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剖析

2018-03-15李婧娴张永忠陈心怡陈颖邓菲傅艳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考研会计

李婧娴 张永忠 陈心怡 陈颖 邓菲 傅艳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大学生会通过考研的方式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改变现状,寻找一个理想的职业,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会计学专业考研现象的调查,进一步剖析考研与否对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考研 会计 就业 就业质量

一、会计学专业考研现状

在当今高校之中,选择考研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日益增长。短期来说,近三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201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7万,比2015年增长7%,2017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201万,较2016年增长13.6%。长期来说,2017年201万的报考总人数的数据比十年前2007年的128.8万人的数据几乎翻了一倍,会计学专业相关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是日益增长。在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就一直跻身热门专业常年不下,不论财经或非财经类院校几乎都涉及设立会计学专业。会计类研究生分为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两类,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2009年是会计专业硕士开始招生的第一年,试点院校25所,报考人数大约8000人,录取比例大约1:1.5,而学术型会计学硕士录取比例大约为1:10。2010年全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院校增至105所,包括国内顶尖会计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据不完全统计,报考人数增至3万人,录取比例大约为l:5,而学术型会计学硕士录取比例大约为1:10。就会计学硕士而言,招收人数一直偏少,从一些知名的财经院校来看,年招收人数在20人左右。以南京市两所985院校为例,南京大学2012至2016年间会计学硕士报考人数最少270人最多达400人。东南大学2012至2016年间会计学硕士报考人数最少54人最多达234人;再看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2012至2016四年间最少350人最多高达800人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年间最少382人最多860人报考,西南财经大学四年间平均850余人报考,中央财经大学最高报考人数达919人。这些数字直观的让人感受到会计学研究生报考的热门程度,所以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会计学专业的“考研热”势头是不会消退的。

二、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当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会计行业的岗位设置非常全面,因此对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讲,他们有很多的机会,但同时,由于会计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的发展,基层会计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竞争日益激烈。

据统计,全国1089所本科院校中设置会计学专业的高校有508所,至今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成为世界独有的会计超级大国。然而会计学专业求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中一点原因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减少了底层财务会计的招收。近年来,会计这个职位对于应聘者来讲,更加注重于熟悉各种电脑软件的会计人员,如用友、金蝶、Office等办公软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手工账本将逐渐被替代,以至于财务会计将逐渐减少。

会计学专业的就业率虽然一直都保持着较高水平,但是高就业率的背后是男女就业比例不均衡与就业层次的偏低化。虽然企业招聘要求人员具有上述条件,但是在人才市場上,就算有100家单位招聘员工,但是招聘财务工作者的只有30家,并且招聘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是要求有2-3年的工作经验,大部分甚至会在招聘实际中优先选择男性。这种招聘要求过分注重人员性别,而忽略了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等因素,这对于刚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选择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有70%的比例是女生,因此实际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会计学专业岗位招收的人数越来越少,职位要求越来越严格,基础工资不高等都体现了会计学专业的就业发展一般。

三、会计学专业考研市场问卷调查及分析

为了统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考研现状,我们分别以纸质形式和电子问卷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分发350份纸质问卷,回收299份,电子问卷回收207份,合计506份,其中有效问卷489份。本次调查中男生占比36.71%,女生占比63.29%。其中无考研意愿的占33.82%,66.18&的学生选择考研。经过问卷调查和历年考研数据分析,我们将形成会计“考研热”的动机大体上分成三个方面:自身原因,家庭方面和社会形势。

(一)自身原因

1.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本次调查中27%的学生因想要掌握更深层次知识,且日也想要继续从事会计方面较为高层次的工作,选择读会计方向的研究生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实现自我。

2.兴趣原因。9%的同学因兴趣原因选择考研,其中包括继续学习会计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比如现在心理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等。

3.逃避就业。当前形势下,就业压力大,近13%的本科生尚未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想通过读研来推迟就业时间。

(二)家庭方面

1.父母的期望。近23%的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且父母对子女抱有较大的期望的情况下,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考研。

2.从众心理。因所处环境的群体效应,有近6%的同学因为从众选择考研,而不是对自己未来进行详细分析而做出的决定。

(三)社会形势

1.社会待遇。14%的学生因心仪的工作对学历要求较高,非名校毕业本科生在就业上稍显弱势,许多企业虽然不会在招聘要求中要求是否毕业于名校,但是如果不能满足这些隐性要求,被心仪单位录取的可能性非常低,并且就业之后的待遇较之研究生也稍显逊色。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本科生数量多,非名校毕业的本科生在就业中稍显劣势。

2.学校的引导。7%的学生在学校的动员与鼓励之下,根据学校的引导选择考研。

3.会计方面政策的变化。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暂缓,本科阶段可以考得的专业证书只有初级资格证,1%的学生选择在读研期间专心学习以考取含金量更高的证书。

会计作为管理类的热门职业,以其入职门槛相对较低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求职者进入会计行业。这一现状加剧了会计人员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并且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许多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考取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从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来看,考研有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虽然会计学专业讲求实际经验与专业技巧,而直接就业比起读研来说多了两至三年的工作经验,在会计职业生涯的前期来说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会计的入职门槛低,底层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也就意味着会计个人职业发展难在晋升上,从底层的财务会计晋升到上层的管理会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智能替代人工进程的加深,现代化的企业对于只懂得填制凭证,做账,报税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大大减少,而越来越需要那些能够参与到管理,预测,决策中来的管理会计人员。读研的意义正在于将本科时所学会的基础做账能力提高为决策管理能力,有了研究生期间的沉淀,参与实际工作时才能更快的进入管理会计层次。

从整个会计行业来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会计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由基础做账向管理决策靠近,提高了会计人员和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同时管理决策者越来越专业也会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问卷调查及分析

为了达到便于比较的目的,本次问卷调查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计学专业毕业1至3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以应届毕业生居多,主要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74份。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本次问卷调查女生所占比例为63%,这与我们传统熟知的会计学专业女生居多的情况相适应,而所有人员中研究生个体数量仅占三成。我们分别针对这三成的研究生样本和七成的本科生样本进行了问卷结果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一)就业单位方面

本科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居多约占39%,政府机关与国有单位占比相当,约为15%。其余人员均匀分布于外企,创业与其他方向;研究生就业单位以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居多,尤其国有企业占比高达37%,而创业和政府机关就职的人相对较少。

(二)就业所在地方面

本科生中有46%在二线城市工作,而居于一线城市的仅有18%,其余部分则在三线以下城市;研究生中一线城市工作占比43%,二线城市工作占比39%,二者占比相当且为多数,只有18%的人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工作。这主要是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本科生对就业流向的选择,三线及以下城市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对而言相对二线城市最具吸引力。

(三)工资待遇方面

本科生的月薪大部分集中于3500到5000之间,占比为41%,也有21%的本科生工资在3500以下和25%的本科生工资在5000到8000之间,8000以上占比很小,仅为13%。研究生月薪则以5000到8000的档次居多,达到59%,在3500-5000和8000以上區间的则相当,分别为16%和21%,而3500以下的则比较罕见,仅有4%。工资待遇的不同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所选择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有较大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两者在择业观上的不同。

(四)福利待遇方面

本科生中42%的人认为福利待遇一般,28%的人认为待遇较好,认为待遇很好的占比20%以及仅有10%认为待遇较差。研究生大部分对福利待遇比较满意,76%的人员认为福利待遇较好或很好,仅24%的人对福利待遇不太满意。

(五)上升空间方面

本科生中有44%的人认为自己的上升空间一般,同样也有44%的人认为自己有较大或者很大的上升空间。研究生中则有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上升空间较大或者很大的比例为72%,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有较高的期望。

(六)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

本科生中大部分对自己的工作抱有一般满意或者较为满意的心态,对工作不满意的仅占11%。研究生中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则更少仅有4%。

五、会计学专业考研与就业市场问卷调查分析结论及建议

(一)市场问卷调查分析结论

第一,从考研动机来看,部分考研动机不纯,需要端正考研动机,不能盲目跟风,只为了一纸文凭儿去考研;部分学生是为了逃避就业从而选择了考研,这并非长久之计,也大大增加了考研的失败率,最后还是需要自己面对就业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需要认真的审视自己,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做出考研或者就业的抉择,即使决定考研,也需要做好就业的准备。

第二,从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就业质量等方面来看,相对于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研究生的就业单位多为国企,外企等优势企业,就业质量较高;而且就业地区也多居于一线二线城市,个人发展的空间更大;研究生的工资福利等明显优于本科生且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为乐观。综合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就业质量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面比之于本科生更具有优势。

第三,本次课题研究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是《关于会计学专业考研情况调查》,此次回收有效问卷489份,调查对象选取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次是《关于会计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此次回收有效问卷174份,因对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的调查略有困难,此次问卷回收数量偏少,样本选取不充足,数据代表性不强,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二)会计学专业考研建议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以及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可知,研究生明显比本科生更具有竞争力,并且从就业质量、就业层次以及日后的发展空间来看,研究生较本科生而言优势明显,所以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应该选择考研。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考研会计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