得,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此外,教师还应加强课后反思,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起点,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并广泛收取学生的课堂反馈意见,及时完善和改进不足之处。

(三)学校要完善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改进管理制度

针对某些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代接轨的问题,学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而推陈出新,及时对相关专业课程做出合理的调整。在课程安排上,应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生考核上,学校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还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习态度、道德情操、实践能力等。因为社会需求的不是应试人才,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此外,在管理制度上,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管,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加强课堂考勤和学习纪律,不让代课者浑水摸鱼。

(四)社会要努力扩宽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同时,政府还应完善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机制,整顿不规范的就业市场,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同时,作为社会用人单位,要理性看待学历的价值,不能将其作为选择人才的万能准则,应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设立用人标准或是通过业绩考核来筛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要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均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有偿代课”作为一种不良的学风,无论是学生、教师、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共同努力,改善不足,防治“有偿代课”的再发生。只有学生更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教师、社会切实担负起职责,“有偿代课”现象才能早日消亡,课堂这片原野才会更加肥沃,大学生也才能在这片原野上更加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乐毅.亚洲一流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特點评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02):46-53.

[2]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1.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交易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