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8-03-15张芊芊陈习定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私营企业

张芊芊 陈习定

[摘要]近年来,股份制和集团化已成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多数私营企业都突破了过去单一结构和独立经营的管理模式的“枷锁”,走向了制度化和科技化。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不再局限于陈旧的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了跨行业、跨地区等新形式的发展模式,甚至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所以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对促进私营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

一、绪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的发展也从起始时的薄弱阶段进入了强势发展阶段,经济效益上也日趋加强,经济实力甚至更上了一层楼。就去年,我国私营经济的税收就高达亿元,比前一年的税收总额还翻了一番。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渐拓宽,规模化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形成,我国的私营企业现如今不仅仅只是饮食业、修理业或者小商品业等,现在的私营企业已经拓展到了科教行业、工业、建筑业等等行业,甚至在高科技行业也有私营企业的一席之地。企业的规模也得到了重视,规模经济效益也有了新的拓展。甚至有许多专业村也陆续出现,“工商科贸一体化”的已经初具模型,并且发展的趋势也是十分强劲。一个集约型、外向型的经营方式正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

近几年来,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重点开始转向投入的增加、新科技的利用、产品技术含量的上升、成本的降低。比如在杭嘉湖地区,原本以小商业为主的私营企业就有万余户,而近些年,一些高科技私营企业开始进驻,并在产值上创造了一定的成绩。国内外的市场业务逐渐拓展,股份制和集团化已成了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的大多数私营企业都突破了过去单一结构和独立经营的管理组织模式的“枷锁”,走向了制度化和科技化。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不再局限于陈旧的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了跨行业、跨地区等新形式的发展模式,甚至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所以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对促进私营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的私营企业的萌芽及最初发展阶段,在那之前,我国的私营经济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发展上的动作。改革开放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私营经济以三个阶段开始了发展。

复苏阶段(1978~198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私营企业的受压制状态彻底打破。在会议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私营企业自此慢慢有了发展的机会,私营经济得到了复苏。

发展阶段(1982~1992)。党的十二大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开始,在十二大精神中,明确提到了:私营企业是合法的企业,国家应大力支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的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正是该会议的开展,私营经济的发展再一次打破了束缚,发展速率增长,发展态势日趋向上。

高速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党的十六大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次会议。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个体户、私营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现状

截止至目前,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在数量上的增长,比例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等等。我们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难看出几点,其一是在国民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速率也在增长,到2015年10月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私营企业已经有1654.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了5140.8万户。

三、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产权分配不清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的产权问题:首先是私营企业的投资人,投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产权关系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然后是出资人管理者与单纯的管理者之间的产权关系,最后是职工之间的产权关系。

(二)发展信心不足

在对于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多数人都存在着信心不足的问题。就私营企业本身而言,多数企业由于对发展本身不足以自信,忽视了企业的文化,甚至有一部分企业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一个“强心剂”的作用,而私企的发展,必然是要吸引人才,以及吸引人才之后再留住人才,这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来给企业内部一个发展的信心。多数私企属于家族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较为片面,与现代企业文化脱轨,现代企业的竞争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就完全不具有优势。更何况,另一个重要因素即社会的多数人(其中就涵盖了企业需要吸纳的人才)对于私营企业,或者说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都心存疑虑,甚至有部分人会认为其发展会对社会主义基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害怕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等。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如何正确去理解其内涵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存在着“谈私色变”的问题,将私营经济与资本主義和违法行为联系到一起,也有多数人对于私营经济的发展嗤之以鼻,认为其发展都是成不了气候的。甚至一些私营企业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是一些私营企业认为“冒富”会导致树大招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不去发展。这些都导致了社会对于私营企业的发展信心缺失,阻碍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三)管理模式不当

私营企业最初发展阶段,多数是以家族企业为主,其管理模式也是家族管理这种原始的管理方式即众人竭尽所能艰苦奋斗以达到累计初始财富的目的。然而经济全球化在不断推进,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失去了创新意识的企业将会形同一潭死水,没有发展和前进的可能,这只会让企业安于现状,失去进取之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弊端就是,这些企业以家族为主,不能很好吸收外界优秀人才,这就导致了与先进企业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个体私营经济经过长期的发展,多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了现代化的企业,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却止步于家族企业初期的水平。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延续了创业初期时的模式,即高度集权,这就是有企业主一个人负责的家族管理模式。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企业主亲力亲为,在决策方式上也是沿袭了家族企业的“一人说了算”模式,这样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管理上存在着漏洞,决策上也有很大的错误风险。其次是管理阶层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个体私营经济如果想要发展,就一定要吸纳人才,而过去的家族管理模式存在着“排外”的特点,多数拒绝从外部接受人才。最后分配机制不完善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分配“大锅饭”的问题上尚未有解决的方式,雇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一个良好的保障,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劳资关系并未以社会保障为纽带。

(四)技术含量低

在我国,虽然私营企业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进步,但是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难以具备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低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上都难以有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量。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会受制于紧张的财务问题、匮乏的人才问题、通讯的局限问题等等。仅仅局限于五小工业,在产品方面仅仅是粗加工或者浅加工,不愿意尝试与高科技有关的产品,个体私营经济中主要的成分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有投入大而收益少的问题存在。

四、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江泽民曾指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为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育、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产权的清晰化

对于私营企业的产权分配问题,主要是产权结构的单一问题,解决方式就和投资的多元化有关。针对企业的剩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货币的投资收益,而其二就是人力资本的收益。另外,其余的产权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产权的清晰化也是私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建立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的信心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企业的文化,将这一剂“强心剂”打入企业内部以及社会人群之中。如果私营企业想要走向国际化的时代,就必然不可以忽视企业文化这一方面的问题。企业家的素质也通过企业文化有所提供,同时也是企业员工素质的标杆,生产发展与文化建设合理安排,这将会让企业的公信力提高,增强内外信心,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改变经营管理模式

现如今的企业管理模式一定要进行改革,并不能止步于旧的家族管理模式。但并不是一并去除家族管理模式,而是在家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除去有严重问题的部分,创造一个新型的管理模式旨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科学的管理制度应该首先建立起来,私营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较为复杂,如何去除人为管理的影响就显得极其重要。再者,企业必须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面向全社会招收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

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外界环境和内部产品的问题。在发展中,应当提高在思想上的建设。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还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这是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同时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创新。我们通过实践得出,这一科学论断之所以提出,是展现了一个客观要求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是社会进步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对企业内部的领导集团。十五大的思想应当进一步贯彻实施。思想上要勇于破除障碍,摒除陈旧的错误思想,政治责任感提高以及增加发展的紧迫感,紧紧跟随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使得私营企业在发展上有一个质的突破。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经济待遇如在贷款、税收、管理等这些方面一视同仁)肯定私营企业的作用,让个体私营经济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也应当选用一些素质和政治素养较高的人才。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支持,更不可或缺的是法律上的保障。無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只要是合乎法律的就应当有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确实随着十五大的召开有了一定的提升,然而,私营经济受到的“限制和排斥”观念还是屡见不鲜。因此,保护私营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有法律的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要得以发展,除了软环境,硬环境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政府引导,科技革新

在发展上,政府要积极引导,向高科技企业靠拢,重点栽培一群私营企业的龙头企业并让其发挥领导作用,带动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其次私营企业主如何塑造一个高素质形象也需要政府进一步的引导,提供企业加强学习的机会,竭尽所能去提高素质发展。党的富民政策确实使得私营企业致富,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素养低下的问题。就此问题,各级组织应当着重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毕竟提高素质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再次,资本运营民主化的决策管理模式也应当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起来。市场的经济规律要牢牢把握,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私营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人才问题探究
古巴将颁布新规推动私营经济合法发展
基层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法学院哪家最强
私营企业漏缴工会经费现象应引起重视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目前有多少“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