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波三折博通并购高通案再生变数

2018-03-16孙永杰

通信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并购案博通高通

本刊记者│孙永杰

始于去年的博通并购高通案,进入到今年,随着交易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让这场并购与反并购之争愈演愈烈。

日前,业内关注的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大并购案,即博通对高通的并购,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简称CFIUS)的介入调查及保罗·雅各布被免去高通执行董事长之职而显得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CFIUS介入调查 高通“主动”与“被动”并施

众所周知,始于去年年底的博通并购高通案,因为并购一方博通的势在必得和被并购方高通的严防死守,一直颇受业内关注,而预定在今年3月6日召开的高通董事会被普遍认为是决定此次并购案结果的赛末点。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高通董事会召开的前一天,CFIUS的一纸调查令终止了决定双方命运的董事会的召开,即高通董事会的召开被推迟至少30天。

据外媒报道,CFIUS命令高通的股东会议至少推迟30天的原因在于CFIUS的一封信函。在该封信函中,列举了为什么收购可能威胁美国在无线通信标准、专利和产品方面的地位。

事实上,在这之前,CFIUS数次在美国企业跨国收购中,在最后一秒放出自己的“致命一击”,中招的中国企业中,既有国家资本撑腰的半导体企业,也有蚂蚁金融这样的私营企业巨无霸。这一家由美国财政部长负责的机构间协调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核将会导致外国人控制美国行业或企业的交易,重点关注在美国构成所涉交易的外国投资是否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

除了安全之外,CFIUS还担心博通既往处理并购交易后的方式会让高通在未来减少对于创新的投资,进而导致美国失去在未来产业(例如5G)中的领先地位。

据业内人士告诉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一般情况下,CFIUS对一笔并购交易进行初步的分析需要30天。如果发现该交易需要进行深入评估,则需要额外45天时间。也就是说高通董事会的召开可能最长延期75天,这无疑为高通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博通的并购赢得了时间。”

就在CFIUS宣布调查博通并购高通案不久,高通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被免职,不再担任其父亲于1985年与他人联合创建的高通公司董事长,虽然他仍将留在董事会。高通同时暗示,此举旨在确保公司在处理博通收购交易时“无可指责”。与此同时,高通董事会任命杰夫瑞·亨德森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长。此次人事调整将对博通收购高通交易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对此,高通首席董事汤姆·霍顿(Tom Horton)对外声称:“董事会将继续秉承积极的企业监管原则,我们相信,在当前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任命一位独立董事作为公司董事长,符合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高通之所以在CFIUS出手调查并购案时,免除和更换公司董事长,是一种看似‘被动’实则‘主动’的行为,意在向现在和未来的高通董事会成员和外界证明董事会的公正和客观性,从舆论上赢得对于高通遏制博通并购的支持。”

15亿美元投资承诺加公司迁址博通迅速回应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CFIUS启动调查之后,为了打消美国监管部门的担忧,博通公司表示,计划投资15亿美元来培训美国工程师,以便让美国领跑全球5G市场。与此同时,博通计划到5月中旬完成公司迁移回美国的工作。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博通就宣布将总部迁往美国。对此,美国博通CEO Hock Tan表示,美国商业环境稳步改善,税改将有效地为大型跨国公司创造更公平的国际环境,确信总部迁回美国有利于完成全球布局。此外,随着公司总部的迁移,博通将把200亿美元流回美国,投入至少3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工程设计,投入60亿美元用于生产制造,并承诺创造很多高薪工作。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时称赞美国博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公司,在美国雇佣人数超过7500人,我们期待这个就业数字会显著增长”。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博通把总部迁回美国,一个主要的考量是其59亿美元收购全球数据中心网络供应商博科公司受阻。因为自去年11月宣布收购意向以来,CFIUS至少三次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推迟审批。所以此次面对CFIUS的咄咄逼人,博通下定决心,加快进度,以消除在此次并购高通案中CFIUS对于其公司所属国别的担忧。”

就在记者发稿时,有传言称,芯片巨头英特尔有可能出手并购博通,尽管英特尔官方随后否定了这一传闻,但足见此次博通并购高通在业内产生的巨大连锁反应。究竟鹿死谁手?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还会使出何种招数?还需边走边看。

猜你喜欢

并购案博通高通
Meta元宇宙硬件将使用博通芯片 年规模超10亿美元
高通、苹果专利案新进展:苹果拒绝与高通和解
历史转折后的高通前执行董事长
《福布斯》欧盟罚高通
1000 亿美元,高通可能要被博通收购了
博通发布新处理器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