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千金”与“社会交换”
2018-03-16杨眉
杨眉
“一饭千金”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韩信知恩图报的故事。韩信年轻未得志时,有一年迈的洗衣妇同情他,经常给他饭吃,日后他发达后回报老人千两黄金。
与“一饭千金”类似的一个中国古训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两个古训有很好的一面,就是教育人要感恩,要知道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知道感恩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先从施恩者看,被感恩会让他收获双重满足:别人肯接受他的帮助,使他的助人需要得到满足;而别人的知恩图报则会满足他内在的社会赞许动力需要,从而也会增加他日后助人行为的动力。
而对感恩者而言,感恩的行为同样也会满足其精神需要:证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君子,同时也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受恩、感恩,如此循环往复,就使人与人的关系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有的还会发展成终身的友谊。
一个懂感恩的人会在成长中逐渐扩大自己感恩的范围,不仅仅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知道感恩他所拥有的一切: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他会珍惜和尊重他所在的世界,因此,他也更容易体验到生活中的满足和幸福,也因为心怀感恩,他会很自律,会以恭敬的態度去珍惜并关爱自然与人文环境。
但是,“一饭千金”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两个古训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平时情况下,一饭报以一金,或者滴水报以杯水、盆水就可以,为什么要报以千金和涌泉?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交换论,是社会心理学家G.霍曼斯于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他假设人际交互作用类似于经济交易,因此,交往时人都致力于最大限度扩大收益同时降低代价,以尽量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社会交换既可以是物质交换物质,也可以是物质交换精神或者精神交换精神,你送我一个礼物,我回送一个礼物或者为你做一件事;你夸我,我也会回夸你;你对我微笑,我也对你微笑。我情绪不好时,你陪伴我,你遇到困难时,我帮助你。
既然是交换,这就涉及人际交往中的公平问题,如果收益略大于或者等于代价,这种交互作用就可以维持,双方也会基本满足。而如果收益长时间小于付出或甚至没有收益,损失方就会愤怒,而这种关系也难以维持。
我们中国人有关感恩的古训与西方的社会交换论具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都强调受恩惠就要懂得感恩,而有关施恩受恩中的公平问题,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古训,而且是双向约束、非常公平的:“受恩不报非君子,施恩图报非君子。”
这样一个双向约束,自然会让人际关系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人们通常会选择增值交换,也就是双方都以相等或者稍微多一点的方式回报对方,例如中国农村家庭中的红白喜事账本,就是为了保证交往公平的一种方式。
而那些选择减值交换的人,也就是总以少于对方付出的方式回报或者甚至不回报对方的人,他的人际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持。
所以,按照社会交换论,我们中国的“一饭千金”、“涌泉相报”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维护一种对对方而言,收益远远大于付出的关系,从而为关系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可是我们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所谓公平交换,就是双方的交换是基本平衡或者略多一点的,如果自己每次都以“一饭千金”、“涌泉相报”的方式回报别人,让对方所得收益远远大于其付出,会让对方感觉心生内疚甚至不安,久而久之,对方就会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反而对我们敬而远之。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受恩回报也有度,如果过度了,就会给施恩者造成压力,因为“一饭千金”或者“滴水涌泉”都是远远超过施恩者所给予的,这样厚重的回报,会不会变成另外一种施恩,而且是几乎无法回报的施恩?比如韩信所感恩的那位普通的洗衣妇,她又如何去回报这“千金”呢?再比如,如果都想着“一饭千金”“涌泉相报”,那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还怎么敢去求助呢?因为那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偿还,因此干脆就不要了吧,这是不是我们很多中国人在遇到困境时尽可能不去寻求社会支持的文化根源所在呢?!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一个人施恩时期待我“一饭千金”,我是不敢受这个恩的。而我想要帮助的人若打算有朝一日“涌泉相报”,我也不敢提供帮助了,因为我要避嫌,我可不想被别人说成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呢!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