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航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策略之我见
2018-03-16李国娟
李国娟
摘要:现代企业为提高管理质量,普遍应用内部控制制度,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现代企业在应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就航空公司来说,因为其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低收益的特点,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并且在具体的实际运营管理中通过优化流程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升经营效益。
关键词:航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形势不可逆转并且会存在一段时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航空公司来说必定会带来一定的业务冲擊,加上城际高铁建设的逐渐完善,高铁与航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影响着航空公司的业务拓展。因此,航空公司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普遍应用于现代企业制度之中,而航空公司必须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公司架构、公司规模、盈利模式等自身特点选择应用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盲目借鉴,要通过不断调整,寻找出最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一套制度体系。
(三)研究目的
本文对航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主要为实践型研究,目的是根据目前航空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用、管理上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解决方法,而非学术上的理论研究。
二、航空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融资投资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财务风险防控等,同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还会与公司的日常管理相融合,例如内部环境、岗位设置、员工数量等团队建设。而除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我国航空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等方面。航空公司作为资金集中,技术集中的现代企业,已经具有普遍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这点与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有很大区别,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建设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三、航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很多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之前先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十分浪费时间成本和财力成本,因此缺乏对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在我国航空公司中,一些新成立的地方航空公司情况相对较好,而一些规模较大,资金股份构成相对复杂的大型航空公司经常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甚至出现腐败,近年来多起航空腐败案件,直接反映出制衡机制建设存在问题,归根结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步没有高质量的完成,后期建设可想而知。
(二)风险评估的实效性欠缺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航空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例如东方航空公司航油套期保值,但因其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最终失败,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风险评估机制尤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与数据分析能力,难以落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只存在航空公司。尤其对上市的航空公司,对安全系数要求更高,无论是财务风险防控还是安全风险防控,都需要具体落实,真正发挥作用。
(三)控制活动控制力度不够
对控制活动控制力的提高是航空公司的重中之重,航空公司在顾客满意度角度上可以归为服务行业,由于航空运输的特点,经常发生晚点、旅客滞留等问题,另外还经常发生旅客冲突等特殊事件,这需要考验航空公司的控制力以及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近年来经常发生旅客与航空公司冲突的事件,无论最后如何归责,对航空公司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航空公司在监督环节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各级人员及业务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如果缺乏对高管们自身的有效监督制衡,即使有看似严格的监督机制,也难以落实,或者无法全面监督。航空腐败和相互推卸责任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舆论一直推动航空体制改革。但是实质上,只要完善管理层的制衡与监督机制,就可以有效减少专权和贪污腐败。另外由虹桥机场发生的飞机差点相撞事件可以看出对一线业务人员的监督也缺乏力度。
四、航空公司内部控制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航空公司的产品是运输旅客,向旅客提供相应的位移,并伴随高质量的服务以提升顾客体验。但是,目前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加上高铁对国内航线的冲击以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航空公司若想提高利润,必须提高运营生产效率。但是很多航空公司的发展重点有所偏差,忽视了生产效率,甚至一些小规模航空公司不注重扩大规模,开拓航线收益低,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利润率难以提高。
(二)预算管控
科学的预算编制、执行、评价有助于保证公司的资金运行流畅,就目前航空公司整体现状而言,预算控制工作相对完善,但是不够细致,应当细化。
(三)成本管控
成本控制在目前航空公司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航空公司对服务质量以及安全体系的成本投入较大,这与其行业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成本管控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方面,目前的航空公司普遍欠缺,而节流要细致入微,例如航材采购、油耗、航线设计、人员配置等方面都要考虑,但是一些航空公司忽略了在一些细致的运营环节中控制成本的问题,造成公司的资源浪费。
(四)业务层面控制活动缺乏系统性
业务层面控制活动包括资金活动、采购活动、资产管理、销售管理等十几类管控,而如何将每一类控制活动从前因后果、其中所包含的各类业务以及流程上全面清楚梳理缺乏系统性。
五、航空公司内部控制提升措施
(一)加强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航空公司的内部控制必须强化管理,尤其在职位设置上,必须科学,做到成本与效率的结合。航空公司在职位设置上一定要做到不相容职位的分离,避免职责重叠,滋生腐败。公司的职位设置要与监督机制相结合,做到权利制约,避免绝对权利的出现。
(二)完善审批制度,建立完整工作流程
航空企业的日常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流程约束,否则会浪费企业资源。航空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工作的业务流程,制定高效的、有步骤的工作方法,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与工作的准确度。
(三)完善信息系统
航空企业作为资本集中、技术集中的企业,必须完善信息系统。在航空企业中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要做到横向、纵向像交融的信息系统,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沟通交流顺畅,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
(四)完善监督体系
航空公司必须完善监督体系,做到各个部门不出现不相容职位,防止专权。上市的航空公司,资本运作项目较多,若没有完善的监督职位,容易舞弊问题,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另外,航空公司要做好对高层管理者的监督,完善对管理者的监督与制衡,从而减少贪污舞弊的问题发生几率。
(五)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航空公司与普通企业不同,航空公司的运营风险、安全事故风险以及现场活动风险发生几率都较高,如果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將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严重的还会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机制绝对不是空泛的制度,航空企业要将其具体化,提高其风险防控机制的可执行性。在风险防控制度的设置上,航空公司应当首先将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放在首位,只有生产运营安全,才是公司生存的基础。其次,航空公司要做好活动风险控制,航空公司作为以服务为主的企业,如果对突发事件控制不当,就会引发公关危机,所以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只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机制,航空企业的内部控制才算完整。
(六)做好重要业务流程梳理工作
航空企业公司业务复杂,若业务流程梳理不好,不仅会降低企业效率还会浪费企业资源。因此,航空公司必须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特别设置重要业务的工作流程。将一些经常性业务,规范其操作流程,寻找最高效,节省资源的步骤体系,从而整体解决航空企业业务流程复杂、混乱的问题。
六、结语
内部控制问题是大量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航空公司应当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多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行、评价三个方面着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使其成为公司提升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郭艳萍.论企业内部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01).
[2]阎义方.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02).
(作者单位:金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