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的环保技术分析与研究

2018-03-15陈晶晶

科技视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排水二次污染控制

陈晶晶

【摘 要】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对水资源、能源的节约,也更需要重视给排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保证用水安全和排放达标。另外,噪声的控制也是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对建筑给排水中给水、排水系统中的污染防止和建筑中噪声的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给水;二次污染;排水;噪声;控制

中图分类号: F42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1-0196-0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sides the saving of water and energ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llution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using water and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drainage. In addition, the control of noise is also need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o. In this paper, the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control of noise in the building are briefly analyzed.

【Key words】Water supply; Secondary pollution; Drainage; Noise; Control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城市更新更是不断的加快。但是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很多环境问题凸显出来,想要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因此,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对原建筑进行修复改造,都必须将环境保护融入其中。而建筑给排水作为任何建筑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要考慮对使用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需要重视给排水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而环保体系下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理念,不仅仅需要节约能源和资源,也需要在给水及排水中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同时考虑建筑内使用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控制。因此本章节主要对给排水的污染防治、噪声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1 给水系统中的污染防治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的建筑高度也是不断升高。一般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不会大于0.4MPa,满足不了现在城市中多数建筑的生活用水需求,因此二次供水也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要措施,但是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水池(箱)

在二次供水系统中,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设置贮水池(箱),水池(箱)中的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一下三个方面:本体、附件、停留时间过长。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箱),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对水质产生本质影响。而传统的钢板水箱则易锈蚀,使水质下降。目前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已经采用不锈钢水箱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箱)和钢板水箱,若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也需采用复核有关标准的卫生级防腐涂料做内衬处理。水池(箱)的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应采取封闭防虫措施,防止水质污染。另外,当水的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水中的余氯就几乎为零,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水中余氯只要12小时就已经几乎为零,同时当水体温度高于20℃、水池中的自来水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藻类及总大肠菌群数量就会明显增加[1]。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客观的考虑水池容积,以及合理布置进出水管,避免水箱内出现死水,以保证贮水的停留时间;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在水池内部或者出水管上增加消毒措施,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1.2 系统

在确定建筑内供水系统方案时,可以做出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随着城市发展,市政的给水管网系统也逐步完善。在市政条件及当地政府部门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这样减少了贮水池(箱)的设置,大大降低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另外在管网中合理设置防污隔断阀、真空破坏区等防止回流的措施,避免水质污染。

1.3 管材

在过去的建筑工程中,各地给水管道主要是采用镀锌钢管等金属管道为主,这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管道本身的腐蚀、断裂等问题而产生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2]。而现在,在选择管材上,主要以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等,不仅增加了管材的强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管道本身的腐蚀而产生污染。

1.4 管理

二次供水系统中,使用一定时间后,水箱、管材等均需要进行维护管理,过去管理维护不到位,经常出现有人施工无人管理的情况。而现在,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建筑内的物业管理强度不断得到提升,对供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在逐步得到重视,对水池(箱)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对管材定期维护,也使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 排水系统中的污染防治

建筑的排水如果处理不当,能够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排水系统需要更加重视。

2.1 医疗废水的处理

医疗废水中含有多重病菌、病毒、寄生虫,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因此医疗废水的随意排放会对环境、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医疗废水在排放进入市政管网之前,必须要进行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并且必须进行消毒。

2.2 含油废水的预处理

随着市政管网的不断完善,新建及改建小区内实行可以接受正常的生活排水,但是对于某一些比较特殊的污废水,需要在排入市政之前进行前期处理。

餐饮废水,其油污含量高,直接排放是容易在管壁上堆积,造成管道堵塞,对餐饮废水在厨房间进行简单的隔油处理,在进入市政管网之前采用隔油池处理后,可以减弱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同时保证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在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新设立的餐饮服务单位需按要求安装油水分离器,从法制的角度监督餐饮废水的预处理。

3 噪声的控制

环境的污染不仅仅只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噪声影响睡眠和工作效率,并能引起多种疾病。室内噪声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给排水系统中需要逐步重视对噪声的控制。噪声来源主要有管道中产生的噪声以及设备运行是产生的噪声。其中给水管道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有:水流速度过大而使管道产生的震动噪声;管道中水流突然启停产生的水锤噪声;管道中因气蚀现象而产生的噪声。排水系统中含有水、固、气三种介质,成分复杂,管道中物质的流态也相对复杂,其中的噪声来源主要是由于:卫生器具排水时产生的气塞流引起的噪声;排水横管中由于水体冲击等作用引起的噪声;排水立管中水流与管壁、气流碰撞产生的噪声[3]。对于增压设备,在自身运行时产生会噪声,运行时震动也会产生噪声。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建筑内噪声:

3.1 给水系统中的噪声控制

在保证用户用水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水流流速和压力,可以有效防治给水管道中的噪声。管道中流速过大,容易引起水锤,损坏管道附件,流速过小,管径太大,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不同管径适宜的流速,见下表: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各分区静水压力也有规定:居住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高层建筑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壓不宜大于0.45MPa,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

而防止给水系统中水锤的产生,除了降低流速,在管道系统中选用缓闭式阀门,设置水锤消除器等,可以进一步防治水锤。

在给水系统中,尤其是下行上给的集中热水系统中,管道中容易积聚气团,不仅会降低管道的输水能力,也会容易发生局部压力冲击,形成气蚀噪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在给水立管顶端设置自动排气阀,以减少此类噪声。

另外,在安装管道时,管道和管卡之间装设弹性绝缘垫层,穿越楼板和墙是,管道外币和洞口之间应填充弹性材料,敷设在墙槽内的管道,宜在管道外壁缠绕厚度不小于10mm的毛毡或沥青毡;管道支吊架也将隔振要求考虑在内。

3.2 排水系统中的噪声控制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从降低排水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这一角度来选择,可以选用排水空气芯设计合理及排水噪声小的卫生洁具。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可采取适当增大排水横管管径,排水横管之间连接时采用45°三通,设置环形通气管、器具通气管等措施降低排水横管中产生的噪声。排水横支管与皮水立管连接时,也应采用45°三通,根据排水量设置通气立管,减少管内气塞现象,从而降低排水立管的噪声。另一方面,随着塑料管材的日益推广,传统的排水管材——铸铁排水管已经逐步被各种各样的塑料管材取代。虽然塑料排水管排水通畅、易于施工、不会生锈,但是塑料管管壁薄、隔音新能差,因此在管道内有水流动时,就会产生水流声,在夜间声音更为显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用比重大、隔音性能好的排水管道,如螺旋塑料排水管,由于内壁上凸起的螺旋形导流线,起到了改善水利条件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水流噪声。并且在平面布置时,尽量将排水管远离卧室、客厅等要求安静的房间。采用同层排水也是降低噪声的一种方法。

3.3 增压设备的噪声控制

增压设备运行时自身产生的噪声无可避免,因此需要在设置泵房时远离居住或办公区域,并在泵房内壁设置有效隔振隔声措施,如安装吸声板等;并选用噪声低的泵组。而水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可采取在基础下设置隔振垫、减振器,在水泵吸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采用弹性防振支架支撑管道等措施。

综上,环境保护在当下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建筑给排水是建筑设计上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们生活用水排水质量的保证,建筑给排水更是直接作用于环境,所以在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需要更加重视设计过程中避免给排水系统可能产生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栋安.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9(3):126-127.

[2]李来.进驻给水设计中防止二次污染和节能问题的探索[J].新型建材与建筑装饰,2014,02:255-258.

[3]邓泥藕.室内给水排水噪声的声源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2011,583-588.

猜你喜欢

排水二次污染控制
浅谈下水道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农村水资源安全威胁及解决对策
谈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亟待处置的环境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