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2—8月南极埃默里冰架附近海域水团及高密度水分布❋

2018-03-16徐智昕高郭平许建平程灵巧郭佩芳

关键词:冰架普里盐度

徐智昕, 高郭平, 许建平,4❋❋, 程灵巧, 郭佩芳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4.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

埃默里冰架是东南极最大的冰架,面积约为6.2×104km2[1],厚度在200~1 500 m之间[2],其变化直接关联着南极冰盖物质平衡过程并影响海平面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埃默里冰架位于普里兹湾的西侧,其前缘存在一个水深较大的凹槽(即埃默里洼地),呈东南-西北走向,是湾内外交换的主要通道,穿过陆架与陆坡相接壤。陆架坡折处地形十分陡峭,水深从600 m急剧增加到3 000 m;陆坡北侧,进入水深超过3 000 m的大洋深水区域。

普里兹湾作为南大洋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物理海洋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国自1984年开始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考察的重点海域。中国科学家依据现场调查数据做了多方面的研究[3-5],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物理海洋环境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蒲书箴等[3]通过分析第22次南极考察获得的水文资料,发现冰架北缘表层水的热盐结构具有不均匀性,东西两端的表层热含量明显高于埃默里冰架北缘中部,这种不均匀性与浮冰和冰间湖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严金辉等[4]利用第27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冰架外缘获得的一条CTD断面上的温、盐度资料发现,普里兹湾西部存在一个顺时针运动的中尺度涡,夏季表层水厚度东部基本上为20 m,西部深达50 m左右。乐肯堂等[5]利用1990—1991年航次获得的高质量CTD资料和有关化学要素资料, 研究了考察海区热盐结构和水团分布特性,指出在观测期间普里兹湾陆架上几乎不存在低盐陆架水,而只有高盐陆架水。Meijers等[6]利用2006年1—2月位于南极大陆边缘西南印度洋扇区30°E~80°E间6个经向断面CTD资料指出在70°E~80°E间存在一个顺时针的流涡,其南北边界分别为南极陆坡流和南极绕极流。Williams等[7]利用位于75°E处的XCTD断面资料发现在普里兹湾次表层存在一直径约100 km、中心在65°S~64.5°S并可能东向传播的涡旋。近年来,针对冰架水的温盐特征、空间分布、流向以及对形成普里兹湾底层水的作用等问题,也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8-10]。Laura等[1]利用2001年2月布放在埃默里冰架前缘东部的3个锚定浮标获得的资料发现了变性的绕极深层水在南极冬季可以从此处进入埃默里冰架下的冰穴,并形成一种盐度较低的冰架水从埃默里冰架西部流出。由于南极地区冬季海面冰封,考察船难以进入,考察工作多是在南半球的夏季进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多是根据夏季考察资料得到,因而对于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特别是埃默里冰架前缘冬季水文结构及水团分布等尚不清楚。本文在依据2011年3—6月南象海豹资料分析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水文结构和水团特征[11]的基础上,再利用2012年2—8月同样由南象海豹携带的CTD-SRDLs获得的温、盐度剖面资料,对普里兹湾,特别是沿埃默里冰架前缘及其附近海域的水团及高密度水分布等做进一步探索研究。

1 资料获取

为了追踪和研究普里兹湾包括冰架水、陆架水和底层水在内的高密度水的输运途径及其分布范围,本文把研究海域从埃默里冰架前缘向北扩展到了印度洋极锋以南海域,即沿南极普里兹湾中的埃默里洼地向西北延伸跨过湾口的陆架/陆坡区进入大洋深水区(见图1(a))。本文所用资料来自澳大利亚海洋集成观测系统(Integrated Marine Observing systems,IMOS)收集的安装在南象海豹头顶的自动温盐深观测仪(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 profiler-Satellite Relay Data Loggers,CTD-SRDLs)获得的温、盐度剖面资料。CTD-SRDLs由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中心(Sea Mammal Research Unit, SMRU)研制,其温度和电导传感器的精度分别为0.005℃和0.005 mS·cm-1[12]。利用南象海豹返回海面时的短暂瞬间,通过ARGOS卫星把剖面观测数据发送到法国卫星地面接收中心(Collecte Localisation Satellites, CLS),然后SMRU会采用类似于国际Argo计划规定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每个观测剖面进行处理及质量控制[13],经校正后的温、盐度数据估计精度分别为±0.03℃和±0.05[14]。平均每日能够获得2.5条CTD剖面,平均观测深度为500 m,最大可达2 000 m[13]。

在2012年期间,IMOS共在24头南象海豹上安装了CTD-SRDLs,进行南象海豹行为跟踪和海洋环境监测。通过绘制全部观测剖面的位温(θ)、盐度(S)和位密度(δθ)垂直分布图及θ-S曲线和θ-S点聚图等,经比较和客观分析,对那些带有异常数据点的剖面或温度(或盐度)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的剖面进行了筛选,同时对十分接近海岸的观测剖面或超出本文研究区域的观测剖面,也做了剔除处理;另外,还去掉了单个南象海豹观测数据中CTD有效观测剖面数量不足15个的运动轨迹(为方便叙述,后文将每头携带CTD-SRDLs的南象海豹的运动轨迹根据其编号以“CTD标识”称之)。最终,选取了21头南象海豹的活动轨迹(CTD标识),如图1(b)所示。

(○:起点;△:终点;矩形框为研究区域;虚线为湾内、陆架/陆坡区和深海大洋区分界线。 ○: Start; △: End; Rectangle box is the study area; Dashed lines are the boundaries of the inner bay, continent shelf/slope area and the deep ocean area.)

图1 研究海域(a)与南象海豹(CTD标识)迁徙路径(b)
Fig.1 Research area (a) and southern elephant seals migration path (b)

由图1(b)可见,这些CTD标识从普里兹湾东南岸的戴维斯站布放后,大致沿3条路径(西、中和东)由东向西、或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东北,然后再折向北迁移,其中沿西和中行路线的CTD标识约占总数的76%。它们先由东向西迁移,大部份标识穿过埃默里洼地沿着埃默里冰架前缘由东南朝西北方向移动,再沿着埃默里洼地或穿越弗拉姆浅滩,经过陆架坡折进入深海大洋;小部份标识则沿着埃默里洼地东侧北行,穿越四女士浅滩和陆架坡折进入深海大洋。图1(b)中还呈现了3个CTD标识活动密集区,也是CTD观测剖面最多的区域,其中一个出现在普里兹湾东南岸戴维斯南极站附近,显然与CTD标识在这里集中布放有关;另两个则位于普里兹湾西北岸埃默里冰架和达恩利角前缘,无疑与这里冬季存在冰间湖有关。

统计表明,研究海域中的21个CTD标识累计获得了3 967个观测剖面。其中,最大观测深度达到了1 082 m,最浅仅为44 m;获得的观测剖面最多的有456个,最少也有21个。这些CTD标识最早是在2012年2月5日布放的,最迟在4月8日;每个CTD标识观测结束的时间不同,最早为3月11日,最迟为8月8日。其中4月上旬~5月中旬是CTD标识离开海湾比较集中的时期,这显然与湾内海冰冻结过程有关。

为了对研究海域冬季水团分布,特别是高密度水的输送路径及其分布范围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除了绘制各个剖面的θ和S垂直分布图外,本文还选取了几个代表性CTD标识绘制了沿其迁徙(活动)轨迹的θ、S和δθ断面分布图以及整个研究海域的θ-S点聚图等,并计算了θ、S和δθ跃层的特征参数,一并作为本文分析的主要依据。

2 水团分析

2.1 水团类型及其特征指标

图2给出了2012年2—8月期间全部CTD剖面的θ-S点聚。可以看到,整个研究区域θ-S点聚比较分散,表现出无显著的水团核心,与2011年2-6月期间的分布情形[11]相似。综合前人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水团的研究结果[15-17],采用与2011年水团分析相同的方法即水团综合分析法,可以发现,2012年研究海域冬季同样存在7个水团,其中4个为永久性水团,3个为变性水团,如果再将陆架水和冰架水中的2个次级水团单独统计的话,本海区冬季则由9个水团组成:它们是普里兹湾底层水(Prydz Bay Bottom Water, PBBW)、南极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 CDW)、普里兹湾低盐陆架水(Low Salinity Shelf Water, LSSW)、高盐陆架水(High Salinity Shelf Water, HSSW)、低盐冰架水(Low Salinity Ice Shelf Water, LSISW)、高盐冰架水(High Salinity Ice Shelf Water, HSISW),以及南极表层水(或南极冬季表层水)(Antarctic Surface Water, AASW)、普里兹湾次表层水(Prydz Bay Subsurface Water, PBSSW)和逆温跃层水(Inversion Thermocline Water, ITW),这里的ITW,也即前人研究中提到的变性绕极深层水(Modified Circumpolar Deep Water, MCDW)[18]。

图2 2012年2—8月期间研究区域θ-S点聚Fig.2 θ-S scatter diagram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February to August, 2012

根据θ-S分析和定性划分,再结合温、盐度垂直结构和大面(图略)、断面分布,得到研究海域各水团的温、盐度特征指标如表1所示。

对照前人研究[10, 15-17, 19-21]可见,2012年冬季该海域水团数量同样比夏季有所增加,而且各水团的特征指标也有不同,个别水团更有较大差别,如南极表层水(或南极冬季表层水)的温度更低、普里兹湾冰架水和南极绕极深层水的盐度更高等。这是因为随着南极冬季来临,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风场加强,海水结冰析盐,导致温度持续降低而盐度增加。由于受到观测深度的限制,即使在深海大洋区域,同样未见南极底层水的踪迹。但无论在湾内和陆架区域,还是深海大洋区域,逆温结构都十分显著,而且对研究海域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故根据其出现的深度和区域不同,分别称为“普里兹湾次表层水”和“逆温跃层水”。其中,普里兹湾次表层水是初冬季节水体尚未充分混合之前的一个过渡性水团。此外,2012年冬季的南极表层水和低盐冰架水中的盐度比2011年还要低0.10;而高盐陆架水和高盐冰架水中的盐度则要比2011年略高0.10。

表1 2012年2—8月期间研究区域水团的特征指标Table 1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water masses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February to August, 2012

Note:①Antarctic surface water(AASW);②Prydz Bay subsurface water(PBSSW);③Prydz bay ice shelf water(PBISW);④Prydz Bay shelf water(PBSW);⑤Inversion thermoctine water(ITW);⑥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⑦Prydz Bay bottom water(PBBW)

2.2 水团断面分布及其水文结构

由水团分析可知,普里兹湾高盐陆架水、高盐冰架水和普里兹湾底层水,以及绕极深层水等都具有高密度水的特征。通过选取的3个CTD标识在某个观测时段内沿着准纬向或准经向迁移路径获得的温、盐、密度断面分布,不难寻找到这些高密度水团的分布范围及其对应的温、盐度结构。

图3是2012年3月20—24日之间一个横跨普里兹湾的准纬向断面上δθ及其对应的θ、S分布。可以看到,该断面上密度分布有如下几个特征:(1)表层密度低(小于27.40 kg·m-3)、底层密度高(大于27.80 kg·m-3);且断面东部(小于27.30 kg·m-3)比西部(小于27.40 kg·m-3)更低;(2)密度上混合层深度普遍较浅,通常小于50 m,西部靠近埃默里冰架前缘则要略深些,最大深度可以达到120 m;(3)在30~100 m深度间存在较强的密度跃层(0.014 kg·m-4),且东部要强于西部;(4)100 m深度以下整个断面上几乎被高于27.70 kg·m-3的高密度水所盘据。

显而易见,浅于50 m深度的低密度水为次低温(大于-1.60℃)、低盐(小于34.00)的普里兹湾表层水,且西部(小于-1.70℃、大于33.90)比东部(大于-1.60℃、小于33.80)温度更低、盐度则要略高些。水深50~100 m间存在一个微弱的逆温层,温度略高于-1.60℃,最高可达-1.10℃;盐度则在34.20~34.40之间,这一水体应归属于普里兹湾次表层水。水深100 m以下,温度普遍在-1.60~-1.90℃之间,最低温度出现在断面西部,其值为-1.99℃;盐度普遍在34.40~34.50之间,最大盐度可达34.58,这一温、盐度相对均匀的水体,主要由普里兹湾陆架水和冰架水构成。

该断面上密度等值线的分布趋势与等盐线十分相似,上混合层和跃层深度,以及下混合层出现的位置等也都几乎一一对应,表明研究海域密度变化主要取决于盐度,而不是温度。

图4给出了2012年3月28日-4月3日之间一个准经向断面上δθ及其对应的θ、S分布。可以看到,该断面上除了密度变化同样取决于盐度外,其等密度线分布较湾内断面要复杂得多。(1)密度(小于27.30 kg·m-3)上混合层深度虽同样处于50 m以浅,但仅出现在断面南部(小于27.20 kg·m-3)和北部(小于27.30 kg·m-3),从两端往断面中部,密度由低变高,最大密度出现在埃默里洼地北部,达27.80 kg·m-3。(2)在陆架坡折以南至埃默里冰架前缘东北部,呈现弱密度锋,约200 km距离内,密度差达0.60 kg·m-3。(3)深度50~200 m之间,在断面南、北部存在较弱的密度跃层,中部偏南区域,密度相对较高(大于27.70 kg·m-3),且上、下层变化不大。(4)200 m深度以下,密度变化较小,普遍在27.70~27.80 kg·m-3,且断面北部比南部更高,最大达27.84 kg·m-3。

对应于上述密度分布,50 m上层两个低密度区域也是低盐区(小于33.90),且南部盐度比北部还要低0.10,断面南部同样呈弱盐度锋,温度则普遍低于-1.80℃,具有南极表层水(或南极冬季表层水)的特性;在100~200 m水深间,在断面南、北两端存在盐跃层,而温度表现为南部似有次高温水(大于-1.00℃)侵入,存在逆温跃层(0.021℃·m-1),北部也呈现一较弱逆温跃层(0.010℃·m-1),显然断面南部区域具有普里兹湾次表层水的特性,而北部区域为逆温跃层水;200 m水深以下,盐度普遍大于34.50,最高盐度出现在断面北端,达34.78,温度分布比较特殊,陆架坡折以南区域,温度低于-1.80℃,最低达-2.07℃,断面北部,温度则要高于0.80℃,显然南部区域主要由普里兹湾陆架水和冰架水控制,而北部区域则为绕极深层水。

图3 研究海域代表性断面(a)上δθ(b)、θ(c)和S(d)分布(2012-03-20~24)Fig.3 Distributions of δθ(b), θ(c) and S(d) and in a representative quasi-zonal section in the study area (2012-03-20~24)

值得指出的是,在断面中部的陆架/陆坡区域,密度和盐度比起南、北两端呈垂直均匀状态,温度(约-1.80℃)同样变化极小,陆架以南略低于-1.80℃,而以北则略高于-1.80℃。这里也是中上层海水密度最大的区域,呈现了普里兹湾陆架水(挟带了一部份冰架水)由南部离开埃默里冰架前缘,沿着埃默里洼地中央向北,在陆架/陆坡区域与北部由下而上涌升的绕极深层水相遇,产生比较剧烈的混合,形成普里兹湾底层水,导致在陆坡外的大洋次表层出现较强的温度锋和跃层。

图5同样给出了一个准经向断面上δθ分布。该断面比上一个断面(见图4)的观测时间要略晚些(2012年4月5日—5月3日),但进一步佐证了高密度水(大于27.70 kg·m-3)从湾内向湾外移动,并在陆架/陆坡区域与陆坡外侧水域的高密度水相遇,在200 m上层形成较强密度锋的分布特征。

3 研究结果

3.1 埃默里冰架附近次表层水的生消过程

为了验证普里兹湾次表层水仅是研究海域冬季的一个过渡性水团,选取埃默里冰架前缘西北部一个半径约15 km(如图1(a)中“A”所示)区域内不同月份的代表性剖面,绘制温、盐度垂直分布图(见图6),较好地呈现了普里兹湾次表层水从产生到消亡、由强变弱的演变过程。因该处的次表层水受冰架水影响比较显著,故温度要偏低些。

图4 研究海域代表性断面(a)上δθ(b)和θ(c)、S(d)分布(2012-03-28~04-03)Fig.4 Distributions of δθ(b), θ(c) and S (d) in a representative quasi-meridional section in the study area(a) (2012-03-28~04-03)

通过比较发现,从2月中旬~7月上旬,随着南极夏季的消逝、冬季来临,日照减弱、气温骤降,海表温度急剧下降,而表层以下还依然保留了夏季表层水的高温、低盐特性,导致产生较强的逆温跃层(0.018℃·m-1)和盐跃层(0.015-1m);然而,随着气温不断下降、结冰析盐过程导致表面温度继续下降、盐度增加,上下层水体混合加强,致使上混合层深度(30 m)增加,逆温跃层强度(0.024℃·m-1)增强,盐跃层上界深度加深、强度减弱;直到5月份,上混合层深度已经达到了200 m,逆温结构虽依然存在,但强度已经很弱,上层温度比4月略有降低,达-2.02℃,上层盐度则从4月的34.22增加到了34.50和200 m水深以下盐度略有增加;6月份上层温度并未继续下降,反而略有上升(达-1.85℃),且呈上下均匀一致,盐度则依然维持在34.48,但随着深度增加,盐度略有降低,呈微弱的不稳定状态,普里兹湾次表层水已经完全消失;到了7月份,温度维持了6月的均一状态,盐度恢复稳定状态。

图5 研究海域代表性断面(a)上δθ(b)分布(2012-04-05~05-03)

3.2 埃默里冰架水分布特征

采用Millero[22]的冰点计算方法,考虑到仪器精度和带来的观测误差,将低于海面冰点-0.10℃、水层厚度超过10 m的水体作为存在冰架水的判别标准。经计算统计,共有569个观测剖面上存在冰架水,深度、位温和盐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898 m,-2.32~-1.96℃和33.74~34.81,其厚度和最大深度分布如图7和8所示。可以看出,因时间和空间位置不同,两者的分布差异均较大。其中最大厚度(797 m)出现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北部(72.36°E,68.28°S);最大深度898 m出现在普里兹湾东部近岸深槽(77.55°E,68.96°S)。冰架水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戴维斯站附近海域和西冰架以西区域,且在71°E~72°E范围内存在扩展至65.69°S的冰架水。严金辉等[4]曾同样指出埃默里冰架前缘的冰架水主要向东北方向扩散,但却并未言明冰架水向北具体可扩展至何处。根据Williams等[2]数值模拟的流函数显示,埃默里冰架下以约71°E,70°S为中心存在顺时针的环流,约在70.5°E~72.3°E范围内存在强的出流,这说明冰架水可以随流动沿着埃默里冰架前缘向西北扩展,经过陆架/陆坡区,最北可扩展至深海大洋区。冰架前缘冰架水最大深度为400~700 m,而其北部最大深度仅为50~200 m,这与Shi等[10]提出的沿着冰架底部向外流的低密度融冰水羽流,流出冰架前缘时,其上部失去了原来冰架的限制,会急剧上升的推测结论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明冰架水从冰架前缘流出后会随湾内环流向北输运。

图6 埃默里冰架前缘A区海域θ和S垂直分布Fig.6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θ and S in area A in front of the Amery Ice Shelf

图7 冰架水厚度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ISW

3.3 埃默里冰架及普里兹湾高密度水分布特征

采用观测深度大于250 m且最大深度处的δθ大于27.80 kg·m-3的剖面,绘制最大深度处的δθ分布图(见图9)。可以看出,研究海域底部均有高密度水分布,且主要集中在2个区域:一个位于达恩利角北部(69.31°E,67.35°S)附近,最大密度为28.04 kg·m-3;另一个在78°E~80°E,67.5°S~68°S范围内,密度在27.90~27.97 kg·m-3之间,这部分高密度水可能来自普里兹湾以东的西冰架;此外,还存在一条明显的高密度水带(大于27.95 kg·m-3),从普里兹湾东岸开始,基本沿着68.8°S向西,在72°E~73°E即埃默里冰架前缘折向西北部,穿过陆架/陆坡区直至深海大洋区,最远可达65°S附近,这与Yabuki等[23]得出的高盐陆架水随湾内顺时针环流通过73°E断面附近流出的推测相符。

图8 冰架水的最大深度分布Fig.8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depth of ISW

图9 观测剖面最大深度处的δθ分布Fig.9 Distribution of δθ at the observed deepest depth

4 结论

(1)2012年南极夏末至冬初研究海域温盐点聚分布与2011年十分相似,且同样由9个水团组成,它们分别为南极表层水(或南极冬季表层水)(AASW)、普里兹湾次表层水(PBSSW)、低盐陆架水(LSSW)、高盐陆架水(HSSW)、低盐冰架水(LSISW)、高盐冰架水(HSISW)、普里兹湾底层水(PBBW)、南极绕极深层水(CDW)以及逆温跃层水(ITW)。

(2)次低温(大于-1.60℃)、低盐(小于34.00)的普里兹湾表层水主要分布在浅于50 m深度,且西部比东部温度更低、盐度略高。普里兹湾次表层水处于水深50~200 m间的逆温层内。水深200 m以下,低温、高盐是普里兹湾陆架水和冰架水的贡献。次高温(小于0.00℃)、高盐(大于34.65)的普里兹湾底层水出现在陆架区300 m以深水域;几乎同一深度的陆坡区,则为高温(大于0.50℃)、高盐(大于34.65)的绕极深层水盘踞。

(3)冰架水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戴维斯站附近海域和西冰架以西区域;进一步证实冰架水在71°E~72°E之间从冰架前缘流出后会随湾内环流向西北输运,经过陆架/陆坡区,最北可扩展至65.69°S。

(4)由普里兹湾高盐陆架水、高盐冰架水、底层水和绕极深层水等构成的高密度水在研究海域观测剖面最大深度上有较广阔的分布;存在一条明显的高密度水带(大于27.95 kg·m-3),从普里兹湾东岸开始,基本沿着68.8°S向西,在72°E~73°E即埃默里冰架前缘折向西北部,穿过陆架/陆坡区直至深海大洋区,最远可达65°S附近。

致谢:本文利用的IMOS南象海豹CTD数据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Mark Hindell教授提供,在此谨表谢忱。

[1] Laura H, Richard C, Ian A, et al. Circulation of modified circumpolar deep water and basal melt beneath the Amery Ice Shelf, East Antarctica: MCDW interaction with the Amery ice shelf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2015, 120(4): 3098-3112.

[2] Williams M J M, Grosfeld K, Warner R C, et al. Ocean circulation and ice-ocean interaction beneath the Amery Ice Shelf, Antarctic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1, 106(22): 383-399.

[3] 蒲书箴, 葛人峰, 董兆乾, 等. Emery冰架北缘热盐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其成因[J]. 海洋科学进展, 2007(4): 376-382.

Pu S Z, Ge R F, Dong Z Q, et al. Inhomogeneity of thermohaline structure near the north edge of Emery Ice Shelf and its formation cause[J].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2007(4): 376-382.

[4] 严金辉, 李锐祥, 侍茂崇, 等. 2011年1月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附近水文特征[J]. 极地研究, 2012(2): 101-109.

Yan J H, Li R X, Shi M C, et al. Oceanographic features near the Amery Ice Shelf in Prydz Bay, Antarcica, January 2011[J].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2012(2): 101-109.

[5] 乐肯堂, 史久新, 于康玲. 普里兹湾区水团和热盐结构的分析[J]. 海洋与湖沼, 1996(3): 229-236.

Le K T, Shi J X, Yu K L. An analysis on water masses and thermohaline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 Antarctica[J].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1996(3): 229-236.

[6] Meijers A J S, Klocker A, Bindoff N L, et al. The circulation and water masses of the Antarctic shelf and continental slope between 30 and 80°E [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I: 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 2010, 57(9-10): 723-737.

[7] Williams G D, Nicol S, Aoki S, et al. Surface oceanography of BROKE-West, along the Antarctic margin of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 (30°E~80°E)[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I: 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 2010, 57(9-10): 738-757.

[8] 陈红霞, 潘增弟, 矫玉田, 等. 埃默里冰架前缘水的特性和海流结构[J]. 极地研究, 2005(2): 139-148.

Chen H X, Pan Z D, Jiao Y T, et al. Hydrological character and sea-current structure in the front of Amery Ice Shelf [J].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2005(2): 139-148.

[9] Zheng S J, Shi J X, Jiao Y T,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ce Shelf Water in front of the Amery Ice Shelf, Antarctica in summer [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 29(6): 1325-1338.

[10] Shi J X, Cheng Y Y, Jiao Y T, et al. Supercooled water in austral summer in Prydz Bay, Antarctica [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 29(2): 427-437.

[11] 徐智昕, 许建平, 高郭平, 等. 2011年冬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水文特征与水团分析[J]. 海洋科学进展, 2016, 34(2): 226-239.

Xu Z X, Xu J P, Gao G P, et al. Study on hydrographic features and water masses in the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Antarctic Winter of 2011[J].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2016, 34(2): 226-239.

[12] Roquet F, Williams G, Hindell M A, et al. A Southern Indian Ocean database of hydrographic profiles obtained with instrumented elephant seals [J]. Scientific Data, 2014, 1(Data Descriptor): 1-10.

[13] Roquet F, Charrassin J B, Marchand S, et al. Delayed-mode calibration of hydrographic data obtained from animal-borne satellite relay data loggers [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 Oceanic Technology, 2011, 28(6): 787-801.

[14] Ohshima K I, Fukamachi Y, Williams G D, et al. Antarctic Bottom Water production by intense sea-ice formation in the Cape Darnley Polynya [J]. Nature Geoscience, 2013, 6(3): 235-240.

[15] Smith N R, Zhaoqian D, Kerry K R, et al. Water masses and circulation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 Antarctica [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A, 1984, 31(9): 1121-1147.

[16] Middleton J H, Humphries S E. Thermohaline structure and mixing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 Antarctica [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A, 1989, 36(8): 1255-1266.

[17] Vaz R A N, Lennon G W. 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Prydz Bay region of Antarctic waters [J].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1996, 43(5): 603-641.

[18] Orsi A H, Johnson G C, Bullister J L. Circulation, mixing, and production of Antarctic Bottom Water [J].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1999, 43(1): 55-109.

[19] Carmack E C. Wa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Ocean South of the Polar Front [M].A Voyage of Discovery Pergamon:[s.n], 1977, 24: 15-41.

[20] 乐肯堂, 史久新, 于康玲, 等. 普里兹湾区水团和环流时空变化的若干问题[J]. 海洋科学集刊, 1998, 40: 43-54.

Le K T, Shi J X, Yu K L, et al. Some thoughts o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water masses and circulations in the region of Prydz Bay, Antarctica[J]. Studia Marina Sinica, 1998, 40: 43-54.

[21] Gordon, Arnold L. Oceanography of Antarctic waters [J]. Antarctic Oceanology I, 2013: 169-203.

[22] Millero F J. Freezing Point of Sea Water [R]. [s.1.]: Eighth Report of the Joint Panel of Oceanographic Tables and Standards, Appendix, 1978, 6: 29-31

[23] Yabuki T, Suga T, Hanawa K, et al. Possible source of the Antarctic bottom water in the Prydz Bay region [J].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2006, 62(5): 649-655.

猜你喜欢

冰架普里盐度
不同盐度下脊尾白虾proPO 和SOD 基因表达及其酶活力分析
罗斯冰架探险
脱 极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
利用绝对盐度参数的海水盐度新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